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介绍:那是一个豪杰辈出的年代,那是一片群星璀璨的历史天空,军政巨头、达官贵人、文人雅客,被一种奇妙的关系所控制和左右。这就是历史的暗逻辑,它控制着人们的行为,左右着事件的走向。文本26段
01
孙传芳是北洋军阀的后起之秀,跟吴佩孚和冯玉祥一样,都是北洋系的第二代,也都是小旅长出身。只是比较起来,他比吴佩孚和冯玉祥的履历都要好看得多。冯玉祥是大兵出身,吴佩孚也就是北洋系的军校毕业生,而孙传芳则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在当年, 属于“海龟”。
跟其他的“海龟”同学相比,孙传芳是个能踏踏实实练兵带兵的人,因此,他的基本部队无论带到哪儿,都不会轻易散伙。曹锟、吴佩孚一统江湖之际,实际当家的吴佩孚,没有看上孙传芳, 把他打发到福建山沟里去了。而孙传芳趁着江苏的齐燮xiè元和浙江的卢永祥开战,从后面杀出来,占了浙江。
02
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佩孚战败,但在浙江的孙传芳却站稳了脚跟,随后突袭南下的奉军, 将大肆扩张的奉军打蒙了,受东南各省拥戴,成了“五省联军总司令”。
当北伐军进人湖南,跟东山再起的吴佩孚交锋的时候,孙传芳根本没当回事。能插手的时候也不插手,看着两下恶战,然后去捡便宜。可惜,吴佩孚此时已经是个纸老虎了,空有“十四省联军总司令”的名头,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靠着别人替自己打仗,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可是,纸老虎吴佩孚是当时名头最响的军头,他一败,等于替北伐军做了最佳的广告。一瞬间,大批的大小军头都换了旗帜,变成国民革命军了。
03
等到孙传芳跟北伐军交手之时,他进退失据,接连犯错,最后一次大错,是把主力拉到江北,然后再渡江杀回来。由于海军的拦截,渡江过程中就有大损失,然后轻敌冒进,在龙潭大败。多年训练出来的看家基本部队,损失殆尽。
丧了元气的孙传芳,只好投靠他一向看不起的奉军。在张作霖的支持下,他虽然把部队补充了一些,但是,精气神儿已经没了。 当年做“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还算是一个新派人物, 能引进洋派学者丁文江管理上海,对自己的老学长、著名军事学家蒋方震言听计从。在浙江和江苏,都用了一批洋学生,参与地方管理,整理财政。甚至一度还拉起一帮学者,搞联省自治,制定省宪,选举省议会。在那时,孙传芳唯一不够时髦的举动,是不许美术学校用人体模特,惹得刘海栗很生气。
04
然而,精气神儿没了,孙传芳居然开始信神信鬼。吴佩孚信神信鬼,还只是占卜算卦,而孙传芳信神信鬼,则开始搞“义和团”了。
当年的河南、山东和安徽北部一带,兴起了红枪会。红枪会本质上,跟义和团一样,都是通过喝符念咒,请神附体,然后就说自己刀枪不入了。只是,当年的义和团,专门跟洋人和信洋教的中国人为难,红枪会基本上跟洋人洋教无涉,是对付军阀的。1924年以后,北方数省军阀混战愈演愈烈,把地方上祸害得不行。为了自保自救,农民们就练红枪会。红枪会虽说相信神术,但也不排斥新式的枪炮,大刀也用,枪炮也用。练的人多了,形成了气候,小规模的军阀部队,还真就不敢下乡滋扰了。甚至岳维峻国民二军这样大规模的部队,也会被河南红枪会搞得没有办法,最后在前面有截兵的情况下,居然溃散了。
05
