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集53段。本系列精选百万级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慢煮生活。作者以闲适、雅致的笔调,以古人的风雅心境、气节境界过现代生活,在匆急的人生中让心慢下来,做一个懂生活的现代人。
读物本现代人文节选
正文
【世间有清光】篇陆 完结篇
(美文从以下开读)
卷六
:梅花风骨
我舍不得错过每一个春天、每一片风景,
却舍得错过许多段情缘。
人生萍水,
缘起缘灭,再深刻的爱恋,最后都要道别。
有些路,愿意独自一个人走下去,
虽然孤单,却没有伤害,亦无纷扰。

①预约白发上的月光
1.东坡居士有词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他感叹人生如梦,长江之水淘尽千古英雄,洗却成和败,悲与喜。历史深邃亦沧桑,能记住的人和事真的不多,到最后,都成了时光的影子。
繁花重现,相思如昨。南飞的燕子,匆匆归来,不曾捎来与你相关的消息。自古情多之人,又岂止是你和我,只是再深刻的爱,亦抵不过人生的消磨。无法遂愿之事,不可强求之缘,只好淡然接受,温柔妥协。
2.晨起梳妆,镜中看见满头青丝中现一根新生的白发。不禁感叹流年如水,太过无情,再美的容颜,都要交还给岁月。到了迟暮之龄,竟忘了自己亦曾年轻过,有过纯净的眼神、惊艳的片影,以及刻骨的爱恋。
以往总听得外婆说,如何老成了这般模样。看着她脸上的皱纹,两鬓的白发,心中暗自凄然,连安慰的话,亦说不出口。外婆高寿,年过九旬方显行动迟缓,神思却一直清朗,深晓世事。人生百年,再健朗的人,终有离开的那一日。外婆辞世,当如油尽灯枯,但仍忍不住内心的悲伤。
3.素日里丰神清朗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损得身心疲惫。满头银丝,瞬间有如老去十年。有些劫数,躲不过,只好从容接受。大病之后的母亲,磨去了棱角,丢了以往的霸气,显得柔软而脆弱。
人生沧海,到了垂暮之龄,再多的梦想与追求,都力不从心。匆匆百年,幻灭一瞬,来来去去悄然无声。多少人,都期待岁月可以重来一回,那样可以省略许多遗憾,珍惜错失的机缘。却不知,宿命前世已定,纵算光阴轮回,亦更改不了任何结局。
4.外婆的摇椅还在,它亦是一个垂垂老者,古老的图案,陈旧的色彩,仍遮掩不住风华的当年。失去了主人的它,寂寞而悲凉。睹物思人,人已远逝,外婆的身影,唯有在梦中相见。好在故乡的竹山上,还有翠竹梅花相陪,清风明月护佑。
我问母亲,可愿回到竹源,将废弃的老宅重新修葺。围个敞阳的院子,种上花木,养一池莲,过回以往的日子。母亲竟摇头拒绝,她说就算再如何修筑,亦不可能回到从前模样。老一辈的人相继去世,年轻人为了理想远走他乡,原本繁闹的村庄,亦是人烟稀少,冷清寂寥。
5.她并非不愿回去,而是害怕孤独终老。到了这年岁的人,没有了追寻风花雪月的心情,无须禅定修行,每一个日子皆是寡淡无味。母亲所求,则是可以淡饭粗茶,亲人长伴,喜乐平安。我何曾不想随她回归故里,守在最古老的村落,邀上久别的故人,修筑庄园,把酒桑麻。
城市风光无际,纷繁熙攘,纵是曲径幽深、翠竹溪流之地,亦飞扬了尘埃。到底不及乡村云深雾浓,山高水远,民情淳朴。自古多少隐士,远离京城官场、高墙大院,闲居山林,采菊东篱,为的只是一份闲逸和淡泊。
6.多年以后,满头白发,亦是守着柴门旧院,精神矍铄,道骨仙风。外公生于书香门第,祖上亦出过进士、举人,后家道中落,终与泥土相伴,归守田园。外公是个读书君子,素日里农田劳作归来,煤油灯下饮酒读书,只属寻常之事。
