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社团多人普本《大秦咸阳宫夜话:一统前夕》由深篁阁出品
嬴政:韩地已平,新郑归入版图。
嬴政:接下来,该轮到赵国了。
嬴政:诸位说说,何时动手最妥?
李斯:大王,赵国经长平之战,元气大伤,近年又逢灾荒,百姓流离。
李斯:但李牧尚在,此人用兵如神,不可小觑。
李斯:臣以为,当先派细作潜入邯郸,散布流言,离间赵王与李牧的关系。
王翦:李廷尉所言有理。
王翦:不过,赵国骑兵仍是劲旅,若要动武,需集结至少三十万兵力。
王翦:老臣请命,愿率军出征,但求大王允准一人为副将。
嬴政:将军想让谁同去?
王翦:蒙恬。
王翦:这小子近年在北方练兵,熟悉骑兵战术,性子也烈,正好与李牧周旋。
蒙恬:谢将军举荐!末将定不负大王与将军所托!
蒙恬:若遇李牧,定要让他尝尝秦军的厉害!
嬴政:稍安勿躁!
嬴政:蒙恬,你可知李牧的厉害?
嬴政:当年肥之战,他以弱胜强,大破匈奴十万骑兵,可不是仅凭血气之勇能对付的。
蒙恬:大王教训的是。
蒙恬:但末将认为,秦军的弩箭比匈奴的弯刀利,甲胄比赵军的坚韧,只要阵法得当,未必会输。
赵高:蒙将军少年英雄,真是我大秦之幸。
赵高:不过奴才听说,赵王迁宠信郭开,那郭开是个贪财好利之徒。
赵高:若是派人送些金银珠宝过去,说不定能让他在赵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李斯:赵高此言虽偏门,却有几分用处。
李斯:郭开确是赵国的软肋,可派人试试。
李斯:但切记,不可暴露我方意图,以免打草惊蛇。
姚贾:(舒缓)大王,臣去年出使赵国时,曾见过郭开。
姚贾:此人不仅贪财,还好色。
姚贾:不如选几位能歌善舞的女子,扮作商贾之女送入他府中,一来能探听消息,二来也能让他更听话。
嬴政:(轻笑)姚客卿倒是懂这些门道。
嬴政:就按你说的办,此事交由你去安排。
蒙恬:用女子做细作?这能成吗?
蒙恬:郭开再糊涂,也该知道提防陌生人吧?
李斯:(浅笑)蒙将军有所不知,郭开此人,见了美色便挪不动脚。
李斯:姚客卿选的人,既要貌美,更要机灵,只需在他耳边吹些“李牧拥兵自重”的风,久而久之,赵王难免不生疑心。
王翦:(凝重)大王,离间计是辅,兵权才是本。
王翦:老臣恳请大王,在出兵前再派使者去赵国,名为庆贺赵王生辰,实则观察邯郸防务。
嬴政:准!使者就派顿弱去吧,他嘴皮子利索,能应付场面。
赵高:大王,奴才昨日听闻,赵王在宫中设坛,求神拜佛,想请“仙师”破解我大秦的攻势。
赵高:要不要……让细作在坛上做点手脚?
嬴政:不必了。鬼神之说,不足为惧。
嬴政:朕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百姓、城池。
嬴政:等赵军人心涣散,便是我军挥师邯郸之时。
蒙恬:大王,末将有一计!
蒙恬:可派一支轻骑,伪装成赵军,偷袭他们的粮道。
蒙恬:李牧虽能,但粮草一断,军心必乱!
王翦:此计险。
王翦:李牧治军极严,粮道守卫定然森严。
王翦:若要偷袭,需选精锐中的精锐,且只能夜间行动,天亮前必须撤离。
嬴政:将军可有合适的人选?
王翦:老臣麾下有个叫李信的校尉,行事果断,熟悉赵国地形。
王翦:让他带五千人去,或许能成。
李斯:此事需绝对保密。若是走漏风声,不仅李信的人马会陷入重围,连离间计也会失效。
姚贾:臣附议!
姚贾:可让李信的队伍换上赵军的盔甲,旗帜也换成赵国的“井”字旗。
姚贾:沿途遇到盘查,就说是李牧调去护粮的队伍。
嬴政:好!就这么定了。
嬴政:李斯,你负责草拟攻赵的檄文,历数赵王的罪状,让天下人知道,我大秦出兵,是替天行道。
李斯:臣遵旨。
嬴政:大将军何时能动身?