孙传芳退到北方之后,见识了红枪会的威力。感觉像红枪会会众这样不怕死的精神,可以借来用用。于是,他请来了红枪会的老师,打算在每个师建一个“神机兵团”,模仿红枪会的样子,请老师教士兵喝符念咒练气功,变成“刀枪不人之体”,或者说,让士兵相信自己是刀枪不人的。为此,他还带了一个红枪会的老师,拎了一只大公鸡,到了上官云相做师长的这个师里,请老师在公鸡身上贴上符咒,然后自己拿着手提机关枪冲着公鸡开枪,结果一梭子子弹打完,鸡居然没有死。以此向士兵们说明,红枪会老师的符咒是可以避枪子的。
06
可惜,上官云相死活不信,坚决反对。没办法,他只好在直属的军官学校的直属队中,选了一些人组织了神机兵团,练习红枪会的神术。结果一上战场,该死的还是死。老师推脱,说是因为死伤的人前一天沾了女色,然后就开溜了。孙传芳的神术,也就算拉倒了。
像义和团、红枪会这样的招法,孙传芳这样的人,原本该是打死都不会信的。谁能想到重用科学家的孙传芳,后来会重用红枪会的老师?可是,到了病笃乱投医的时候,这样的分裂,居然真的出现了。这说明,其实很多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义和团的大师兄"。
07
北洋的要人,人们一提就是“北洋三杰”,其实在之外,跟三杰比肩甚至有所过之的,还有一位,这人就是段芝贵。段芝贵人称“小段",以区别于段祺瑞,因为他比段祺瑞小几岁,而且是段祺瑞的学弟(同为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这位老兄跟段祺瑞一样,早早地就被袁世凯网罗,进了小站新军。
此公有什么本事,我们不知道,但袁世凯却超级喜欢他。所以,一路升迁甚速,在天津巡警道任上,已经开始巴望封疆大吏了。如果不是色贿庆亲王的公子商部尚书载振的事儿(收买了一个载振见了迈不动腿的女艺人杨翠喜送给载振),被政敌揭发,功亏一篑,此公就成了新建的黑龙江省的巡抚了。此事砸了,也多亏了袁世凯为之弥缝,得以平安无事。
08
进入民国之后,他官运亨通。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少数几个一等公中,就有他一个。袁世凯死了,段祺瑞接掌政权,依旧爱他爱得不得了。张勋复辟,段祺瑞成立讨逆军,张罗的时候没有他,但偏用他做总司令。六万多讨逆军,对付两千多辨子军,不劳他指挥,这个仗也能打赢,打赢了,他就有一份大大的功劳。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直皖交恶,段祺瑞成立定国军对付吴佩孚,居然还是让段芝贵做总司令。这回的对手,可不是缺兵少将的张勋。此公会打仗吗?天知道。当年“二次革命”,讨伐革命党的主力之师,袁世凯也用段芝贵做指挥官,麾下的师长李纯不肯听他的指挥,自己打自己的。那一仗,算是整个“二次革命”中最大的恶仗,其实也没段芝贵什么事儿。至于讨伐张勋复辟,就更是儿戏。等于是说,虽然历史上有两场胜仗挂在他的名下,但明白人都知道,他什么都没做。
09
直皖大战,是北洋历史上一件转折性的大事,标志着北洋团体从此走向分裂。对于这个局面,段祺瑞当然并不乐见。此前吴佩孚种种犯上作乱,他都忍了。直到吴佩孚悍然率兵违令北撤,他也没有认真对待,只是让河南督军赵倜把吴佩孚截住,又派自己的妻舅吴光新抄后路。如果早早派兵把直系的老巢保定拿下,这个仗的结果真就不好说了。待到双方剑拔弩张,看看要打了,才匆忙调兵, 派了这个小段做总司令。
小段也没有把此仗太当回事。但是,他自己知道,论打仗他是不行的,多少年都不摸枪了,于是推荐了皖系的另一员大将曲同丰做前敌总指挥,替自己实际操作。曲同丰的军事理论素养还算不错,多年在军校做教官,是吴佩孚的老师,但也是纸上谈兵,没有真干过。
10