明净的山月,透过雕花窗格,洒进屋内,静静落在外公和外婆的白发上,温柔亦安详。老式桌椅,粗陶瓶花,炉子上温热的酒,碟子里的落花生。这就是平凡人家的生活,清淡的故事,说起来却总是那么美好,令人遐思。
7.后来,岁月把白发给了母亲,她亦是坦然接受。多年来,她陪伴父亲开一家小诊所,风雨相随,喜忧与共。离开故园,她亦是不舍,她留恋那里的乡亲邻里,那里的草木山水,亦割舍不下那里的民风民俗。
我亦有了初生的白发,总以为,青春漫长可以任意蹉跎,原来竟是这般短暂。
多想让自己停留在最美的时光里,那样白衣胜雪,玉立亭亭。就连忧伤,都是洁净的,不必惧怕花开花落,亦无须为谁更改过程。
8.慢慢地,我亦只剩下回忆,不爱轻妆,只爱天然。遥想幼年时山间打柴、湖心采莲、池塘捞萍的日子,我当真是老了。年少求学,遇见过许多旖旎的风景,亦有刻骨难忘的人。再后来,红尘飘荡,尝尽冷暖,方寻得当下安稳的生活。
人生如梦,醒梦竟是如此不易。独坐小窗,满园春色,我却不是当年的自己。对着窗台的月光、镜中的一丝白发,回首过往,总还是有些人会被想起。世间情爱,难以地久天长,亦曾有过交心之人,最终被时光给辜负。
9.月下对坐,雨中漫步,踏青折花,许多美丽的过往,随了流光远去。一些人,一些事,一旦离开,便是诀别。此后,千山迢递,万里层云,如何觅得影踪。若有重逢时,亦是霜华满鬓,相见无言。
有一首很美丽哀伤的古曲,叫作《预约白发上的月光》。心静之时,总爱反复倾听,仿佛可以在缓缓悲伤的韵律里,寻到久远的过往。清凉的月光,落在我新生的白发上,白发上。
②春宴
10.总有人问起,如果可以,你愿意在哪个朝代生活?是魏晋,唐宋,或是明清,还是活在当下,现世即安?似乎每个朝代,都有其不可取代的韵味和风华。魏晋的风骨,盛唐的壮丽,宋的旖旎,明的简净,还有清的闲雅。
我愿意在魏晋,随竹林七贤,闲隐于山林野外,遗忘红尘。亦随王羲之,相聚于兰亭,参加那场曲水流觞的春日盛宴。又或者是杜甫笔下那位长安水边的丽人,肌肤胜雪,绣罗衣裳。更是误入宋词里的女子,吟唱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词句。
11.春天是一场美丽的盛宴,我愿意化身千百,去赶赴每个朝代华丽又风雅的筵席。乘上光阴的马车,携琴提酒,沐着春风,赏阅行途游走的风景。春光短暂,仿佛稍一停驻,那璀璨的花事,一夜之间便会凋零。我不想做那个缺席的人,辜负了姹紫嫣红的春光。
上巳sì节,民间古老的节日,俗称三月三。《论语》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这一日,洒扫庭除,晒洗衣物,采花簪头,沐浴更衣。这一日,登山斗酒,临水宴宾,游船踏青。文人墨客、商贾官宦、寻常百姓,乃至素日里不可出门的闺阁绣户,皆穿戴整齐,结伴游春。
12.记得幼时三月三,村里亦会举行一场春日的盛宴。江西南城有一座麻姑山,为麻姑仙子的修行道场。道教兴起后,便认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而麻姑献寿,亦是因此由来。天上繁华一日,人间几度沧海桑田,众生所能做的,则是请了香火,祈求平安康健。
那日,村夫上山打猎,村妇则在家舂chōng米,自制糕点。外婆会用采来的艾叶做上糕团,再做几盘杜鹃花饼。亦会采院里的桃花,洗净晾晒,用自家的粮食酒,酿上几坛桃花酒封存。也有人祭山神、仓神,三月三后,当年的春耕便要正式开幕。
13.也有风雅之士、多情少女、天真孩童,携了果点,备上佳酿,游山踏青。每逢三月三,我便邀了同伴,提篮去采摘山花野草。连绵不绝的山脉、漫山的杜鹃红、一簇簇粉艳的桃花,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山花,开得难舍难收。
