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剧本ID:
193764
角色: 0男0女 字数: 543
作者:一木阿文
关注
4
4
5
0
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考核本古代气息戏感考核个人练习
正文

BGM约8秒时入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BGM约24秒时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作。该词表达了词人豪情壮志与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上片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出猎的宏大场面,展现出词人的豪迈情怀。“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表现出苏轼虽年事已高但依旧充满活力,决心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接下来的“左牵黄,右擎苍”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出猎队伍的气势磅礴。下片通过抒发壮志,表明了自己要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末尾“西北望,射天狼”则进一步展示出苏轼面对国家危亡之际英勇抗战、守卫边疆的决心。整首词激情四溢,彰显出苏轼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昂扬的人生志趣。


创作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在公元1075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他担任密州知州,正处于人生的政治低谷时期。在此之前,苏轼因与王安石变法理念不合,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然而,在政治斗争中失意的苏轼并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关注民生和国家的治理,积极为地方百姓办实事。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外部战争频繁。为了保卫国家,朝廷大力提倡尚武之风。作为文人官员,苏轼也积极投身于军事训练,亲自率领士兵进行围猎活动,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斗志。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