段芝贵把自己的司令部设在一列火车上,自己在一个头等车厢跟幕僚打麻将,其他的车辆载着卫队还有大量的洋酒、火腿、板鸭等好吃好喝的东西,把自己府里的厨师,也带到了车上,专门给他做饭。小段非这个厨师做的饭,是不肯下咽的。小段还有一个毛病,每天都要换几身衣服,上战场了,也是不改。所以有副官数人,专门负责这个事儿,车上还装了他的专用衣柜。后来有人传说,他把八大胡同的妓女也带上了车,但据当时他的身边人讲,这倒是没有。
战事一起,他就在车上打麻将,还一直抱怨,张作霖前几日跟他推牌九,输了四十万,结果只给了四十万的公债券,连半数都不到,说张作霖抠门,不够朋友。他绝没有想到,这个张作霖, 不够朋友还不限于此,居然在背后捅刀子,让战败的皖军腹背受敌。
11
然而,久经战阵的吴佩孚的确不白给。仗打了没几天,曲同丰的前敌指挥部就被吴佩孚亲自带兵给抄了。曲同丰做了俘虏, 前线的兵稀里哗啦就乱了。枪打到段芝贵的专列附近,车上牌局未了,段芝贵吓得钻到牌桌底下,一个劲儿叫:不要乱打枪,不要乱打枪!看看枪声越来越密,不是好玩的,就赶紧让卫队上车, 专车急速后退。过琉璃河大桥的时候,桥上有许多溃兵,他也不顾了,碾压着就过去了,一直退到良乡。然后再退长辛店,脚没沾地,就回北京了。其实,直军大部队还没有上来,总司令一走, 皖军就垮了。最后,段芝贵一溜烟儿躲到天津租界,打死都不露面了。
12
用错人的段祺瑞倒是没走,就待在他府学胡同的家里。直皖交恶,直系的人恨的是“小扇子”徐树铮,对段祺瑞倒是还客气。 吴佩孚是他的学生,当然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只要他下野不干了, 也就算完了。段祺瑞在民国,还算一流的政治家,政治眼光独特, 但就是不善于用人。此前如果不用一个饭桶将军张敬尧做湖南督军,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得罪了打下湖南立了大功的吴佩孚。此后, 如果不用另一个饭桶将军段芝贵,皖军也败得不会这样惨。
13
袁世凯和段祺瑞,都是能干的强人,但强人也有一个惯有的毛病--喜欢用讨人喜欢的人。段芝贵这样的人,八面玲珑,脾气超好,上司见到的是听话,平级见到的是讨喜,下级见到的是宽厚。 唯一的缺点,就是百无一用。可是,偏偏这样的人,讨强人上司的喜欢。
关键时刻掉链子,怎么办?活该呗。
14
在北洋历史上,陆建章算不上是大人物,但时不时地会冒出来,露上一小手。此人是小站旧人,跟段祺瑞资格相若,也深受袁世凯的赏识。只是官阶总比段祺瑞矮一点儿,有性格,而且有嗜好(鸦片瘾),虽是安徽同乡,段祺瑞看不上他,两人早早就结下梁子。
但是,陆建章还是有点儿本事的。当年,山东曹州是个出土匪的地方,有一阵儿匪患又大发了。袁世凯派陆建章带一协(旅)人马去剿,陆建章还真的就让当地太平了些日子。所谓的剿匪,就是杀人,做匪的杀,疑似做匪的也杀,杀狠了,也就消停了。不过曹州这个地方,当年毓yù贤也是这样剿了的,过后,匪炽如故。多匪的地方,如果不做根本治理,匪就像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陆建章也就是割了一茬,还捎带着伤及好些无辜。
15
民国了,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让陆建章做执法营务处长。当年的官阶,跟今天不一样,他的这个处长,跟警察总监和步兵统领平级,等于是袁世凯的特务头子,干的就是抓人杀人的买卖。袁世凯跟革命党闹翻,革命党死在他手上的可是不少。武昌起义元勋张振武,就是他给杀的。当然,这事首先要怪黎元洪。张振武进京,黎元洪密报袁世凯,说这人想要作乱,杀了算了。袁世凯原本就对起义者没好印象,就命令陆建章办了张振武。张振武住在六国饭店, 没法进去拿人,陆建章就派便衣在门口死等,等张振武出来,拿下就给毙了。那时的国民党人,人人都恨陆建章。只是,陆建章对付章太炎却客气得紧。