我们摘花簪戴,交换自家携带的美食,渴了吸饮花露,舀山泉。听外婆说过,每个女子都是一种花,天上有专门司掌的花神。我们于山间相邀跪拜,用糕点和鲜花祭拜花神。如今想来,幼时纯真的趣事,亦是一种风雅。
14.后来读《红楼梦》,有一段描写宝玉搬进大观园之句,甚为喜爱:“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也是在那个春日,宝玉和黛玉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共读《会真记》。落红成阵,黛玉肩上荷了花锄,挂了花囊,拿了花帚,在桃花林中,起了花冢葬花。《西厢记》中有词吟:“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让人心痛神痴,泪流不止。
15.有人说,黛玉就是那朵水中的芙蓉,风流韵致,无人能及。宝钗则是那株华丽的牡丹,艳冠群芳。探春是杏花,湘云是海棠,李纨是梅花,每个红楼女儿,都是一株美丽的花木。后来晴雯死了,有个小丫头为了劝慰宝玉,编出善意的谎话,说晴雯是司掌芙蓉花的花神。
大观园的春天,是一场最奢华的盛宴。红楼女子,相聚于花树下,采摘鲜花,于亭台水榭调制胭脂膏子。琉璃盏、白玉杯、玛瑙碗、琉璃小磨里,流淌出洁净的花汁,调上蜂蜜,便制出天然的胭脂膏子。而怡红公子宝玉,则喜爱吃丫头唇上的胭脂,亦时常自制胭脂给园里的姐妹。
16.“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魏晋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写的则是上巳节,四十多位文人名士相聚于兰亭的雅事。他们在水滨宴会,饮酒作诗,周围茂林修竹,兰草依依,潺潺流水,景色绝佳。
吴自牧《梦粱录》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后来上巳节,许多文人雅士,亦效仿魏晋,在曲水边,畅饮人生。魏晋隐士,多为躲避纷乱政权,放逐山水。他们服食五石散,纵酒高歌,有颓废之意,却又让落入尘网的世人心生向往。
17.大唐时的上巳节,更是空前绝后的繁盛与昌荣。杜甫的《丽人行》曾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亦是描述长安曲江的盛景。
唐人周昉著名的《簪花仕女图》,描写的则是贵族仕女春日游园的情景。她们着华丽的服饰,高耸的云髻簪牡丹、别茉莉,在奢艳的庭院消磨时光。一个个雍容华贵,蛾眉杏眼,步步春色,款款闲情。或漫步,或赏花,或戏蝶,或观鹤,甚至懒坐,神色悠闲,姿态静美。

18.盛唐的女子,美艳闲雅得宛如一个春梦。徜徉在无尽的春光里,散怀于庭园花下,任凭时光如水,她自闲逸慵懒。那是一场春日的盛宴,她们媚似海棠的风姿,令春色为之换颜,岁月为之低眉。
上巳节已近,此刻山林野外、庭园轩落已是百花齐放。牡丹之艳丽,海棠之妩媚,山桃之娇粉,樱花之凄美,各自丰腴饱满,仪态万千。它们无意世间悲喜,只在最美的年华里,放纵自己,珍爱自己。
19.世态纷繁,民间许多节日已逐渐被世人淡忘、省略。人们有太多的束缚和责任,就连赏春的心情亦不同往日那样诗意纯粹。明媚艳丽的春光,就那么匆匆过去了,今日繁花满树,明日已是落红成雨。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短暂的人生,莫要留下太多遗憾给自己。不知今年,这场春风如酒的盛宴,你是否缺席?