王翦:粮草、军械已备妥,只需大王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三日内便可开拔。
王翦:但老臣有个请求。
嬴政:将军请讲。
王翦:(郑重)攻破邯郸后,望大王善待赵国百姓,减免赋税。
王翦:毕竟,他们很快就是大秦的子民了。
嬴政:将军放心。朕要的是长治久安,不是屠戮。蒙恬,你随将军出征,切记不可滥杀无辜。
蒙恬:末将谨记大王教诲!
赵高:大王仁厚,赵国百姓定会感念恩德。
赵高:奴才已让人备好御寒的衣物,待大军出发时,可分发给士兵。
嬴政:这些琐事,你看着办就好。
嬴政:姚贾,你明日就动身去安排女子和金银,务必在三个月内让郭开上钩。
姚贾:臣这就去准备。
嬴政:赵国一灭,燕国和魏国便就成为大秦的囊中之物了。
嬴政:到那时,天下的一半,就握在朕的手里了。
李斯:(激昂)不止一半!
李斯:以大王的雄才大略,不出十年,定能一统天下,成就三皇五帝都未曾有的功业!
王翦:老臣征战一生,见过太多兴亡。
王翦:愿亲眼见证大王扫平六合,让百姓再无战乱之苦。
蒙恬:末将愿为大王披荆斩棘,哪怕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嬴政:好!今夜就到这里。
嬴政:诸位各司其职,待攻破邯郸,朕在咸阳宫摆庆功宴,与诸位共饮!
蒙恬:将军,末将这就去点兵,明日一早就去营中待命!
王翦:去吧,别喝太多酒,明日还要操练。
蒙恬:末将明白!
李斯:年轻真好,有股子冲劲。
嬴政:朕当年亲政时,比他还年轻。
嬴政:这股冲劲,正是我大秦需要的。
赵高:(轻声)大王说的是。
赵高:奴才这就去吩咐御膳房,给诸位准备些夜宵?
嬴政:不必了。
嬴政:都回去歇息吧,接下来,有的是硬仗要打。
嬴政:(低声自语)赵政……朕的名字里,终究带着这个“赵”字。
嬴政:但从明日起,这个字,将只属于大秦的版图。
顿弱:(颤抖)大,大王饶命!
顿弱:赵王识破了离间计,郭开虽收下金银,却把女子都送进了李牧营中
顿弱:那女人竟被李牧策反,反将我大秦细作名单交了出去!
嬴政:废物!
嬴政:姚贾,你选的人!
姚贾:大王息怒!
姚贾:那女子是郭开同乡,原以为万无一失。
姚贾:臣愿即刻亲赴邯郸,设法补救
李斯:来不及了。
李斯:顿弱,你说清楚,李牧现在在哪?
顿弱:(打颤)在,在宜安。
顿弱:他杀了我方十七名细作,还把人头悬在邯郸城门上,说什么要“以儆效尤”
顿弱:赵王现在认定我大秦背信弃义,已下令全国戒严。
蒙恬:大王!李信偷袭粮道失败了!
蒙恬:五千轻骑折损过半,他本人中了李牧的埋伏,被箭射穿了肩胛骨!
嬴政:怎么可能?!
嬴政:李信不是熟悉地形吗?
蒙恬:是赵军更换了暗号!
蒙恬:我们的人拿着假令箭过去,刚靠近粮仓就被识破。
蒙恬:李牧设了三重陷阱,第一道是绊马索,第二道是陷坑,第三道……是铁蒺藜。
蒙恬:末将带援军赶到时,只能看见满地秦军尸体……
王翦:这是从李信伤口拔出来的,箭杆上刻着“赵”字。
王翦:李牧用我们送的女子当诱饵,故意泄露假粮道,把李信引进了死地。
嬴政:三十万大军屯在边境,粮草消耗一日千里,他李牧倒敢跟朕耗!
嬴政:李斯,檄文发出去了吗?
李斯:三日前已传遍赵地。
李斯:可李牧当众斩了传谣的细作,还带百姓去查看粮仓。
李斯:他把我军送去的金银铸成了“秦赂”二字的铜牌,挂在邯郸城头。
赵高:大王,奴才听说李牧军中缺医少药,不如让细作在他们的水源里打断
嬴政:(严肃)朕要的是堂堂正正灭赵,不是用这种腌臜手段!
嬴政:传朕令,让王翦将军撤回二十万兵力,只留十万在边境虚张声势。
王翦:大王三思啊!
