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之聊斋
剧本ID:
162204
角色: 1男1女 字数: 2637
作者:怡红院乄院长
关注
5
6
12
0
简介
暂时没想好!
普本现代双普淡本欢脱清新相声
角色
张三
逗哏!!!
李四
捧哏!!!
正文


直接临阵发挥即可!!!


准备~开始


张三: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张三。

李四:大家好,我是李四。

张三: 今儿个啊!咱要跟大伙儿唠一唠特别精彩的——《聊斋》。

李四:哦?《聊斋志异》啊!我知道,不就是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嘛,能有多精彩啊?

张三:要说这《聊斋志异》,就不得不提它的作者蒲松龄。这蒲松龄啊,那可是个有才之人,可命运对他不太公平。他一生热衷科举,却屡试不中。

李四:这科举不顺,跟写《聊斋志异》有啥关系呢?

张三:当然有啦!您想啊,这蒲松龄,在科举路上屡屡受挫,心情郁闷啊。但他又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咋办呢?

李四: 怎么办呢?

张三: 他就开始写故事。而且啊,他喜欢在路边摆个茶摊,过往的行人只要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就能免费喝茶。就这样,他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奇闻异事,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作,于是啊,就有了这《聊斋志异》。

李四:嘿,这收集故事的方法还挺有意思,那这书里都写了些啥类型的故事呢?

张三:这书里的故事类型可多了,先说这狐仙鬼怪类的,那是《聊斋》的一大特色。像《聂小倩》,这故事您肯定听说过。这聂小倩本是个女鬼,被妖怪胁迫,专门用美色和财宝引诱过往行人,然后让妖怪取人性命。

李四:这女鬼是够吓人的。

张三:后来啊,书生宁采臣路过,这宁采臣为人正直,不为美色和财宝所动。聂小倩就被他的正直所打动,不仅没有害他,还把妖怪的阴谋告诉了他,两人一起想办法打败了妖怪。最后,聂小倩还借助宁采臣的帮助,成功投胎转世。

李四:这故事还挺感人,一个女鬼和书生的故事,被蒲松龄写得这么精彩。

张三:当然有啦!还有《婴宁》,也特别有意思。这婴宁是个狐仙和凡人的女儿,从小在山林里长大,天真烂漫,爱笑爱花。有一天,书生“王子服”遇到了婴宁,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和天真所吸引,就跟着到了她家。您猜怎么着?

李四: 怎么着啊?

张三: 这婴宁啊,一开始还跟王子服玩闹,结果后来才知道,她其实是王子服的表妹。两人最后成了亲。

李四:这婴宁还挺有意思,看来…这《聊斋》里的狐仙鬼怪也不像传统印象里的,那么可怕呀!

张三:没错,蒲松龄笔下的狐仙鬼怪,很多都通人性,有感情,比有些人还善良呢。

李四:那,除了这些常见的狐仙鬼怪故事,《聊斋志异》里还有比较好玩的故事呢?

张三:那必然有啊!比如说《崂山道士》这个故事,就充满了奇异法术。有个叫王七的书生,羡慕道家法术,就跑到崂山去学道。这崂山道士看他心诚,就收下了他。一开始呢,王七跟着道士和其他徒弟一起干活,没几天就受不了这苦,想回家。

李四:这王七也太没耐心了,那后来呢,他学到法术了吗?

张三:别急呀。就在他想走的前一晚,王七看到师傅和两个客人在屋里喝酒。当时天色已晚,屋里没灯,师傅就用纸剪了个月亮,往墙上一贴,嘿,那纸月亮瞬间发出光亮,把屋子照得跟白天一样。接着,一个客人说:“这么好的月色,独酌无趣,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师傅就拿起筷子向月中一扔,竟从月亮里飞下一个嫦娥,开始翩翩起舞。这嫦娥越变越大,最后跟真人一般大小,在屋内载歌载舞,那歌声清脆悦耳,就跟仙乐似的。

李四:呵~!这法术也太神奇了,跟变戏法儿似的。那后来呢?

张三:后来,歌舞结束,师傅又和客人喝酒。没一会儿,大家都有点醉了。这时,两个客人就坐到月亮里去了。师傅去收拾碗筷,发现客人和月亮都不见了,只剩下墙上的蜡烛还在燃烧。王七看在眼里,心里特别羡慕,就决定留下来继续学道。又过了几天,师傅开始教他穿墙术,教了他口诀后,让他试着穿墙。王七一开始不敢,后来壮着胆子一冲,真就穿过了墙壁,而墙壁却完好无损。

李四:这穿墙术可太实用了,那王七学会后怎么样了?

