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宫夜话 一统前夕》
剧本ID:
224723
角色: 13男0女 字数: 8264
作者:修竹.
关注
4
4
9
1
简介
《大秦咸阳宫夜话:一统前夕》由深篁阁出品!
普本古代多普权谋历史
角色
嬴政
秦王
李斯
廷尉
王翦
大将军
赵高
中车府令
蒙恬
将军
姚贾
客卿
李信
校尉
章邯
少府
王贲
裨将,王翦之子
顿弱
使者
少年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赵安
赵国宗室旁支
郭开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正文

《大秦咸阳宫夜话:一统前夕》

编剧:修竹.

策划:修竹.

后期:修竹.

绘师:修竹.

美工:CV段琳霜

大型社团多人普本《大秦咸阳宫夜话:一统前夕》由深篁阁出品

第一幕

嬴政:韩地已平,新郑归入版图。

嬴政:接下来,该轮到赵国了。

嬴政:诸位说说,何时动手最妥?

李斯:大王,赵国经长平之战,元气大伤,近年又逢灾荒,百姓流离。

李斯:但李牧尚在,此人用兵如神,不可小觑。

李斯:臣以为,当先派细作潜入邯郸,散布流言,离间赵王与李牧的关系。

王翦:李廷尉所言有理。

王翦:不过,赵国骑兵仍是劲旅,若要动武,需集结至少三十万兵力。

王翦:老臣请命,愿率军出征,但求大王允准一人为副将。

嬴政:将军想让谁同去?

王翦:蒙恬。

王翦:这小子近年在北方练兵,熟悉骑兵战术,性子也烈,正好与李牧周旋。

蒙恬:谢将军举荐!末将定不负大王与将军所托!

蒙恬:若遇李牧,定要让他尝尝秦军的厉害!

嬴政:稍安勿躁!

嬴政:蒙恬,你可知李牧的厉害?

嬴政:当年肥之战,他以弱胜强,大破匈奴十万骑兵,可不是仅凭血气之勇能对付的。

蒙恬:大王教训的是。

蒙恬:但末将认为,秦军的弩箭比匈奴的弯刀利,甲胄比赵军的坚韧,只要阵法得当,未必会输。

赵高:蒙将军少年英雄,真是我大秦之幸。

赵高:不过奴才听说,赵王迁宠信郭开,那郭开是个贪财好利之徒。

赵高:若是派人送些金银珠宝过去,说不定能让他在赵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李斯:赵高此言虽偏门,却有几分用处。

李斯:郭开确是赵国的软肋,可派人试试。

李斯:但切记,不可暴露我方意图,以免打草惊蛇。

姚贾:(舒缓)大王,臣去年出使赵国时,曾见过郭开。

姚贾:此人不仅贪财,还好色。

姚贾:不如选几位能歌善舞的女子,扮作商贾之女送入他府中,一来能探听消息,二来也能让他更听话。

嬴政:(轻笑)姚客卿倒是懂这些门道。

嬴政:就按你说的办,此事交由你去安排。

蒙恬:用女子做细作?这能成吗?

蒙恬:郭开再糊涂,也该知道提防陌生人吧?

李斯:(浅笑)蒙将军有所不知,郭开此人,见了美色便挪不动脚。

李斯:姚客卿选的人,既要貌美,更要机灵,只需在他耳边吹些“李牧拥兵自重”的风,久而久之,赵王难免不生疑心。

王翦:(凝重)大王,离间计是辅,兵权才是本。

王翦:老臣恳请大王,在出兵前再派使者去赵国,名为庆贺赵王生辰,实则观察邯郸防务。

嬴政:准!使者就派顿弱去吧,他嘴皮子利索,能应付场面。

赵高:大王,奴才昨日听闻,赵王在宫中设坛,求神拜佛,想请“仙师”破解我大秦的攻势。

赵高:要不要……让细作在坛上做点手脚?

嬴政:不必了。鬼神之说,不足为惧。

嬴政:朕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百姓、城池。

嬴政:等赵军人心涣散,便是我军挥师邯郸之时。

蒙恬:大王,末将有一计!

