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但愿那海风再起20 时光悠悠 青春渐老
剧本ID:
184244
角色: 0男0女 字数: 4905
作者:辛夷格格
关注
8
9
12
0
简介
本书是好妹妹乐队的秦昊对漂泊半生的书写,通过个人的成长经历,探讨了梦想与现实、家庭与友情的关系。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读物本现代生活感悟人文阅读散文
正文

人物散文 之 但愿那海风再起20

编者:本篇是介绍姚谦老师,都是耳熟能详的歌曲,如读文过程中有时间可点击BGM聆听,也可读完后再欣赏

第三部分

时光悠悠 青春渐老

01

2011年的时候,我在北京一个教育机构当美术老师,一个月工资三千元,除去房租、交通和吃饭,生活紧巴巴的。北京生活成本挺高,我和朋友合住一个插间都要一千多元。好在那会儿在网上发了不少歌曲小样,有那么一点点听众,每个月只要办一场弹唱会,日子就能过得下去。后来美术机构老板知道我在外面有副业,就很真诚地把我辞退了,并说:“你在音乐上面可能会更有成就。”这相当于“发好人卡”吧……

收入不稳定了,只好搬到更便宜的房子,且每个月要办两场弹唱会才能养活自己了。但那会儿年轻力壮,很有热情,积极准备不同的主题,排练演出曲目,自己做演出海报,还总写新歌。某次演出前两天,我微博收到一条私信,有个人跟我确认演出地点,说他要来看。我一看名字:姚谦。

02

这个姚谦该不会是那个姚谦吧?我赶紧点进他微博看了看,好家伙,还真的就是那个姚谦。我赶紧说:“姚老师好,需要给您留几个座位?”对方说,不用留座位,不用叫老师,叫姚大哥或姚大叔都行。

我那时比较愚钝,说不让我留座位就真的没留,后来演出当天人不少,场地里面坐满了,我演出很紧张,也顾不上谁来谁没来,只是隐约看到窗外有一个瘦瘦的身影。后来私信再问他,果然他就在窗外看了我的演出。

后来一来二去熟悉起来,但至今我也没敢喊他哥啊叔的这种熟络称呼,还是坚持叫老师,这完全是因为他的创作对我的青少年时期太重要了,每次想到“这些歌是他写的”,就不得不肃然起敬。

03

由于刚认识的时候姚老师放过“有什么需要帮忙就说”这样豪气的话,于是我在南京做第一张专辑期间,和同事小厚在公交车上突发奇想,发了消息问姚老师,说我们有首歌叫作《你飞到城市另一边》,想请姚老师帮忙录一个念白当作前奏,把歌词也发给了他。其实这也是受到了姚谦制作的江美琪的《恋人心中有一首诗》专辑的启发,这是江美琪在维京唱片的最后一张唱片,每首歌前面都请不同的人念一段口白,姚谦不仅在这张专辑里狂写了六首词,还念了其中一段口白。等我们到站下车的时候,居然已经收到了姚老师的音频文件,他毫不犹豫就直接录给我们了……所以《春生》这张专辑的制作虽然简陋不堪,但也是有大师加持的!

04

人与人的相遇真是奇妙啊,之前从未想过会认识这个在专辑歌词页和KTV歌名页频频见到的名字。1989年姚谦写出《鲁冰花》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幼儿园(后来上幼儿园听过了《鲁冰花》还一直很纳闷为什么爷爷要想起妈妈的话),等我能在卡拉OK里和同学一起唱《味道》《我愿意》,还有《电台情歌》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新力唱片,到维京唱片任职,开始制作江美琪、萧亚轩、林忆莲等人的专辑了,啊,那已经是千禧年的事情了……

那时在电台里偶然听到江美琪的《对我好一点》,觉得蛮酷的,就买来听。这应该是姚谦在维京监制的第一张专辑,选曲和编曲挺超前的,独立摇滚风,翻唱了一些国外乐队的歌。江美琪那时的嗓音还没定型,只能让人模糊地感到“很能唱”,具体能唱什么还不确定,但唱腔很冲,有野劲,姚谦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份野,才给了这张专辑这样野蛮女友般的质感。