③似水流年
20.《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时曾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旧时达官贵胄、书香门第皆有小庭深院、湖山亭阁。园林里种上百种花木,四季苍翠。素日里,主人于园中品茶读书,养性怡情;或与友朋雅聚,松下对弈,花前浅酌。青春亦如景色,被悄然虚度了,无迹可寻。
今时园林多是旧址,盛季时游客熙攘,唯有淡季方可寻到古人的闲情雅趣。若说典雅婉约、精巧古意,亦属江南园林最见性灵风骨。春日里游园之人甚多,阳光潋滟之日,拥挤的人潮与繁花争闹。踏着烟雨,才可寻一处幽情,拾一地落红。
21.只是时光又岂会将人等候,你若不去赏春,春光便转瞬间走远了。纵使游人万千,亦会有那么一朵花只为你独妍。哪怕是一枝柳条、一抹青苔,也值得你为其驻足低眉。春天如同人生最好的年华,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有其醉人的神韵和风姿。
年轻真好,脸上没有岁月的痕迹,无需胭脂红粉,亦是清丽绝尘。有一大段的时光任由你去挥霍,不必计较生活中的一城一池。可以放逐天涯,白云为家,不必委曲求全安于现状。亦无须惧怕辜负春光,来年春色还如旧年一样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2.唯有将青春过尽的人,才会知晓流年似水,落花匆匆。我那原本该是漫长的十年光阴,仿佛只是在纱窗下,打个盹儿,做了个梦,就过去了。来不及啊,真的来不及。那么多想要去的地方,不曾邂逅,就换了初颜;那么多想要结缘的人,不曾相遇,就已擦肩。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在最好的时光,遇见自己喜爱的人,是运气。怕的是,最好的年华里,最爱的人,都不在身边。世间多少锦绣良缘、神仙美眷,都付与似水流年。
当年小龙女跳下断肠崖,亦是拿十六年青春赌一场约定。她赢得了杨过不离不弃的爱情,于古墓里双双终老,却输掉了十六年最好的华年。当年阿朱为了至爱的男人一生不被仇恨所缠,甘愿死于他的掌下。她得到萧峰永远的爱情,住进他的心里,却失去了与他长相厮守的光阴。
23.世上多少华丽的承诺、深刻的情爱,亦不过是南柯一梦。梦醒后,那漫长的岁月,人世的寥落与苍茫,又该如何去消遣。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守着一个不能兑现的诺言,看着自己慢慢老去,又这样无能为力。
看《似水年华》,英和文在美丽古老的乌镇有缘相遇,生了情感。英的出现给文平静的生活,添了浪漫,让乌镇的水,亦有了柔情。在乌镇,英忘记了城市的纷繁,亦忘了自己在尘世还有一段情债,她只想停留在这里,与心爱的人,偎依在乌镇闲逸的日光下,缓慢地老去。
24.英说她惧怕黄昏,日落时总会掩上窗帘,希望可以省略那个过程。她亦是害怕青春流逝得太快,有缘遇见的人,不曾好好相爱,就成了往事。她从不重复去一个地方,但为了心里的牵挂,她几度匆匆来到乌镇,住在那扇雕花的古窗下,看一河宁静的水,等一个铭心刻骨的人。
有些感情一生也许只有一次,有些感情一生也许只要一次。英把她最美的刹那芳华留在乌镇,转身匆匆离去,却把无尽的怀念和遗憾,给了那些寻梦的人。我亦是为了追忆他们那段似水年华,一路风尘赶赴乌镇。在温柔的月色里,走过逢源双桥,找到的只是远去经年的影子。
25.文留在了乌镇,为了守住一个残缺的誓言,他倾注一生的光阴。我是喜爱英的,喜欢她的懦弱,亦喜欢她的决绝;喜欢她的真挚,更喜欢她的随性。那行走在长巷里的寥落身影、望穿秋水的忧伤眼神,令人内心百转千回,不能平静。
后来,方知道,有过故事的女子,最是风情,最有韵味。青春是纯净的,像一本合上的书,等待有缘人去开启,去懂得和感动;但走过山山水水,看罢云聚萍散的女子,更让人心生痴迷。
26.想起林青霞一袭红衣坠落山崖的凄绝美艳,王祖贤白衣似雪的低眉回首,更忆起袁咏仪身着旗袍、历尽沧桑,却有一种洗尽铅华的淡然和美丽。还有赵雅芝,那个被时光遗忘的女子,无论过去多少年,岁月始终不忍伤害她。但这些女子,终是把最好的年华,交付给了流年。
人生那条悠长的巷陌,光阴洒落了一地。有人悼念青春,有人怀想故人,亦有人拾拣破碎的记忆。岁月的纹络越来越多,肩上的行囊却越来越空,年轻时伤春悲秋的情怀,亦随落花流水,匆匆去也。
27.都说,到了一定年岁的人,再不必取悦于谁,亦无须别人取悦自己。曾经有过交集的人,无论是谁辜负你,又或是谁被你辜负,都已经成了往事。有时候,爱一个人只是短短几载,甚至几日光阴,而恨一个人却要用一生的岁月。遗忘是一种美丽,远胜于那些自诩为长情,实则薄情的过去。
脂粉既然遮掩不住流年的痕迹,莫如素颜以对这烟火人间,从容相待悲欢聚散。生命若莲,绿阔千红自是美不胜收,雨打残荷亦是一种风韵。假如不曾遇见你,假如不曾开始那么多的故事,时光是不是可以缓慢一点,青春又是不是多了几分遗憾?