蒙恬:可派一支轻骑,伪装成赵军,偷袭他们的粮道。

蒙恬:李牧虽能,但粮草一断,军心必乱!

王翦:此计险。

王翦:李牧治军极严,粮道守卫定然森严。

王翦:若要偷袭,需选精锐中的精锐,且只能夜间行动,天亮前必须撤离。

嬴政:将军可有合适的人选?

王翦:老臣麾下有个叫李信的校尉,行事果断,熟悉赵国地形。

王翦:让他带五千人去,或许能成。

李斯:此事需绝对保密。若是走漏风声,不仅李信的人马会陷入重围,连离间计也会失效。

姚贾:臣附议!

姚贾:可让李信的队伍换上赵军的盔甲,旗帜也换成赵国的“井”字旗。

姚贾:沿途遇到盘查,就说是李牧调去护粮的队伍。

嬴政:好!就这么定了。

嬴政:李斯,你负责草拟攻赵的檄文,历数赵王的罪状,让天下人知道,我大秦出兵,是替天行道。

李斯:臣遵旨。

嬴政:大将军何时能动身?

王翦:粮草、军械已备妥,只需大王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三日内便可开拔。

王翦:但老臣有个请求。

嬴政:将军请讲。

王翦:(郑重)攻破邯郸后,望大王善待赵国百姓,减免赋税。

王翦:毕竟,他们很快就是大秦的子民了。

嬴政:将军放心。朕要的是长治久安,不是屠戮。蒙恬,你随将军出征,切记不可滥杀无辜。

蒙恬:末将谨记大王教诲!

赵高:大王仁厚,赵国百姓定会感念恩德。

赵高:奴才已让人备好御寒的衣物,待大军出发时,可分发给士兵。

嬴政:这些琐事,你看着办就好。

嬴政:姚贾,你明日就动身去安排女子和金银,务必在三个月内让郭开上钩。

姚贾:臣这就去准备。

嬴政:赵国一灭,燕国和魏国便就成为大秦的囊中之物了。

嬴政:到那时,天下的一半,就握在朕的手里了。

李斯:(激昂)不止一半!

李斯:以大王的雄才大略,不出十年,定能一统天下,成就三皇五帝都未曾有的功业!

王翦:老臣征战一生,见过太多兴亡。

王翦:愿亲眼见证大王扫平六合,让百姓再无战乱之苦。

蒙恬:末将愿为大王披荆斩棘,哪怕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嬴政:好!今夜就到这里。

嬴政:诸位各司其职,待攻破邯郸,朕在咸阳宫摆庆功宴,与诸位共饮!

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身影。窗外,月色渐浓,仿佛已照亮通往邯郸的征途。

蒙恬:将军,末将这就去点兵,明日一早就去营中待命!

王翦:去吧,别喝太多酒,明日还要操练。

蒙恬:末将明白!

蒙恬大步离去,脚步声渐远。

李斯:年轻真好,有股子冲劲。

嬴政:朕当年亲政时,比他还年轻。

嬴政:这股冲劲,正是我大秦需要的。

赵高:(轻声)大王说的是。

赵高:奴才这就去吩咐御膳房,给诸位准备些夜宵?

嬴政:不必了。

嬴政:都回去歇息吧,接下来,有的是硬仗要打。

众人陆续告退,偏殿只剩下嬴政一人。他走到案前,展开一卷赵国地图,手指在邯郸的位置重重一点,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嬴政:(低声自语)赵政……朕的名字里,终究带着这个“赵”字。

嬴政:但从明日起,这个字,将只属于大秦的版图。

第二幕

顿弱:(颤抖)大,大王饶命!

顿弱:赵王识破了离间计,郭开虽收下金银,却把女子都送进了李牧营中

顿弱:那女人竟被李牧策反,反将我大秦细作名单交了出去!

嬴政:废物!

嬴政:姚贾,你选的人!

姚贾:大王息怒!

姚贾:那女子是郭开同乡,原以为万无一失。

姚贾:臣愿即刻亲赴邯郸,设法补救

李斯:来不及了。

李斯:顿弱,你说清楚,李牧现在在哪?