对我好一点

05

不过这张专辑在市场上不算太成功,所以到了第二张专辑《第二眼美女》时,风格有了转变,一开场就是很有震慑力的《我多么羡慕你》,姚谦作词,张洪量作曲,一首高难度抒情歌,旋律线条极长,纯吉他伴奏设计了大量留白,全靠小美的气息和情绪来撑住整首歌。专辑收尾歌同样也是抒情金曲,由姚谦作词,黄国伦作曲,齐秦原唱的《袖手旁观》,小美驾驭得也很出色,以至于日后很多人以为这个版本才是原唱。她这时的声音和唱法都很稳定了,对文艺抒情歌曲的表现力开始凸显出来,也被姚谦很精准地呈现在专辑中。从这之后江美琪的声音形象就变得很清晰了。

06

江美琪在维京的唱片我全都很喜欢,姚谦给江美琪的唱片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助力,很多句子多年后品味起来还是很有嚼头:

当我习惯寂寞,才是自由的时候。——《双手的温柔》

当我想起你,有一种绝望的灰心,总会让街头某个相似背影,惹得忍不住伤心。——《我又想起你》

想念让落单人心情变成了夜里的诗人,耳边一阵风,都像爱过的人低语。——《夜的诗人》

朋友的朋友,我们最后的关联,隐藏好的伤悲,不想被你感觉。——《朋友的朋友》

我知道你最爱的人绝不是我,我只是当时可以安慰你的梦。你不是喜新厌旧,只是还没有把握,爱得不会太久。——《不会太久》

姚谦把情歌中的哀怨写得很委婉、很平静,也很写实,总能让人想起自己感情中的小小细节。我也曾在街头看到相似背影,就突然感伤起来;也常常告诫自己要习惯寂寞;也把过期的情意看作当时互不可少的安慰……姚谦写给江美琪的歌里面,我最喜欢的是《那年的情书》:“手上青春,还剩多少,思念还有,多少煎熬,偶尔惊见用过的梳子,留下了时光的线条。

那年的情书

07

惊见梳子上时光的线条……真是大呼一声精彩啊,虽然感觉他并不是想要炫技,但却非常见功底,这样的句子已经把流行歌曲的歌词拔到文学高度了。姚谦很喜欢张爱玲,笔法中也透着张爱玲般的细腻,他给刘若英写的那首《原来你也在这里》,也正是用张爱玲小说中的一句话来延展出这样美的歌词:“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该隐瞒的事总清晰,千言万语只能无语,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原来你也在这里

姚谦很勤劳,作品极多,每次去KTV点歌,总是很诧异:啊?这也是他写的啊?! KTV若是没有姚谦的作品,伤心的眼泪都不知道应该流向何处……虽然他合作过无数歌手,但今天我想聊的其实是当年被称作“维京三小花”的江美琪、萧亚轩,还有侯湘婷。

08

可能是因为有了做江美琪唱片的经验,萧亚轩首张唱片一上来就是一首抒情歌《没有人》,无前奏直接开口,一副“让你们见识见识这位新人神奇而迷人的女中音”的架势,看似很平静的开场,但势如破竹,令人难忘。二十岁的萧亚轩沉稳地唱出了姚谦笔下那份带有都市感的落寞心情:“爱,最迷信的信仰,拯救了寂寞啊,却掉进更深迷惘……从来没有人来过我的心上,我只是你中途过站的地方。

没有人

这张专辑里,姚谦除了贡献出《没有人》《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样厉害的抒情歌之外,还写了《Cappuccino》这样的teen pop[插图]舞曲。这一整张的选曲和编曲也都非常厉害,有拉丁融合电子舞曲的《爱是个坏东西》,有big band[插图]风格的《甩啦甩啦》,有好听到我无法归类的《突然想起你》,也树立起了“姚谦+陈伟”这样的标杆创作组合……

09

当然这也不是萧亚轩在维京时期最绝的专辑,毕竟接下来的《红蔷薇》和《明天》更绝。这两张专辑里,姚谦也是一顿狂写,大量输出,难怪日后萧亚轩的歌迷都很挂念姚谦,简直亲生的艺人!《红蔷薇》专辑里虽然有《一个人的精彩》这样的强势主打歌,但我比较喜欢的是《窗外的天气》《夜》和《蔷薇》,特别是《夜》的歌词,完全是文学层面的。