王翦:此时撤兵,便是等同于告诉赵国我们大秦怕了呀!
嬴政:李牧善守,硬攻只会徒增伤亡。
嬴政:李斯,你即刻拟文,要燕国出兵夹击赵国,许以中山之地。
李斯:(迟疑片刻)燕国太子丹与赵交好,恐怕不会应允……
姚贾:(急忙)臣愿再去燕国!
姚贾:太子丹贪慕虚名,臣可带十二鼎青铜礼器去,说动他出兵。
姚贾:若他不肯,就说赵国若灭,下一个便是燕国!
嬴政:(冷笑)不必。
嬴政:你去魏国,让魏王割让邺城,否则就派蒙恬攻魏。
嬴政:朕要让天下看看,与秦为敌的下场。
蒙恬:末将愿去!
蒙恬:末将虽左手不能提剑,但末将还有右手!
王翦:你伤势还未痊愈。
王翦:魏王胆小如鼠,派个使者去就行。
王翦:老臣请命,带五万老弱残兵守边境,李牧见我军兵力薄弱,定会出兵追击,那时便可设伏。
李斯:将军是想效仿长平之战?!
王翦:李牧不比赵括。
王翦:老臣要让他以为秦军真的粮草不济,诱他出关打野战。
王翦:赵军骑兵虽强,在山地却施展不开。
王翦:臣已勘察过,宜安东南有片峡谷,两侧皆是峭壁,正好设伏。
嬴政: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三万弩兵,两万步兵,足够了。
王翦:但需一人从后方偷袭赵军大营,断他们的退路。
蒙恬:末将去!
嬴政:还能行吗?
蒙恬:(铿锵)这点伤算什么!
蒙恬:当年老将军在长平断粮三日,照样能破赵军!
赵高:蒙将军勇则勇矣,还是先养好伤。
赵高:奴才听说李信校尉虽伤重,却记得李牧军营的布防图……
李信:末将……愿带伤绘制布防图。
李信:李牧营中每隔三里设一座望楼,夜间用狼粪点燃烽火,传递信号……
嬴政:你立过功,也犯过错。
嬴政:若你能助秦军破赵,朕便赦你无罪。
李信:末将愿以死赎罪!
李斯:大王,臣想到一计。
李斯:可让人伪造李牧与我军往来的书信,故意让赵王的人截获。
李斯:郭开虽未被收买,但素来嫉恨李牧,定会在赵王面前添油加醋。
王翦:此计可行。
王翦:老臣军中正好有赵国降兵,可让他们带着书信去邯郸,装作是从秦军大营逃回去的。
姚贾:臣可让燕国使者“恰好”在邯郸看到这些书信,再传回燕国。
姚贾:如此一来,太子丹即便不出兵,也会对赵国心生嫌隙。
嬴政:就这么办。
嬴政:赵高,你让人把书信缝进降兵的衣袍夹层里,切记要用赵国的麻线。
赵高:奴才这就去办。
赵高:只是……那降兵若是怕死,中途招供了怎么办?
蒙恬:(厉声)怕死就不是秦兵!
蒙恬:给他一把匕首,若被擒就自尽(打断)
王翦:不必。
王翦:告诉那降兵,事成之后,他的家人会被接到咸阳,赐良田百亩。
嬴政:明日是李牧生辰,他定会在营中设宴。
嬴政:王翦将军,你带三万弩兵埋伏在峡谷两侧,蒙恬带两万步兵抄后路,李信……
李信:末将愿带五千人攻营门,吸引他们注意力!
嬴政:朕要李牧在生辰之日,尝到兵败如山倒的滋味。
嬴政:李斯,再拟一道檄文,说李牧私通秦国,证据确凿,天下共讨之。
李斯:大王,如此会不会让天下人觉得我大秦言而无信?
嬴政:等赵国灭了,史书由朕来写!
嬴政:谁还记得这些小节?
顿弱:大王,臣在邯郸时,见李牧军中多是少年兵
顿弱:他们连盔甲都凑不齐,却个个握着锈剑不肯降……
嬴政:少年兵?
嬴政: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军队。
嬴政:王翦将军,峡谷两侧的峭壁,要连夜凿出箭孔,每孔架两具连弩。
王翦:老臣遵旨。
王翦:只是连弩笨重,需用牛车运送,恐怕会惊动赵军
姚贾:(急忙)臣有办法!