顿弱:(打颤)在,在宜安。

顿弱:他杀了我方十七名细作,还把人头悬在邯郸城门上,说什么要“以儆效尤”

顿弱:赵王现在认定我大秦背信弃义,已下令全国戒严。

殿外传来甲胄碰撞声,蒙恬掀帘而入,左臂绷带渗出血迹

蒙恬:大王!李信偷袭粮道失败了!

蒙恬:五千轻骑折损过半,他本人中了李牧的埋伏,被箭射穿了肩胛骨!

嬴政:怎么可能?!

嬴政:李信不是熟悉地形吗?

蒙恬:是赵军更换了暗号!

蒙恬:我们的人拿着假令箭过去,刚靠近粮仓就被识破。

蒙恬:李牧设了三重陷阱,第一道是绊马索,第二道是陷坑,第三道……是铁蒺藜。

蒙恬:末将带援军赶到时,只能看见满地秦军尸体……

这时王翦掀帘而入,甲胄上的泥点混着暗红痕迹,他将一枚染血的箭簇拍在案上

王翦:这是从李信伤口拔出来的,箭杆上刻着“赵”字。

王翦:李牧用我们送的女子当诱饵,故意泄露假粮道,把李信引进了死地。

嬴政:三十万大军屯在边境,粮草消耗一日千里,他李牧倒敢跟朕耗!

嬴政:李斯,檄文发出去了吗?

李斯捡起地上的竹简,展开时指尖划过“李牧通秦”四字

李斯:三日前已传遍赵地。

李斯:可李牧当众斩了传谣的细作,还带百姓去查看粮仓。

李斯:他把我军送去的金银铸成了“秦赂”二字的铜牌,挂在邯郸城头。

赵高:大王,奴才听说李牧军中缺医少药,不如让细作在他们的水源里打断

嬴政:(严肃)朕要的是堂堂正正灭赵,不是用这种腌臜手段!

嬴政:传朕令,让王翦将军撤回二十万兵力,只留十万在边境虚张声势。

王翦:大王三思啊!

王翦:此时撤兵,便是等同于告诉赵国我们大秦怕了呀!

嬴政:李牧善守,硬攻只会徒增伤亡。

嬴政:李斯,你即刻拟文,要燕国出兵夹击赵国,许以中山之地。

李斯:(迟疑片刻)燕国太子丹与赵交好,恐怕不会应允……

姚贾:(急忙)臣愿再去燕国!

姚贾:太子丹贪慕虚名,臣可带十二鼎青铜礼器去,说动他出兵。

姚贾:若他不肯,就说赵国若灭,下一个便是燕国!

嬴政:(冷笑)不必。

嬴政:你去魏国,让魏王割让邺城,否则就派蒙恬攻魏。

嬴政:朕要让天下看看,与秦为敌的下场。

蒙恬:末将愿去!

蒙恬:末将虽左手不能提剑,但末将还有右手!

王翦:你伤势还未痊愈。

王翦:魏王胆小如鼠,派个使者去就行。

王翦:老臣请命,带五万老弱残兵守边境,李牧见我军兵力薄弱,定会出兵追击,那时便可设伏。

李斯:将军是想效仿长平之战?!

王翦:李牧不比赵括。

王翦:老臣要让他以为秦军真的粮草不济,诱他出关打野战。

王翦:赵军骑兵虽强,在山地却施展不开。

王翦:臣已勘察过,宜安东南有片峡谷,两侧皆是峭壁,正好设伏。

嬴政: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三万弩兵,两万步兵,足够了。

王翦:但需一人从后方偷袭赵军大营,断他们的退路。

蒙恬:末将去!

嬴政盯着蒙恬的伤臂

嬴政:还能行吗?

蒙恬:(铿锵)这点伤算什么!

蒙恬:当年老将军在长平断粮三日,照样能破赵军!

赵高:蒙将军勇则勇矣,还是先养好伤。

赵高:奴才听说李信校尉虽伤重,却记得李牧军营的布防图……

李信这时被侍卫扶着进来,单膝跪地时闷哼一声

李信:末将……愿带伤绘制布防图。

李信:李牧营中每隔三里设一座望楼,夜间用狼粪点燃烽火,传递信号……

嬴政:你立过功,也犯过错。

嬴政:若你能助秦军破赵,朕便赦你无罪。

李信:末将愿以死赎罪!