只要给一苗火光

眼前就变成港湾

谁藏匿欲言又止的渴望

夜的手指 轻轻一碰就渲染

——《夜》

萧亚轩确实是比较全能的歌手,什么都搞得定:抒情慢歌展现独特音色,中板情歌展现韵律节奏,动感舞曲还能展现舞蹈能力,气质又挂得住各种时髦装扮……她在维京时期的所有唱片里都会有一些文艺气质的歌,时髦归时髦,不能是肤浅的潮流,还得有一些华人特有的内敛和细腻,我猜姚谦就是这么打算的。

10

萧亚轩在维京时期和离开维京之后的唱片风格非常不一样,包括唱腔,咬字,选曲,封面……由此大家应该可以更清楚了解制作人的工作范畴了,从歌手的人物形象到声音形象以及视觉呈现,制作人都需要全方位参与。很多歌手换了制作人就像换了歌手本人一样,因为每个制作人对歌手的想象都不同,操作的思路也很不同。当你觉得从前喜欢的某歌手的新作品突然不对你口味了时,那其实是新的制作人对这个歌手的想象和你不一样(不排除新制作人亦是歌手本人的情况)。我不能说孰好孰坏,也说不好哪个才代表了萧亚轩本人,但如果视“萧亚轩”三个字为一系列音乐产品的话,维京的萧亚轩明显代入了姚谦的思考,是一个他们聚合起来的富有阶段性特色的产品。

11

相比萧亚轩这样的六边形战士,同一个公司的侯湘婷就是那种比较偏科的类型了,但同样也很有特色。发第一张专辑《你爱我吗》时,侯湘婷才十七岁,姚谦操刀制作,第一首歌就是姚谦作词、伍思凯作曲的《秋天别来》,一首钢琴和弦乐伴奏的清冷慢歌,这首歌到现在还经常在夏末秋初出现于朋友圈的分享当中。侯湘婷的短板在于,嗓音比较白,高音区紧绷尖锐,真假音换声点有明显的缺陷,但好在中音区温暖,语气清甜自然,光听声音都能感受到她实实在在的少女感。加上长相也是很亲切的邻家美少女,所以姚谦对她专辑的定位就是少女心事,没有负担很重的文字,忧愁是淡淡的,快乐是轻巧的。这样的形象之下,连唱歌的短板都为她增加了真实感,就像一位学校里唱歌不错的学姐,虽然唱得不是超厉害,但大家就是爱听她唱。

秋天别来

12

我曾跟姚老师表达过这张专辑的封面令我印象深刻,侯湘婷梳着四六分中长发,穿着白衣,用有点质问的眼神直视镜头。姚老师说,因为那时候的侯湘婷实在是太年轻了,才十七岁,什么妆都不用化,也不用怎么造型,就素颜往风景里一站,随手拍出来就是封面了。听起来是很轻易的语气,但这样的把握和直觉,是优秀的制作人才会有的,就是要看到产品或者说歌手最宝贵的地方,尽力保护,不去破坏一点点这样珍贵的火光。

是啊,年轻真好,光是“年轻”这两个字就已经很美好了。还能想起来中学的时候我和班里一个女同学,两个人吃完午饭在学校操场分享耳机听着随身听,里面转动着侯湘婷的这盘磁带。这位女同学当时很喜欢侯湘婷,有着同款四六分中长发,也会在同款的风景里盯着一个虚无的镜头,跟着耳机里的声音一起轻唱:知道你很快有了新恋情,我有点嫉妒,有些安心……

13

侯湘婷以每年一张的速度在维京发了三张专辑一张新歌加精选,不知道是否因为短板明显,转变需要很谨慎,所以直到发新歌加精选,转型都不算太大。但能感觉到姚谦想让她往成熟知性上面靠一靠了,譬如这张专辑里,侯湘婷翻唱了林慧萍1991年的作品《我是如此爱你》,同样也是姚谦作词。