28.这万紫千红的春光,如同虚设的风景,又该如何去消遣?想来,可怕的不是如流的光阴,而是红尘陌上孤独的背影。你看那漫天飞花散作雨,等到春光过尽,留下剩水残山的景致,一个人寂寞地品味。
岁月结茧,旧欢如梦,人世间许多故事,那样漫不经心地走过了。这一生的时光,仿佛只是用来泡一壶茶,填一阕词,等候一个人,再无他事。
④优雅老去
29.春天真的来了,她缓慢而优雅,青翠而艳丽。桃杏满山,丝柳含烟,绿苔陌上,燕子西楼。这就是春,连风都是清凉洁净的,不染一丝尘埃。我是那位行走在光阴长廊的看客,为这繁花似锦的红尘倾心,不舍醒转。
《牡丹亭》有句吟:“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在你年轻时,光阴多情亦美丽,当年华老去,光阴无情亦冷漠。唯有那些戏剧中的人,留在书卷里、唱词中,不会老去。
30.每个人,在青春岁月里,都会筑一个优雅的梦。梦里有一处宁静而安适的居所,或倜傥少年,或如花美眷,无需华丽的生活,只过朴素的日子。彼此情深意长,爱得纯粹,亦彻底。两个人的世界,静好安然,世事无恙。
《倩女离魂》开篇写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人生短如春梦,寒来暑往,转瞬即逝。你亦不过是个伶人,扮演了几个角色,演了几场爱恨,便被世人遗忘在陌生的角落,孤单终老。
一树梅花一溪月,一纸年华一光阴。世事沧桑,唯有唐宋诗词,永远那么风雅闲逸,不落俗流。原本我们都是品茶听戏的凡人,后来竟入了戏,亦抹上了油彩,投入情绪,装扮着别人离合悲喜。
31.昨日去灵山请香,陌上已是百花争艳,春光无限。碧波万顷的太湖,看不到边际,偶有一叶扁舟,落于湖上,添了意境。想当年,范蠡和西施,择这吴越胜地,泛舟于太湖烟波,双宿双栖,细水长流,是一件多么浪漫亦幸福的事。
“苧萝山下,村舍多潇洒。问莺花肯嫌孤寡,一段娇羞,春风无那。趁晴明溪边浣纱。溪路沿流向若耶,春风处处放桃花。山深路僻无人问,谁道村西是妾家。奴家姓施,名夷光。”
32.她叫夷光,苧萝山下一位平凡的浣纱女,因了绝代姿色,成了吴王的宠妃。亦见证了那场吴越之争,看罢满目兴亡,最终与越国大夫范蠡隐居太湖,做了一个浣纱的老妪。她随着日出日落优雅地老去,依旧美丽,依旧倾城。
“看满目兴亡真惨凄,笑吴是何人越是谁?”历史的硝烟早已停息,那些荣辱兴废之事,成了渔樵闲话。浩渺深邃的太湖水,淹没了许多有情的过往,关于他们那些百转千回的故事,早已失去了原本的真相。
33.我与灵山大佛,亦有十年缘分。他依旧遥遥伫立于山峦之巅,淡看人间沧海桑田。而我还是那个凡人,在名利熙攘的世间,碌碌难脱。所能做的,只是每年上灵山,请香参拜。在菩提圣洁之地,与佛陀许下一段心愿,祈祷一份平安。
无论人间经历怎样的战乱、病痛、疾苦,佛永远端坐莲台,不落浮沉。今生既已为人,亦将从容地完成来到人间的使命,尝尽爱恨悲欢,再缓慢优雅地老去。来生做放生池中一朵莲,听僧佛讲经说法,普度众生。
34.那时年轻,不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只想随自己心意,爱自己想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到后来,白发初生,竟生了迟暮之心,只愿守着安稳日子,让自己活得不要太仓促,太凌乱。有一天,就算老,亦要老得明净,老得波澜不惊。
我舍不得错过每一个春天、每一片风景,却舍得错过许多段情缘。人生萍水,缘起缘灭,再深刻的爱恋,最后都要道别。有些路,愿意独自一个人走下去,虽然孤单,却没有伤害,亦无纷扰。
一个人,在落花时节、流水窗前,新火煮新茶,养几株植物,看着自己慢慢地老去。后来,关于我的消息,被故人渐渐遗忘,仿佛我从来没有出现过,不曾与任何人有过交集。始终是一个人,一杯茶,云淡风轻,淡漠悲喜。