雨声渐大,打在窗棂上噼啪作响。李斯突然展开一卷新竹简,提笔蘸墨

李斯:大王,臣想到一计。

李斯:可让人伪造李牧与我军往来的书信,故意让赵王的人截获。

李斯:郭开虽未被收买,但素来嫉恨李牧,定会在赵王面前添油加醋。

王翦:此计可行。

王翦:老臣军中正好有赵国降兵,可让他们带着书信去邯郸,装作是从秦军大营逃回去的。

姚贾:臣可让燕国使者“恰好”在邯郸看到这些书信,再传回燕国。

姚贾:如此一来,太子丹即便不出兵,也会对赵国心生嫌隙。

嬴政接过李斯写好的书信,扫过“共分赵地”四字,嘴角勾起冷笑

嬴政:就这么办。

嬴政:赵高,你让人把书信缝进降兵的衣袍夹层里,切记要用赵国的麻线。

赵高:奴才这就去办。

赵高:只是……那降兵若是怕死,中途招供了怎么办?

蒙恬:(厉声)怕死就不是秦兵!

蒙恬:给他一把匕首,若被擒就自尽(打断)

王翦:不必。

王翦:告诉那降兵,事成之后,他的家人会被接到咸阳,赐良田百亩。

嬴政:明日是李牧生辰,他定会在营中设宴。

嬴政:王翦将军,你带三万弩兵埋伏在峡谷两侧,蒙恬带两万步兵抄后路,李信……

李信:末将愿带五千人攻营门,吸引他们注意力!

嬴政:朕要李牧在生辰之日,尝到兵败如山倒的滋味。

嬴政:李斯,再拟一道檄文,说李牧私通秦国,证据确凿,天下共讨之。

李斯:大王,如此会不会让天下人觉得我大秦言而无信?

嬴政:等赵国灭了,史书由朕来写!

嬴政:谁还记得这些小节?

顿弱这时突然抬头,声音带着哭腔

顿弱:大王,臣在邯郸时,见李牧军中多是少年兵

顿弱:他们连盔甲都凑不齐,却个个握着锈剑不肯降……

嬴政:少年兵?

嬴政: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军队。

嬴政:王翦将军,峡谷两侧的峭壁,要连夜凿出箭孔,每孔架两具连弩。

王翦:老臣遵旨。

王翦:只是连弩笨重,需用牛车运送,恐怕会惊动赵军

姚贾:(急忙)臣有办法!

姚贾:可让牛车伪装成送葬队伍,棺木里装连弩,送葬的人都是秦军扮的。

姚贾:赵人重丧礼,不会盘查太严。

嬴政:好!就用这个法子。

嬴政:蒙恬,你带的步兵要多带火种,赵军大营的粮草都堆在西侧,风向合适的话,一把火就能烧光。

蒙恬:末将明白!

蒙恬:烧起来的时候,定要让李牧看看,他的粮仓比烟花还好看!

雨声渐小,天边透出一丝鱼肚白。赵高捧着一件新制的黑色王袍进来,躬身献上

赵高:大王,这是绣坊连夜赶制的王袍,用的是赵国邯郸产的绸缎。

赵高:奴才想着,等攻破邯郸那日,大王穿着它入城,定能震慑万民。

嬴政:邯郸的绸缎……当年在赵国为质时,朕见赵王穿的就是这种料子。

嬴政:李斯,你说李牧见了这袍子,会不会识趣些?