16
“章疯子”砸了总统的接待室,陆建章把他软禁起来,每月五百大洋,派了一堆警察伺候。“章疯子”对警察非打即骂,还逼得警察管他叫老爷,陆建章都随他。在他眼里,这个人是民国的郑康成,有学问,不能按寻常的党人看待。
又一次剿匪的差事,让他做了陕西将军。白朗这股悍匪流窜数省,袁世凯花费巨资,投人数万兵力,也没有剿灭。最后白朗虽说不是死在陆建章手里,但他的确出力不少。他所偏爱的冯玉祥,也就是在剿白朗过程中升任第十六混成旅的旅长,陆建章还把自己的内侄女嫁给了他。陕西是革命党加刀客的大本营,辛亥革命之后, 这些人都变成了官军。陆建章狠,先用这些人剿匪,等白朗灭了, 再把这些人都给遣散了,只剩下了陈树藩一支,还是因为此人善于拍马,显得特别恭顺。
17
然而,洪宪帝制令讨袁战事再起,天下将乱,陕西原来的革命党加刀客死灰复燃,陈树藩见有机可乘,兴兵讨袁。陆建章派自己的长子陆承武带一旅前去应敌。没想到,这个纨绔子居然被只有一营兵力的胡景翼来了个偷袭,部队散了,自己也做了俘虏。
陆建章舍不得儿子,在陈树藩和胡景翼的武力压迫和绑了人质的要挟之下,让出了陕西将军,带上被放回的儿子走人。由于行李太多,遭刀客的忌,道上还被劫了。这事儿,当年经媒体报道, 闹得沸沸扬扬。全中国的人都知道,陆建章做陕西将军,捞了不少钱。
18
捞了不少钱的陆建章,实际上落空了。但毕竟多年宦海,积蓄还是有的。从此以后,没了地盘,又没了军队的陆建章,只能在将军府做空头的将军。只是他不甘寂寞,但凡国家有事,就会溜达出来凑热闹。
张勋复辟的时候,他出来了。那是由于冯玉祥那个旅驻在廊坊,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要用这个旅。而此前段派的大将陆军次长傅良佐把人家给撤职了,但新派进去的旅长,由于官兵反对,又到不了任。这回只能请冯玉祥重任旅长,这需要请陆建章出面。然而,张勋失败之后,陆建章没捞到什么正经的职位,这下可把段祺瑞恨结实了,此后,专门给段祺瑞捣乱。
19
1918年,段祺瑞派冯玉祥旅南下作战,在陆建章的挑唆下,冯玉祥走到武穴,居然通电和平,不肯走了。事情最后虽说在曹锟的调和下得到了解决,但段祺瑞的鼻子都给气歪了(段有这个毛病)。 而段的谋士徐树铮,更是气得火冒三丈,黑下心来,要杀陆建章。 可是陆建章还觉得自己做事机密,人家不知道。结果被“小徐”骗到了他的司令部,背后一枪,就给了了账。
当然,陆建章自己不知,他的死,却给仇敌段祺瑞和“小徐” 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毕竟,北洋规矩,小辈得礼让老辈,而且,即使开仗,也轻易不伤害对方的身体和家人。“小徐”坏了规矩,让众人寒心。在直皖之争中,皖系不得人心,此事影响最大。
20
眼下,对杜月笙的评价是越来越高了。上海滩上的青帮,最高等级的被称为“闻人”,够得上闻人的只有三位,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其中,杜月笙其实堪称闻人中的闻人,宝塔尖上人物。 当年杜老板过生日,排场之大,超过民国任何一个人,就是袁世凯和蒋介石也没法跟他比。真叫个党政军民齐动员,工农兵学商,一起来祝寿,还有在上海的外国人,也都来凑趣。不消说,杜月笙的面子,在当年的中国是最大的。
21
杜月笙手面之大,无与伦比。上海乃至全国,几乎没有他摆不平的事儿。无论事情发生在哪个角落,只要他一纸二寸宽的条子, 任你是军阀、土匪、袍哥,三教九流都会买他的账。上海几乎所有像样的学校,他都是校董,所有的慈善事业,他都参与。杜老板的堂会,全国的名伶都会排着队来捧场,即使白唱,也心甘情愿。