35.春风陌上,桃花万里,我竟想起杭州西子湖畔那个叫苏小小的女子。“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一个真性情的女子,一位名扬杭州,被无数仕宦客商、名流雅士追慕的才女。
她一生爱好山水天然,亦躲不过情关。“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cōng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那是一段多么美好风光的岁月,西子湖畔,烟柳拂风,碧波轻漾。年轻貌美的苏小小乘着油壁车,赏阅春色,遇见了那位骑着青骢马的郎君。
36.红烛高照,罗帐盈香,他们彼此爱过,拥有过。最后,这位良人亦只是许给苏小小一个苍白的诺言,便转身离去,再没回头。留下她孤独地消受明月白云,那么多的风流名士、贵胄商贾,再也无法入她的心。
她到底是苏小小,没有让自己活到鸡皮鹤发,在最倾城的时光里,她骄傲地结束了自己。“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癖。”她死于西泠,连同她的爱情,一起葬于西泠。世间万物有情亦无情,唯山水花木无私,不图回报。
37.千百年过去了,苏小小依旧守着西泠那片净土,淡看游人来去。其实,苏小小始终是一个谜,她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又邂逅了怎样的情缘,又是如何死去,无人所知。她亦不过是钱塘一户寻常人家的女子,为求生计,操琴谋生,不经意成了一代名妓。
以往的我,总羡慕那些剧中的悲情人物,在最美的年华里,决绝死去,不容岁月宰割。而今却欣赏那些无惧光阴磨砺,纵是白发苍颜,亦活得从容明净、优雅端庄的人。有时候,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需要耐心,纵算与整个世界妥协,亦要温柔相待。
38.此去经年,山长水阔,就这么慢慢地走下去,直到地老天荒。初次相逢,与最后别离,明明有许多漫长的回忆,却又仿佛只是旦夕之间。我不曾亏欠你,你亦无须偿还我,我们的流年,匆匆而过,深情的那个人,总是自己。
人生应该是一壶好茶,以平和的心情、安静的姿态,看落英缤纷、桑田沧海,做那个洁净真实的人。无论经受多少阴晴圆缺、遇合离散,生命最终的归依,是优雅,是美丽。
⑤长安
39.总觉得,长安是一座活在梦里的古都,它繁华潋滟,亦沧桑悲凉。它历经秦汉风云、隋唐烟雨,其间多少次盛衰兴废,不由自主。长安,世人仰慕的汉唐国都,以王者气势闻名天下,不可一世。
这是一座古老的皇城,多少帝王将相在这里丢失了江山,又成就霸业。千古功名权贵、天下山川,如同一场浩荡飘忽的风,都付与苍烟夕照。听过了太多关于这座古都的故事,不曾想到有那么一天,有一段故事,属于我。
40.《史记》记载:“汉长安,秦咸阳也。”隔着古老深厚的城墙,在熙攘的人群里,依旧可以看清这座城市的华贵与尊荣,剑影和刀光。历史的尘埃早已风烟俱净,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叱咤风云,又有多少人梦断长安。
此生我的心里所能居住的,是整个江南。江南的桃红柳绿,江南的烟雨长巷,江南的山水人家,这里滋长了太多的柔情与暖意。而记忆里的长安,不过是一种华丽又缥缈的存在,它给了无数人尊贵的梦想,亦将他们的梦砸伤。
41.后来,我亲赴长安,与之真实地相处。来来去去,总以为,长安的古道太多风尘弥漫,城墙太多斑驳沧桑,人情太过豪迈粗粝,不愿为之交付真心。却不知,这座古城,早已潜入内心,让我情不由己,记忆深藏。
当年李太白,背上诗囊,辞别亲友,仗剑长安。玄宗亦欣赏其才情,诏为供奉翰林,职务不过是草拟文书,伴随君王左右。那时的长安有着空前绝后的繁荣,胸怀凌云壮志的李白,亦只是做了文字侍从。最后醉倒在长安酒铺,无人问津。玄宗赐金放还,李白的长安梦,从此灰飞烟灭。