李斯:李牧是忠臣,只会死战。

李斯:但赵国百姓已苦久矣,只要我军入城后秋毫无犯,他们定会归顺。

王翦:老臣该出发了。

王翦:若午时未归,便是设伏失败,大王可另择良将。

嬴政:将军多保重,朕在咸阳宫等着喝庆功酒。

王翦抱拳行礼,转身时甲胄上的水珠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小片湿痕。蒙恬、李信紧随其后,脚步声在殿外渐远。

姚贾:臣这就去魏国,定不辱使命。

嬴政:去吧。记住,魏国若不肯割地,就把邺城地图带回来。

嬴政:朕要亲自规划攻城路线。

姚贾告退,顿弱仍跪伏在地,浑身抖得像筛糠

嬴政:起来吧。

嬴政:再去一次邯郸,混进李牧军中,看看他们的粮草到底还能撑多久。

顿弱:臣,臣不敢……李牧现在见了秦国人就杀。

赵高:(轻笑)顿弱大人若怕了,奴才倒有个主意。

赵高:可让他扮成赵国的巫医,李牧军中正好缺这个。

嬴政:(点头)就这么办。

嬴政:若再办砸了,提头来见!

顿弱连滚带爬地退下,殿内只剩下嬴政、李斯、赵高三人。李斯捡起地上的王袍,轻轻掸去灰尘

李斯:大王,其实不必急于灭赵。

李斯:今年关中大旱,粮草供应已是极限打断

嬴政:(低沉)朕等不起了。

嬴政:六国一日不统,朕一日不得安寝。

嬴政:你看看这偏殿的梁柱,都开始朽了,就像这天下,再不修,就要塌了。

赵高:大王圣明。

赵高:奴才听说蜀地的粮船已出发,再过十日就能到咸阳,足够支撑大军再打半年。

嬴政:半年……足够了。

嬴政:李斯,你说,等灭了赵国,该用什么字来命名那块土地?

李斯:(沉吟)可叫“邯郸郡”,沿用旧名,以示怀柔。

嬴政:不妥,就叫“恒山郡”,让天下人知道,那里的山,从此归大秦所有。

李斯低头记录,笔尖在竹简上划出沙沙声。赵高捧着热茶上前,手指有意无意地擦过嬴政的手背

赵高:大王熬夜操劳,该歇息了。

赵高:奴才让人炖了参汤,用的是赵国送来的野山参。

嬴政:赵国送来的?怕是有毒吧。

赵高:奴才万不敢!

嬴政:(轻笑)朕跟你开玩笑的。

嬴政:起来吧,去看看李信画的布防图好了没有。

赵高连声称是,躬身退下。殿内只剩下嬴政与李斯,雨声彻底停了,远处传来鸡

李斯:大王,赵高此人,不可不防。

嬴政:朕知道,但他有用。

嬴政:就像这枚箭簇,虽来自敌人,磨尖了,也能刺穿铁甲。

李斯:臣明白了。

嬴政:明日此时,朕要听到宜安大捷的消息。

嬴政:你下去吧,让御膳房准备些干粮,朕要在这里等着。

李斯躬身告退,偏殿复归寂静。嬴政展开赵国地图,手指从宜安峡谷一路划到邯郸城门,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那是他在赵国为质时,母亲赵姬给他的,上面刻着一个“赵”字。

嬴政:(低声自语)母亲,你看,朕就要回去了。

嬴政:这次,是带着大军回去的。

第三幕

王翦的掌心按在案几上,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滴在竹简上

王翦:宜安峡谷之战,斩赵军五万,俘虏三万。

王翦:李牧……自焚于中军大帐。

嬴政猛地从榻上站起,腰间玉带崩出一声脆响,他抓起那半截军旗,指腹抚过烧焦的边缘

嬴政:自焚?!

嬴政:将军亲眼所见?

王贲:末将亲率亲兵冲入大营时,中军帐已燃成火海。

王贲:帐柱上钉着李牧的佩剑,剑穗上系着他的兵符。

王贲:帐内一具烧焦的尸身,手中还攥着大王您伪造的那封书信。

蒙恬:(粗重地喘着气)那老狐狸到死都想证明清白!

蒙恬:末将抄后路时,见他帐外跪着百余名少年兵,个个举剑自刎,竟无一人肯降!

嬴政:少年兵?

嬴政:(冷笑)看来赵国已无可用之兵了。

嬴政:李斯,恒山郡的文书拟好了吗?