姚贾:可让牛车伪装成送葬队伍,棺木里装连弩,送葬的人都是秦军扮的。
姚贾:赵人重丧礼,不会盘查太严。
嬴政:好!就用这个法子。
嬴政:蒙恬,你带的步兵要多带火种,赵军大营的粮草都堆在西侧,风向合适的话,一把火就能烧光。
蒙恬:末将明白!
蒙恬:烧起来的时候,定要让李牧看看,他的粮仓比烟花还好看!
赵高:大王,这是绣坊连夜赶制的王袍,用的是赵国邯郸产的绸缎。
赵高:奴才想着,等攻破邯郸那日,大王穿着它入城,定能震慑万民。
嬴政:邯郸的绸缎……当年在赵国为质时,朕见赵王穿的就是这种料子。
嬴政:李斯,你说李牧见了这袍子,会不会识趣些?
李斯:李牧是忠臣,只会死战。
李斯:但赵国百姓已苦久矣,只要我军入城后秋毫无犯,他们定会归顺。
王翦:老臣该出发了。
王翦:若午时未归,便是设伏失败,大王可另择良将。
嬴政:将军多保重,朕在咸阳宫等着喝庆功酒。
姚贾:臣这就去魏国,定不辱使命。
嬴政:去吧。记住,魏国若不肯割地,就把邺城地图带回来。
嬴政:朕要亲自规划攻城路线。
嬴政:起来吧。
嬴政:再去一次邯郸,混进李牧军中,看看他们的粮草到底还能撑多久。
顿弱:臣,臣不敢……李牧现在见了秦国人就杀。
赵高:(轻笑)顿弱大人若怕了,奴才倒有个主意。
赵高:可让他扮成赵国的巫医,李牧军中正好缺这个。
嬴政:(点头)就这么办。
嬴政:若再办砸了,提头来见!
李斯:大王,其实不必急于灭赵。
李斯:今年关中大旱,粮草供应已是极限打断
嬴政:(低沉)朕等不起了。
嬴政:六国一日不统,朕一日不得安寝。
嬴政:你看看这偏殿的梁柱,都开始朽了,就像这天下,再不修,就要塌了。
赵高:大王圣明。
赵高:奴才听说蜀地的粮船已出发,再过十日就能到咸阳,足够支撑大军再打半年。
嬴政:半年……足够了。
嬴政:李斯,你说,等灭了赵国,该用什么字来命名那块土地?
李斯:(沉吟)可叫“邯郸郡”,沿用旧名,以示怀柔。
嬴政:不妥,就叫“恒山郡”,让天下人知道,那里的山,从此归大秦所有。
赵高:大王熬夜操劳,该歇息了。
赵高:奴才让人炖了参汤,用的是赵国送来的野山参。
嬴政:赵国送来的?怕是有毒吧。
赵高:奴才万不敢!
嬴政:(轻笑)朕跟你开玩笑的。
嬴政:起来吧,去看看李信画的布防图好了没有。
李斯:大王,赵高此人,不可不防。
嬴政:朕知道,但他有用。
嬴政:就像这枚箭簇,虽来自敌人,磨尖了,也能刺穿铁甲。
李斯:臣明白了。
嬴政:明日此时,朕要听到宜安大捷的消息。
嬴政:你下去吧,让御膳房准备些干粮,朕要在这里等着。
嬴政:(低声自语)母亲,你看,朕就要回去了。
嬴政:这次,是带着大军回去的。
王翦:宜安峡谷之战,斩赵军五万,俘虏三万。
王翦:李牧……自焚于中军大帐。
嬴政:自焚?!
嬴政:将军亲眼所见?
王贲:末将亲率亲兵冲入大营时,中军帐已燃成火海。
王贲:帐柱上钉着李牧的佩剑,剑穗上系着他的兵符。
王贲:帐内一具烧焦的尸身,手中还攥着大王您伪造的那封书信。
蒙恬:(粗重地喘着气)那老狐狸到死都想证明清白!
蒙恬:末将抄后路时,见他帐外跪着百余名少年兵,个个举剑自刎,竟无一人肯降!
嬴政:少年兵?
嬴政:(冷笑)看来赵国已无可用之兵了。
嬴政:李斯,恒山郡的文书拟好了吗?
李斯:臣连夜写好了,设郡守一人,郡尉两人,统辖邯郸以及巨鹿等三十七县。
李斯:只是……
李斯:李牧虽死,邯郸城还在死守,守将是他的副将司马尚。
姚贾:大,大王!魏国已献邺城!
姚贾:魏王派使者送来降书,愿称臣纳贡,只求大秦不灭魏祀!