42.多少男儿,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为了完成此生宏愿,背井离乡。他们别去新婚的妻子,远赴都城,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潦倒古道。亦有许多倾城女子,入了深宫,有的艳冠群芳,后宫独宠,有的红颜坐断,孤独终老。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当年一代君王汉武帝,亦对陈阿娇许下此等诺言。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修建了黄金屋。但阿娇并未得到刘彻的恩宠,而是守在黄金屋里,孤影天明。刘彻专宠卫子夫,早已忘记当年的誓约。后因陈皇后行巫蛊之术败露,被废,退居长门宫。她的金屋,以及汉武帝的诺言,皆随风而去,散作尘埃。
4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凭一支《霓裳羽衣舞》,得唐玄宗千恩万宠于一身。玄宗吹笛,贵妃跳舞,丝竹清音,衣香鬓影,海誓山盟,地老天荒。
安禄山叛乱,盛世纷纭,马嵬wéi坡前,唐玄宗为了江山社稷,被迫下旨赐缢玉环。她舞着水袖,含怨离去,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给她的情郎。那时的玄宗,已失去君王的霸气,他只是一个寂寞无助的老人,在长生殿里日夜相思断肠。
原来,金戈铁马、乱世风云的长安,亦有柔情似水的时候。多少痴男怨女,在这座古城演绎离合悲喜,只是历史风尘将许多有情的真相掩埋了。所能留下的,则是太多关于这座都城争夺皇权的记忆,以及乱世里的杀戮与纷争。
44.长安,又何尝不是一座被唐诗浸染的古城。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千古诗章,留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在诗歌的国度饮酒高歌,青春做伴,纵是一生仕途坎坷,落魄荒野,亦当无悔。唐诗是长安城一颗耀眼的明珠,那么多闻名于世的诗人,则是漫天的星子,璨璨于盛世的天空。
长安,亦是一座佛城。因了帝王利用佛教巩固统治,唐朝的佛学之风达到空前绝后的鼎盛。大小寺庙上千座,传教的僧侣亦是数万人。大慈恩寺、青龙寺、卧龙寺、法门寺、香积寺,甚至一代女皇武则天修行的感业寺,皆留下了君王名臣、文人剑客、百姓凡人的踪迹。

45.我曾几度去往长安,皆寻访香积寺,仿佛前世有一段未了的情结落于这座千年古刹。香积寺远离都市,于偏远的城郊,香客甚少。唐朝王维有诗吟:“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北国的古刹没有江南的澄澈洁净、灵性雅致,却更见沧桑风骨。春日芳径落英,翠竹依依;夏日绿林深深,清凉如水;秋日木樨飘香,空远高古;冬日亦有蜡梅幽绽,冷艳清绝。
香积寺有一座隋朝时期的古塔,苍凉斑驳,来往的香客皆绕塔七圈,为自己和亲友祈福。我亦在塔下许愿,期待有一天可以放下尘世行囊,飘然世外。我本江南清丽之人,与北国并无多少交集,却不知为何,心中总是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牵挂。
46.居山温水软的江南,看尽山林野寺的翠竹繁花,游遍长江、太湖的千里烟波。在日暮黄昏,却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长安古城。想起那厚重的城墙、街市葱郁的青槐、缤纷的落英、古刹的钟声,还有城楼瓦当上那一束温暖的阳光,以及那些游走在古道的尘埃。
那座城市已经失去了它的霸气,只是高耸的城墙,像一位看尽山河起落的老者,孤独又苍凉地守护那个早该清醒的梦。长安,旧时繁华鼎盛之所,今日亦是人潮拥挤,触摸不到那片明净的天空。