李斯:臣连夜写好了,设郡守一人,郡尉两人,统辖邯郸以及巨鹿等三十七县。

李斯:只是……

李斯:李牧虽死,邯郸城还在死守,守将是他的副将司马尚。

这时姚贾踉跄着闯入,怀里的绢帛掉在地上,露出“魏国献城”四字

姚贾:大,大王!魏国已献邺城!

姚贾:魏王派使者送来降书,愿称臣纳贡,只求大秦不灭魏祀!

嬴政:将军觉得,邯郸几日可破?

王翦:司马尚是李牧一手带出来的,性子执拗。

王翦:但赵军主力已灭,邯郸城内粮草不足三日。

王翦:老臣请命,今日午时发起总攻,三日之内必破城!

李信挣扎着起身,半截断矛撑在地上,矛尖的血珠滴在地砖缝隙

李信:末将愿率先锋队登城!

李信:那日粮道之败的仇,该报了!

嬴政:李校尉,你的伤……

李信突然扯开麻布,露出狰狞的箭伤,伤口周围的皮肉已泛出青紫

李信:这点伤算什么!

李信:末将昨夜率人爬过邯郸城墙,摸清楚了他们的布防。

李信:西城墙有段马面年久失修,砖缝里的糯米汁都干透了,用撞车一撞就塌!

章邯:大王,粮草只够支撑总攻之用。

章邯:蜀地的粮船在三门峡触礁,损失了三成……

嬴政:触礁?何时的事?!

章邯:昨夜三更接到的急报。

章邯:漕运官说,是撞上了山崖崩塌的巨石打断

赵高:大王,奴才倒有个主意。

赵高:可让邯郸周围的百姓缴纳“助军费”,一户三斗粮,不然就打断

李斯:不可!刚灭赵国就搜刮百姓,会逼反恒山郡的!

李斯:臣已让人去韩国旧地调粮,五日之内必到。

王翦:李廷尉所言极是。

王翦:老臣军中还有三日干粮,足够支撑到破城,只是……

王翦:三万赵军俘虏,该如何处置?

嬴政走到俘虏名册前,朱砂笔在“少年兵”三字上重重一划

嬴政:十五岁以下的,编入秦军辎重营。

嬴政:十五岁以上的,分去修驰道。

嬴政:告诉他们,只要肯为大秦出力,三年后便可回乡。

蒙恬:(瓮声瓮气)大王仁慈。

蒙恬:末将今日在俘虏营看到个十三岁的小子,用瓦片在地上画赵国地图,说要记住城池位置

嬴政:(轻笑)带他来见朕。

蒙恬应声而去,殿外传来他粗声呵斥亲兵的声音。姚贾趁机展开魏国的降书,指尖点向“献上邺城户籍”几字

姚贾:魏王不仅献了邺城,还把境内的铁矿名册都交了出来。

姚贾:只是……他求大王赐一枚“大秦属国”的印玺,想在诸侯面前保全颜面。

拿起那卷降书,突然往案上一拍,绢帛裂开一道口子

嬴政:属国?

嬴政:(冷笑)告诉他,要么废魏号,改称东郡。

嬴政:要么,明日午时,蒙恬的军队就开到大梁城下。

姚贾:臣,臣这就去传令……

李斯:大王,魏国虽弱,却与韩、赵接壤。

李斯:若逼得太急,恐其联合楚国反秦。

李斯:不如先准了他的请求,待平定赵国余孽,再徐图之。

王翦:李廷尉说得对。

王翦:老臣在宜安俘虏了几名楚国商人,他们说楚王正调集军队驻守陈城,显然是在观望局势。

嬴政:那就暂准他称属国。

嬴政:但是印玺上必须要刻有“大秦监魏”四字,让他明白,魏国的命运捏在朕手里。

蒙恬这时带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进来,少年手里紧紧攥着一块尖锐的瓦片,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垢

,少年被亲兵按着头,却梗着脖子,瓦片在掌心攥出了血

少年:我乃赵国宗室旁支赵安!

少年:总有一日要杀了你,复我赵国!

嬴政:(冷笑)复赵?

嬴政:看见这卷竹简了吗?从今日起,赵国变成了恒山郡。

嬴政:你的宗室身份,在朕这里一文不值。

赵安:暴君!