上海的老板都跟他关系好,哪怕你是留学欧美的洋派人物,谁都可以不甩,杜老板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有了杜老板的关系,哪怕再难的事儿,也不是事儿了。
22
上海的穷人最崇拜的人,就是杜老板,因为只有杜老板,才会在过年的时候给他们撒钱。工人罢工, 无论在北洋时代,还是国民党时代,都是靠杜老板的接济,没杜老板做后台,没有一次罢工能撑下来。当然,最终劳资双方能坐下来谈,也得靠杜老板调停。
有人说,杜月笙是把一个义气的“义”字,做到极致的人。民国期间,上至政坛大佬,下至孤儿寡母,受过他接济的人不可胜数。眼高于顶,无视袁世凯和蒋介石的章太炎,一生唯一一次给人写的马屁文章,送给的就是杜月笙。因此,青帮大佬杜月笙,无论是里子还是面子,似乎都是一个好人。
23
但是,青帮毕竟是青帮,尽管杜老板一直在刷洗自己,做了越来越多的白道生意,甚至把自己的帮伙改成恒社,弟子称为社员。 但他依旧是青帮老大,手下的这帮子人,还是没有被洗白,也洗不白。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贩毒。
当年上海的毒业,主要是贩卖鸦片。进入国民党时代之后,上海的烟土行依旧有将近二百家,被称为“特业”。而特业的组织特业公会,领袖人物就是杜月笙。从北洋到国民党时期,杜月笙尽管白道的生意越做越大,却从来没有撒手特业,毕竟,整个上海滩的白道生意加起来也抵不上特业的一个角。因为,当年的上海在全国的鸦片销售中,居于龙头地位。单单上海一地的鸦片税收,就可以养几十个师。
24
杜月笙的关系网巨大,鸦片一项,深人云贵川,西南的军阀和袍哥,都在为他打工。在国民党统治之初,由于需要跟各个大号的军阀争胜,蒋介石也需要鸦片的收入补充军费,所以一直对这个老相识的生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随着蒋介石统治的稳固,他开始需要清理鸦片了。不仅仅是为了面子上好看,而且也是为了正常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1936年,也就是国民党黄金十年的顶峰时刻,原来做过蒋介石侍从副官的蔡劲军被派到上海担任警察局长。蔡劲军一上任,就摆出一个跟此前所有上海要员不一样的架势,不再接受特业公会的任何好处,拉开架势,准备拿特业开刀。
25
当时,上海的要员从市长吴铁城到警备司令杨虎都拿杜月笙的好处,连他们下面的喽啰,也定期接受特业公会的补贴,这种补贴,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至于在南京的政府要员,接受杜月笙招待的也如过江之鲫。的确,国民党一统天下之后,杜月笙的毒品生意做得比北洋时期大了,但付出的代价,也更多了。由于考虑到蒋介石需要鸦片的收人,所以精明如杜月笙,也一直觉得没有必要放手这块肥肉。然而,这一回,他看错了。 上海警察局长蔡劲军上任几个月之后,突然采取行动,搜查上海滩所有的烟馆,将烟馆的老板几乎一网打尽,全都抓了起来。
26 杀青段
这让杜老板感到十分没有面子。一来,他一直向这些烟馆老板拍胸脯,说有他在,一切尽在掌握中,不会有事的;二来,就算警察要行动,他也会事先知道,早做安排。然而这一回,全部落空了。
虽然事情发生之后,杜月笙动用了他全部的资源,通过警备司令杨虎的关系,把这些烟馆老板都给放了,但是,经此打击,杜老板觉得天可能真是要变了。这个生意,看来是没法做了。尽管如此,真正放手,还是到了抗战爆发以后。
上海的特业告诉我们,杜月笙的确救了好些的人,但是,他害的人也一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