《被风撕碎的日子》
剧本ID:
103746
角色: 3男3女 字数: 1169
作者:芳馨小雅
关注
2
2
3
0
简介
《被风撕碎的日子》串联“我”的成长记忆:少年面对爷爷病重的窘迫,青年以奖学金托举希望,老家的争执与疏离。竹篮与奖状载着亲情,成年回望,那些被风撕碎的日子,终成坚韧与回望的温柔注脚。
普本现代苦本亲情校园小说
角色
爷爷
- 串联三代人的情感纽带,身体孱弱(咳嗽、需搭桥手术、后期瘫痪),却始终以温和态度安慰晚辈(“我娃别操心”“有出息”)。擅长编竹篮,其手工艺品(竹篮、小竹筐)成为贯穿剧本的核心意象,象征着朴素的爱与时光的延续。他的病情是家庭矛盾与成长的重要催化剂。
少年(16岁)
- 家庭困境中的早熟者,面对爷爷病重、家中拮据的现状,试图以“打工”承担责任,却被母亲否决。内心充满无力感与对家人的愧疚,夜晚独自压抑痛苦(蒙被呜咽、砸床板),是家庭压力下成长的起点。
母亲
- 家庭的核心支撑者,性格坚韧却也脆弱。面对丈夫(少女时期的父亲)的缺位、长辈的病痛和经济压力,常以强硬态度掩饰焦虑(阻止少年打工、与姨母争执),但也藏着对家人的深沉牵挂(攥紧心电图单、维护孩子)。后期(场景四)因生活重压变得暴躁,对丈夫充满怨怼。
姨母
性格直率甚至带点尖锐,说话常不顾及他人感受,对生活现状有不满,习惯用嘲讽的语气表达看法。比如在老家堂屋看到碎碗和爷爷的旧竹篮时,会直接吐槽“这破碗早该扔了”“你爷爷的竹篮倒成了宝,能当饭吃?”,言语中透露出对家里旧物和现状的嫌弃,与家人的情感联结相对疏离。
父亲(少女时期的父亲)
- 家庭的“缺席者”,仅在少女视角中出现(场景五)。长期在外,经济支持不足(母亲抱怨“只寄五百”),与家人关系疏离。面对女儿时试图解释家庭矛盾,却无法消除隔阂,其形象象征着家庭关系中的裂痕与遗憾。
成年的“我”
- 故事的最终回望者,是少年、青年、少女成长后的集合体。站在老家堂屋中,通过触摸竹篮、奖状等旧物,串联起过往的碎片记忆,承载着对家庭、时光的复杂情感(释然、怅惘、怀念),为故事画上带有余味的句号。
正文

《被风撕碎的日子》

第一幕:少年篇

场景一:县城出租屋 - 夜

母亲:(把零钱拍在桌上,硬币滚到墙根)明天去医院的钱还差两千,你这奖状能变出钱来?

少年:(捏着奖状边角)这是全校就一张的一等奖,校长说要贴到放暑假呢。

母亲:(扯过奖状往抽屉里塞)贴到明年也换不来降压药!你爷爷今早在被窝里咳,枕头都湿了大半,药明早就见底了!

少年:(从裤兜摸出颗糖)妈,这个您含着,上周捡塑料瓶换的,甜得很。

母亲:(把糖推回去)我不爱吃甜的,留着给爷爷,他输液时含着能好受点。

少年:(低头盯着鞋面破洞)我明天也去捡瓶子,说不定能凑点。

母亲:(突然提高声音)你敢!期末考试要是掉了名次,我把你这些破烂全扔了!

少年:(抿着嘴点头)我不耽误学习,放学去捡。

母亲:(别过脸抹了把脸)锅里温着粥,你端给爷爷吧,别让他等急了。

场景二:医院走廊 - 三日后

母亲:(趴在收费台上往前探身)医生上周明明说搭桥手术先交三千,怎么今天突然涨到五千?我们带的钱就差这么多!

爷爷:(拉过少年的手,掌心老茧蹭得人发痒)别管你妈,来,爷爷给你留了好东西。

少年:(看着爷爷往竹篮里掏)您不是说不舒服吗?怎么还带东西来。

爷爷:(摸出颗水果糖,糖纸皱巴巴的)昨天护士给的,我不爱吃甜的,你拿着。

少年:(剥开糖纸往爷爷嘴边送)您先吃,我兜里还有呢。

爷爷:(含着糖笑)傻娃,爷爷牙不好,吃不动这个。你考试得第一,该你吃。

少年:(指着竹篮底)奖状我带来了,垫在篮子里呢,没弄脏。

爷爷:(点头咳嗽了两声)我孙儿最能耐,比你爸强。

第二幕:破碎的声响

场景三:老家堂屋 - 雨夜

姨母:(踢到灶边的碎碗片,搪瓷花纹掉了大半)这破碗早该扔了!上次就说有豁口,割破手咋办?

少年:(往灶里添柴)这是爷爷用了二十年的,他说盛粥不烫嘴。

姨母:(冷笑一声往灶膛瞥)他的竹篮、他的破碗倒成了宝,能当饭吃?还是能让你爸寄钱回来?

少年:(低头往灶里塞松针)爸会寄的,他说这个月发工资。

姨母:(往门槛上啐了口)等他寄来,你爷爷的药早断了!你妈也是死脑筋,非守着这破屋不肯走。

少年:(捏着柴火的手紧了紧)爷爷说这屋住惯了,走了睡不着。

姨母:(转身往外走)等你妈回来让她给我回个电话,你表哥结婚要随礼。

场景四:电话旁 - 黄昏

母亲:(捏着缠满胶布的听筒,手背上暴着青筋)你再不寄钱,娃的学费都要欠着!你爸昨天去捡废品,被自行车刮了下,腿上青了一大块,我都没敢说!

少年:(趴在桌边写纸条,铅笔头快磨没了)爸,爷爷病了,药快没了,寄点钱。

父亲:(听筒里的声音混着电流声)我这边工资被拖欠了,工头跑了两天了!你让你妈先去跟亲戚借借……

母亲:(抢过听筒)谁还肯借?上次借二婶的钱还没还,你当我没试过?

父亲:(声音突然拔高)那我能咋办?我总不能去抢银行!

(电话突然断线,少年的纸条从膝盖滑进竹篮,铅笔尖在纸上划出长长的线)

少年:(捡起纸条抹平)爸不是故意的,他挣钱不容易。

母亲:(背对着他抹眼泪)我知道,我就是急得慌。

第三幕:拼凑的现在

场景五:书房 - 午后

成年的“我”:(把碎碗片放进竹篮)爷爷,那年您给的糖真甜,甜到后来每次咳嗽,我都想找颗一模一样的。

成年的“我”:(摸着竹篮把手)妈,您当年骂我的时候,总往兜里摸润喉糖,其实我看见的,您嗓子哑了半个月,却把药留给爷爷。

成年的“我”:(从篮底抽出泛黄的纸条)爸,您后来寄钱时夹的“对不起”,三个字写得特别用力,纸都划破了,比我的一等奖清楚多了。

成年的“我”:这些日子是像被风撕碎的纸,可每张碎片上,都印着光呢。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