嬴政:将军觉得,邯郸几日可破?
王翦:司马尚是李牧一手带出来的,性子执拗。
王翦:但赵军主力已灭,邯郸城内粮草不足三日。
王翦:老臣请命,今日午时发起总攻,三日之内必破城!
李信:末将愿率先锋队登城!
李信:那日粮道之败的仇,该报了!
嬴政:李校尉,你的伤……
李信:这点伤算什么!
李信:末将昨夜率人爬过邯郸城墙,摸清楚了他们的布防。
李信:西城墙有段马面年久失修,砖缝里的糯米汁都干透了,用撞车一撞就塌!
章邯:大王,粮草只够支撑总攻之用。
章邯:蜀地的粮船在三门峡触礁,损失了三成……
嬴政:触礁?何时的事?!
章邯:昨夜三更接到的急报。
章邯:漕运官说,是撞上了山崖崩塌的巨石打断
赵高:大王,奴才倒有个主意。
赵高:可让邯郸周围的百姓缴纳“助军费”,一户三斗粮,不然就打断
李斯:不可!刚灭赵国就搜刮百姓,会逼反恒山郡的!
李斯:臣已让人去韩国旧地调粮,五日之内必到。
王翦:李廷尉所言极是。
王翦:老臣军中还有三日干粮,足够支撑到破城,只是……
王翦:三万赵军俘虏,该如何处置?
嬴政:十五岁以下的,编入秦军辎重营。
嬴政:十五岁以上的,分去修驰道。
嬴政:告诉他们,只要肯为大秦出力,三年后便可回乡。
蒙恬:(瓮声瓮气)大王仁慈。
蒙恬:末将今日在俘虏营看到个十三岁的小子,用瓦片在地上画赵国地图,说要记住城池位置
嬴政:(轻笑)带他来见朕。
姚贾:魏王不仅献了邺城,还把境内的铁矿名册都交了出来。
姚贾:只是……他求大王赐一枚“大秦属国”的印玺,想在诸侯面前保全颜面。
嬴政:属国?
嬴政:(冷笑)告诉他,要么废魏号,改称东郡。
嬴政:要么,明日午时,蒙恬的军队就开到大梁城下。
姚贾:臣,臣这就去传令……
李斯:大王,魏国虽弱,却与韩、赵接壤。
李斯:若逼得太急,恐其联合楚国反秦。
李斯:不如先准了他的请求,待平定赵国余孽,再徐图之。
王翦:李廷尉说得对。
王翦:老臣在宜安俘虏了几名楚国商人,他们说楚王正调集军队驻守陈城,显然是在观望局势。
嬴政:那就暂准他称属国。
嬴政:但是印玺上必须要刻有“大秦监魏”四字,让他明白,魏国的命运捏在朕手里。
少年:我乃赵国宗室旁支赵安!
少年:总有一日要杀了你,复我赵国!
嬴政:(冷笑)复赵?
嬴政:看见这卷竹简了吗?从今日起,赵国变成了恒山郡。
嬴政:你的宗室身份,在朕这里一文不值。
赵安:暴君!
赵安:我父兄都战死在宜安,我母亲说,秦兵都是豺狼!
蒙恬:小兔崽子找死!
嬴政:把瓦片给朕。
嬴政:这是李牧的箭簇。
嬴政:他用这个杀了朕的李信校尉,却在最后关头,用朕伪造的书信自证清白。
嬴政:你说,他是忠臣,还是蠢材?
赵安:(哭腔)他是被逼的!是你们用奸计害他!
赵安:我亲眼看见郭开带着秦兵冲进王宫,把赵王捆起来装进囚车的。
李斯:大王,此子年幼无知,胡言乱语
嬴政:郭开在邯郸?
王翦:破城时没找到他。老臣已让人封锁所有城门,他插翅难飞。
赵安:我知道他在哪!
赵安:他藏在城南的娲皇庙,跟一个秦国细作在一起!
赵安:你们放了我母亲,我就带你们去抓他!
赵高:大王不可信这小子!说不定是圈套。
嬴政:快点带朕去。
嬴政:若你敢耍花样,这把剑就先斩了你母亲。
赵安:我若说了假话,任凭处置!
章邯:(声音发紧)大王,俘虏营的军医说,有三百多个少年兵染了时疫,若是不隔离,恐怕会传染给秦军……
王翦:时疫?
王翦:何时发现的?!