赵安:我父兄都战死在宜安,我母亲说,秦兵都是豺狼!

蒙恬:小兔崽子找死!

嬴政:把瓦片给朕。

赵安死死攥着瓦片不肯放,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嬴政突然从案上拿起那枚染血的赵军箭簇,放在少年掌心

嬴政:这是李牧的箭簇。

嬴政:他用这个杀了朕的李信校尉,却在最后关头,用朕伪造的书信自证清白。

嬴政:你说,他是忠臣,还是蠢材?

赵安:(哭腔)他是被逼的!是你们用奸计害他!

赵安:我亲眼看见郭开带着秦兵冲进王宫,把赵王捆起来装进囚车的。

李斯:大王,此子年幼无知,胡言乱语

嬴政:郭开在邯郸?

王翦:破城时没找到他。老臣已让人封锁所有城门,他插翅难飞。

赵安:我知道他在哪!

赵安:他藏在城南的娲皇庙,跟一个秦国细作在一起!

赵安:你们放了我母亲,我就带你们去抓他!

赵高:大王不可信这小子!说不定是圈套。

嬴政突然拔出佩剑,剑鞘“哐当”落地。他用剑锋挑断赵安身上的绳索

嬴政:快点带朕去。

嬴政:若你敢耍花样,这把剑就先斩了你母亲。

赵安浑身一颤,却梗着脖子捡起地上的瓦片

赵安:我若说了假话,任凭处置!

蒙恬立刻上前按住他的肩膀,两人大步向殿外走去,脚步声在长廊里渐行渐远。

章邯:(声音发紧)大王,俘虏营的军医说,有三百多个少年兵染了时疫,若是不隔离,恐怕会传染给秦军……

王翦:时疫?

王翦:何时发现的?!

章邯指尖点向账簿上的“漳水南岸”

章邯:昨夜从俘虏营传来的消息。

章邯:军医说,症状是上吐下泻,跟三年前关中大疫一模一样。

嬴政:李斯,立刻让人在漳水南岸挖隔离营,用石灰消毒!

嬴政:章邯,调五十车药材过去,不够就把内府的存货都用上!

李斯:臣这就去办。

李斯:只是石灰产地在韩国旧地,调运需要时间打断

姚贾:臣有办法!

姚贾:魏国献的邺城有座石灰窑,臣可让魏王即刻送来二十车,就说是“助秦抗疫”,他不敢不从!

嬴政:速去!

嬴政:告诉魏王,办得好,“大秦属国”的印玺就先给他用着。

姚贾应声离去,殿外传来他急促的脚步声。王翦突然捂住胸口咳嗽起来,咳得甲胄都在震动,王贲急忙上前为他顺气

王贲:(哭腔)父亲从昨日破晓到现在没合过眼,中了赵军的流矢还不肯退下。

嬴政:赵高,带将军去偏殿疗伤。

嬴政:今日的军务,由王贲暂代。

王翦:老臣没事。

王翦:邯郸城破后,还有一事需大王定夺

王翦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地图,展开时发出脆响

王翦:赵国的代郡还在负隅顽抗,代王嘉带着残部退守云中。

李斯指着地图上的“雁门关”

李斯:代郡苦寒,不足为惧。

李斯:但云中靠近匈奴,若代王嘉联合匈奴南下,恐成大患。

嬴政:蒙恬,你去。

蒙恬:末将遵令!

蒙恬:只是……末将想带李信同去,他熟悉赵国地形

李信:末将愿随蒙将军出征!哪怕只能给士兵包扎伤口,也绝不含糊!

嬴政:(大笑)好!

嬴政:蒙恬为帅,李信为副,率五万兵马直取云中。

嬴政:告诉代王嘉,降则封君,抗则屠城!

蒙恬与李信齐声应诺,转身离去时,两人的甲胄碰撞声在殿内久久回荡。章邯趁机呈上军饷账簿,指尖在“弩兵”二字上停住

章邯:大王,连弩营的士兵已三个月没发军饷了。

章邯:军械库的箭矢也快用完,需要立刻铸造

嬴政走到案前,抓起那枚赵军箭簇,突然掷向章邯

嬴政:用这个当模子,铸十万支箭!