我是如此爱你

你在追寻中沧桑

我在无言中转身

我们终究还是回到

各自世界里

——《我是如此爱你》

林慧萍的版本是属于成熟女性的缠绵愁怨,侯湘婷版改成了六拍子,把原本的缠绵愁怨演绎为青春里淡淡的遗憾,这首歌我其实比较喜欢侯湘婷的版本。可惜侯湘婷后来就离开了维京唱片,很难再得知姚谦原本对她的后续规划了。侯湘婷在几年之后也出过一张EP,换了制作思路,形象变得性感起来,但我每次看到这个名字,还是只会想起在《为你流的泪》MV中,十八岁的侯湘婷穿着白衣披着长发站在泳池边,唱着:“这是我为你流的泪,当我们已渐行渐远,我知道回忆是一种愚昧,这一生只容我笨一回。

14

年轻的好处就是不管说什么鲁莽的情话或是许下多么离谱的承诺,又或者流下多么心碎的眼泪,都显得很真诚,有不容置疑的力量。我非常清楚地记得高中某个午休时刻,听着本多RuRu的磁带里播到《美丽心情》,“只有曾天真给过的心,才了解等待中的甜蜜,也只有被辜负而长夜流过泪的心,才能明白这也是种运气,让他永远记得曾经有一个人,给过完完整整的爱情”,我望着窗外被晒到卷起来的树叶,想着,哦,原来还可以这样自我释怀,等待也可以算甜蜜,被辜负也可以算运气啊。

美丽心情

还有大四实习期在西安的一个十字路口,耳机里放到蔡健雅的《纪念》,“那一瞬间你终于发现,那曾深爱过的人,早在告别的那天,已消失在这个世界”,那时也恰好结束了一段恋情,突然揣摩出歌词中的意味,躲到人少的地方哭了一通。

后来北漂的时候某次和朋友们聚会,大家喝了点酒,半醉不醉,我弹唱了一首莫文蔚的《爱情》,“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唱完我倒是没哭,旁边哭了好几个。

15

这些浸满了泪水的爱情词句,也全都是姚谦的作品。他虽然也说过由于激素水平的关系不会再创作像《我愿意》这样的歌曲了,但还好他曾经写了那么多情歌,能让人时不时以年轻的心与之碰撞,撞出眼泪。

2016年年底我和小厚去姚老师家做客,参观他家大量的艺术藏品,一起聊天的时候姚老师给我们提了个想法,说新专辑可以试试用写信的方式,写给一个个具体的人。于是我们在2017年做了一张专辑,我和小厚各自写了五封信,有给彼此的,有给家人的,有给爱过的人的……再把它们总结成了歌,成了《实名制》这张专辑(因为寄挂号信需要实名制嘛)。这张专辑里还邀请姚老师写了一首词,我有幸为它谱了曲。

平常邮件

平常邮件

演唱:好妹妹

作词:姚谦

作曲:秦昊

在键盘上写信

敲出来的句子

都是快板的歌曲

平常的邮件怎么可能都是欢愉

流水作息点点滴滴

未来与回忆再加上琐碎的小事

也够写上一封信

不小心都成了慢板长句

就像跟你说话时

习惯轻轻

几回呼吸才完成一句

然后一句一句抵消

一公分一公分的想念

还好没那么想你

很快平息

多写的话像在安抚自己

人不是地球上唯一

会感到孤单的动物

却唯一会写信

幸好你也不嫌弃

平凡得如呼吸

…………

流水作息点点滴滴

忘了关的窗和落单的袜子

还停在平常里

擦不干净的眼镜和桌上的吐司屑

陪着我写着这封信

16 杀青段

这是姚老师与家人一起过完春节后,众人各自回家,热闹之后的他恢复平静,边收拾桌上的吐司屑,边想到了这样的句子:人不是地球上唯一会感到孤单的动物,却唯一会写信。写信确实是人类独有的浪漫,也是渐渐有点过期的浪漫,这个时代强调短平快,一切都需要效率,仿佛人们更感到人生短短,怕不够时间览尽所有喜悲。

听姚谦的作品,特别是那些陪伴我青春岁月的情歌,总能让我回到只有磁带和CD的日子里,回到那缓慢的浪漫里,坐在孤单中细细重读起那年的情书,时光悠悠,青春未老。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