47.每去一处景区,便会想起那些尘封在历史深处的人,以及他们或灿烂或悲情的过往。他们的步履,亦曾走过这片土地,只是不知能与谁的心叠印?于古人,无论成王败寇,我只生敬畏之心。
胡兰成曾说过:“天地之间有成有败,长江之水送行舟,从来送胜者亦送败者,胜者的欢哗果然如流水洋洋,而败者的谦逊亦使江山皆静。”以往只觉这是一个败者为自己的过失所寻找的借口,如今却觉得人生一世,无论成败得失,皆要坦荡如风。
48.名利、情爱、生死亦是如此。来时平静相待,去时亦淡然处之。生命匆匆,那么多明君重臣,收复多少城池,最后亦拱手让人。长相厮守的身影、地老天荒的诺言,像是映在窗上的梅花,美丽亦虚无。
如果过往注定成为回忆,就请长安的草木,遗忘这个本应是过客、几次三番误入都城的我。那时候,我假装从未去过,亦从没有人见过我。
⑥后记
49.江南的烟雨天,一盏香茗,就那样慢慢地由浓转淡,直到无了任何滋味。多少风尘世事,亦被茶水冲洗,擦去了岁月所有的颜色。一如纷呈万象的人生,几经百转千回,终是简约平淡。
数日来,总是独自深夜不眠,于灯光下孤影织霞,陪伴的则是窗外的明月树影、细雨清风,还有案几上的碗茗清烟。心累时,希望可以省略许多繁复的过程,匆匆结束寂寥的时光。可一本书,写到了最后,会有太多宛转的情结,难以割舍。
50.谁说过,“缘分像一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而我的书,也只是有缘人,才会捧读。它是我对草木山河的眷念,对世事人情的解读。你亦不必太过认真,闲暇之时,翻读几段,记住一句简单的话语,便不算辜负。
再华美的词句,再深刻的记忆,皆经不起流光的消磨。也许我们都只是尘世间一个安静的看客,来来去去,始终不能并肩走至一起。有时候,一次温暖的相遇、几句轻柔的叮咛,抵得过世间万千旖旎的风景。
51.到了这个年岁,再不想取悦于谁,亦不愿难为自己。这日,着一素布白裙,系一浅绿丝巾,好似佛前那朵安静卑微的青莲,连尘埃亦望而却步。想着人世沧海多变,我为何不以这样清淡的姿态,美丽老去。
我留下的,只是几片单薄的语言、几许清冷的色调,像多年前那场无声的絮雪。这不是我对世人许下的承诺,亦不是对过往的表白。假使你不曾来过我的文字梦里,我不曾走过你的山河世界,你还是初时的你,我亦还是当年的我,没有交集,更无遗憾。
52.锦瑟华年,藏于茂林修竹,落梅心事,付与白云溪水。我亦还是寻常模样,只是遭逢劫数,多了几分从容与淡然。人力若可挽回,又何须太过忧心,若力所不能及,亦只好听信天命。
倘若曾经相伴的人,转身离开,我亦不会悲伤。这世上本无生死相依的情感,人间草木,亦不能只钟情于你我。世事飘忽难定,落花流水不曾相负,翠竹明月又何曾真的相亲。就宛若你和我,原本只是陌路,后来相逢于某个转角的巷口,从此执手相依。
53.倦累时静坐,收拾文字,打理往事,把一些走过的人和事,扫落尘埃深处,再无瓜葛。心似远山净水,清明如镜,无有波澜。那些留存于心间的怀念和牵绊,亦被慢慢割舍,直到淡淡遗忘,不再想起。
喝自己喜欢的茶,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喜爱的人,莫问是对是错,是缘是劫。直到那一天,我们仓促老去,纵使不能在一起,亦可以守着回忆,独自品味。又或者,彼此遗忘,各自散落在漫漫风尘里。
你不必寻我,我亦不会找你。终是一个人,在寂寞的书卷里,忘记时光短长,淡看缘来缘往。

❤️此系列完结 ,感谢伙伴收藏诵读一键三连 愿皆顺遂❤️
【世间有清光】文本系列号:
剧本ID号: 852523【篇壹】
剧本ID号: 140485【篇贰】
剧本ID号: 552469【篇叁】
剧本ID号: 484653【篇肆】
剧本ID号: 219159【篇伍】
剧本ID号: 199173【篇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