嬴政:军饷的事,让赵高从内府先支三十万钱。

赵高:内府……,内府的钱刚够给百官发俸禄,若是再支,恐怕

嬴政:朕记得,去年灭韩时,你抄了新郑的韩王府,光是金饼就装了五十车。

嬴政:那些金子,难道长腿跑了?

赵高:奴才这就去取!这就去取!

赵高连滚带爬地退下,殿内只剩下嬴政、李斯、王翦、王贲四人。王翦捂着胸口,王贲正用布巾为他擦拭嘴角的血渍

李斯:(低声)大王,赵高私藏韩王府的财物,恐不止金饼打断

嬴政:将军觉得,何时能彻底平定赵国?

王翦:(喘息)代郡偏远,至少需要半年。

王翦:但老臣担心……,老臣担心楚国趁机北上,夺我刚占的韩地。

嬴政:楚国?

嬴政:(冷笑)去年春申君黄歇被刺,楚王熊完昏聩无能,他若敢动,朕就先灭了楚国。

李斯展开一卷楚国地图,指尖划过“寿春”

李斯:楚国地大物博,兵力雄厚,不可轻敌。

李斯:臣以为,当先派使者去楚国,许以淮北之地,稳住他们。插话

王贲:李廷尉未免太过于谨慎了吧!

王贲:末将愿率十万兵马,直捣寿春!

王翦:住口!你以为楚国是韩国?

王翦:当年项燕将军率二十万楚军大败李信,你忘了?

嬴政:将军说得对,对付楚国,需用老将。

嬴政指了指地图上的“郢陈”

嬴政:先让顿弱去楚国,探探他们的虚实。

殿外突然传来蒙恬的吼声

蒙恬:抓到郭开了!

赵安:(哭腔)我母亲呢?你们答应放她的!

嬴政大步走出殿门,李斯与王翦紧随其后。偏殿外的庭院里,郭开被两名亲兵按在地上,发髻散乱,袍角沾满泥污。他怀里掉出的金饼滚到嬴政脚边,上面还刻着韩王的印记。

郭开:大王饶命!是李牧逼臣通秦的!臣愿献上赵国的藏宝图,只求留条性命。

赵安被蒙恬按在一旁,手里紧紧攥着瓦片

赵安:你说谎!是你收了秦国的金子,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通敌!

赵安:我亲眼看见你把李牧的兵符交给秦兵。

嬴政一脚踩在郭开的手背上,金饼被踩得发出脆响

嬴政:藏宝图在哪?

郭开:在,在娲皇庙神像的莲花座下!

郭开:还有赵国的户籍名册,臣都藏在那里

嬴政:你知道吗?

嬴政:李牧自焚时,手里攥着你写给他的劝降信。

郭开的哭声戛然而止,瞳孔骤缩。嬴政的剑锋已划过他的脖颈,血珠溅在那枚刻着韩王印记的金饼上。

嬴政:带你的母亲,去恒山郡的官署领五十亩良田。

嬴政:记住,是大秦给你的,不是赵国。

赵安呆呆地捧着金饼,看着母亲被亲兵从偏殿后屋扶出来,突然“扑通”跪地,将金饼放在地上,重重磕了三个头。

赵安:(哭腔)我愿去修驰道,只求大王别让我母亲再受颠沛之苦。

嬴政没再看他,转身走向偏殿,佩剑归鞘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嬴政:李斯,拟诏!

嬴政:恒山郡减免赋税三年,凡参与邯郸守城的百姓,每家赐布两匹。

李斯:臣遵旨。

王翦:(低声)大王不怕养虎为患?

嬴政:朕要让天下人看看,归顺大秦,比死守一个破败的赵国强。

嬴政:王贲,你父亲该歇息了。

嬴政:代郡的事,你先去筹备。

王贲躬身应诺,扶着王翦向偏殿走去。晨光穿过长廊的窗棂,在他们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嬴政站在廊下,望着远处飘扬的秦旗,突然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梧桐叶。

嬴政:(低声自语)赵国完了。

嬴政:下一个,该轮到燕国了!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