张三:王七自以为学会了法术,就跟师傅告辞回家。回家后,他向妻子吹嘘自己学到了穿墙术,妻子不信,王七就当场演示。结果呢,他一头撞在墙上,摔倒在地。妻子赶紧把他扶起来,只见他额头上鼓起一个大包,像个大鸡蛋似的。这下王七才明白,自己还没学到家,之前的穿墙术不过是师傅的法术让他暂时能做到,并不是他真的掌握了。

李四: 哈哈,这说明了什么啊?

张三: 这个故事的寓意就是说,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得脚踏实地呀。

李四:哈哈,这王七还真是有点好笑,不过这故事确实很奇幻,把法术描写得神乎其神。

张三: 是的啊!

李四:那除了这些神神鬼鬼的故事,《聊斋志异》还有别的类型吗?

张三:有啊,这里面还有不少讽刺故事呢。

李四: 哦?你快说说。

张三: 就说《促织》,

李四: 促,织?

张三: 这故事发生在明朝。皇帝喜欢斗蟋蟀,下面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就到处征收蟋蟀。有个叫“成名”的人,被官府威胁着去找蟋蟀,找不着就得被打半死。

李四:这官府也太狠了,就为了满足皇帝的喜好,这么折腾老百姓。那“成名”最后找到了吗?

张三: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结果啊!还被他儿子不小心弄死了。他儿子害怕啊,就投井自尽了。等“成名”找到儿子尸体的时候,发现儿子变成了一只特别厉害的蟋蟀。“成名”把这只蟋蟀献给官府,一路送到皇帝那,这蟋蟀在斗蟋蟀的时候百战百胜,皇帝一高兴,就奖赏了“成名”。

李四: 哎呦!

张三: 您说这故事讽刺不讽刺,啊?老百姓为了一只蟋蟀,家破人亡,而官员们却因为一只蟋蟀得到奖赏。

李四:这确实太讽刺了,把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都给揭露出来了。那还有类似的讽刺故事吗?

张三:有啊!《司文郎》也很典型。这故事讲的是,有个瞎和尚,能通过闻烧文章的味道来判断文章好坏。有两个书生,一个叫“王平子”,文章写得好;另一个叫“余杭生”,文章写得烂。“余杭生”先烧了自己的文章,盲和尚闻了之后,说,这文章臭不可闻。然后就是“王平子”也烧了文章,盲和尚一闻,说,这文章香气扑鼻。可最后啊!考试结果出来,“余杭生”高中,“王平子”却落榜了。

李四: 哎呦,你说这——臭不可闻的文章高中,香气扑鼻的文章却落榜!

张三: 对呀!这就是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腐朽和不公!

李四:看来,这《聊斋志异》还真是通过故事,把当时社会的问题都给指出来了。

张三: 当然啦!

李四:那除了这些,还有别的类型的吗?

张三:那可多了!比如《阿宝》。

李四: 好,您快说说这——阿宝!

张三: 《阿宝》讲的是,有个书生叫孙子楚,天生六个手指头,还有点迂腐,大家都叫他“孙痴”。他听说了富商女儿“阿宝”的美貌,就去求亲。阿宝开玩笑说,他要是砍了多余的手指就嫁给他。没想到,这孙子楚还真砍了。后来阿宝又说,他要是能把鹦鹉追回来就答应他。孙子楚为了追鹦鹉,魂魄出窍,变成鹦鹉飞到阿宝身边。阿宝被他的深情所打动,两人最后终成眷属。

李四:这爱情故事还挺离奇,为了爱情,连魂魄都能出窍。

张三: 那是啊!

李四: 看来,这《聊斋》里的爱情故事,挺与众不同的!

张三:是啊,蒲松龄笔下的爱情故事,总是充满了奇幻色彩,而且这些爱情往往冲破了世俗的束缚,让人感动。

李四:听你这么一说,这《聊斋》还真是内容丰富,那这本书,对后世有啥影响没?

张三:这影响可大了!《聊斋志异》可以说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戏曲、电影、电视剧,像《画皮》就被翻拍了好多次。而且它对后世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启发,很多作家从它里面汲取灵感。

李四:确实,这么精彩的故事,怪不得能流传这么久。那你说这《聊斋志异》为啥这么有魅力呢?

张三:我觉得啊,一是因为它的故事新奇有趣,充满奇幻色彩,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二是它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三是蒲松龄的文笔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很容易就沉浸在故事里。

李四:听你这么一分析,还真是那么回事。

张三:希望大伙通过咱们这段相声,也能对《聊斋志异》产生兴趣,去读一读这本奇书,感受它的魅力。这《聊斋》里的故事啊。

李四:没错,这可是历史文化的宝藏。

张三: 今儿这段相声就说到这儿啦,祝大家生活愉快!

张三: 谢谢大家!!!

李四: 谢谢大家!!!

END!!!!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