章邯:昨夜从俘虏营传来的消息。
章邯:军医说,症状是上吐下泻,跟三年前关中大疫一模一样。
嬴政:李斯,立刻让人在漳水南岸挖隔离营,用石灰消毒!
嬴政:章邯,调五十车药材过去,不够就把内府的存货都用上!
李斯:臣这就去办。
李斯:只是石灰产地在韩国旧地,调运需要时间打断
姚贾:臣有办法!
姚贾:魏国献的邺城有座石灰窑,臣可让魏王即刻送来二十车,就说是“助秦抗疫”,他不敢不从!
嬴政:速去!
嬴政:告诉魏王,办得好,“大秦属国”的印玺就先给他用着。
王贲:(哭腔)父亲从昨日破晓到现在没合过眼,中了赵军的流矢还不肯退下。
嬴政:赵高,带将军去偏殿疗伤。
嬴政:今日的军务,由王贲暂代。
王翦:老臣没事。
王翦:邯郸城破后,还有一事需大王定夺
王翦:赵国的代郡还在负隅顽抗,代王嘉带着残部退守云中。
李斯:代郡苦寒,不足为惧。
李斯:但云中靠近匈奴,若代王嘉联合匈奴南下,恐成大患。
嬴政:蒙恬,你去。
蒙恬:末将遵令!
蒙恬:只是……末将想带李信同去,他熟悉赵国地形
李信:末将愿随蒙将军出征!哪怕只能给士兵包扎伤口,也绝不含糊!
嬴政:(大笑)好!
嬴政:蒙恬为帅,李信为副,率五万兵马直取云中。
嬴政:告诉代王嘉,降则封君,抗则屠城!
章邯:大王,连弩营的士兵已三个月没发军饷了。
章邯:军械库的箭矢也快用完,需要立刻铸造
嬴政:用这个当模子,铸十万支箭!
嬴政:军饷的事,让赵高从内府先支三十万钱。
赵高:内府……,内府的钱刚够给百官发俸禄,若是再支,恐怕
嬴政:朕记得,去年灭韩时,你抄了新郑的韩王府,光是金饼就装了五十车。
嬴政:那些金子,难道长腿跑了?
赵高:奴才这就去取!这就去取!
李斯:(低声)大王,赵高私藏韩王府的财物,恐不止金饼打断
嬴政:将军觉得,何时能彻底平定赵国?
王翦:(喘息)代郡偏远,至少需要半年。
王翦:但老臣担心……,老臣担心楚国趁机北上,夺我刚占的韩地。
嬴政:楚国?
嬴政:(冷笑)去年春申君黄歇被刺,楚王熊完昏聩无能,他若敢动,朕就先灭了楚国。
李斯:楚国地大物博,兵力雄厚,不可轻敌。
李斯:臣以为,当先派使者去楚国,许以淮北之地,稳住他们。插话
王贲:李廷尉未免太过于谨慎了吧!
王贲:末将愿率十万兵马,直捣寿春!
王翦:住口!你以为楚国是韩国?
王翦:当年项燕将军率二十万楚军大败李信,你忘了?
嬴政:将军说得对,对付楚国,需用老将。
嬴政:先让顿弱去楚国,探探他们的虚实。
蒙恬:抓到郭开了!
赵安:(哭腔)我母亲呢?你们答应放她的!
郭开:大王饶命!是李牧逼臣通秦的!臣愿献上赵国的藏宝图,只求留条性命。
赵安:你说谎!是你收了秦国的金子,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通敌!
赵安:我亲眼看见你把李牧的兵符交给秦兵。
嬴政:藏宝图在哪?
郭开:在,在娲皇庙神像的莲花座下!
郭开:还有赵国的户籍名册,臣都藏在那里
嬴政:你知道吗?
嬴政:李牧自焚时,手里攥着你写给他的劝降信。
嬴政:带你的母亲,去恒山郡的官署领五十亩良田。
嬴政:记住,是大秦给你的,不是赵国。
赵安:(哭腔)我愿去修驰道,只求大王别让我母亲再受颠沛之苦。
嬴政:李斯,拟诏!
嬴政:恒山郡减免赋税三年,凡参与邯郸守城的百姓,每家赐布两匹。
李斯:臣遵旨。
王翦:(低声)大王不怕养虎为患?
嬴政:朕要让天下人看看,归顺大秦,比死守一个破败的赵国强。
嬴政:王贲,你父亲该歇息了。
嬴政:代郡的事,你先去筹备。
嬴政:(低声自语)赵国完了。
嬴政:下一个,该轮到燕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