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18】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 平等交换
剧本ID:
231324
角色: 0男0女 字数: 2775
作者:牧慕¹²⁷🌰
关注
3
1
11
0
简介
在这本书中,刘润老师将与你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世界的底牌。供读文练习,侵删。
读物本现代杂谈生活社会感悟
正文

底层逻辑18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只有底层逻辑,在我们面临环境变化时,才能被应用到新的变化中,从而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

本篇共10段,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1.

很多人问我:“润总,你认识那么多业内牛人,你平时是怎么经营人脉的呢?”

我说:“创造价值。”你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

坦白地说,我自己几乎是不花时间来经营人脉的。

我个人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好的人际关系,没有必要天天一起吃饭,或者逢年过节送个礼。很多人想方设法地去讨好别人或者努力经营人脉,就是为了有一天对方能帮到自己,这种状态是不对的。

费尽心思与牛人认识,拍张合影,留个微信,对方就能变成你的人脉吗?不能。如果你对对方没有价值,对方为什么要帮助你呢?只有当你能帮到他的时候,他才会来帮你,这就叫双赢。

所以,经营人脉,始终要保持的一个基本心态:毫无保留地把你的价值付诸别人身上。

要想尽一切办法,毫无目的地帮别人。

 

2.

当你经过长期的积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拥有了有影响力的作品,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人脉才会蜂拥而至。一个优秀且有价值的人,自然会吸引其他优秀且有价值的人的认可和帮助。

要想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得到更多的认可,首先要让自己优秀起来。人脉不在多,在精。

当你没钱、没资源、没背景的时候,唯有你的实力、业绩、作品,才是让你在绝境之中脱颖而出的最佳武器。没有真本事,无法帮助到别人,就算你认识的人再多,他们也不会是你的人脉。

人脉的本质,是平等交换。

当你把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赞美、认可、人脉,你想要的一切,才会纷至沓来。

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3.

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由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第二,你和其他人联结的本事。

前者是1,后者是1后面的0,而且,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有句话说得很好: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教人、给人、结识人的背后,并不是某种商业诉求和目的,而是顺其自然、发乎于心。一段合作关系,最初越是刻意、功利,越是不加掩饰、急不可耐,就越有可能和初衷背道而驰。

所有的合作,都是先基于了解和信任,然后不断地把自己变得有价值,为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才得以实现的。

 

4.

2005年,我和朋友们共同创立了公益网站“捐献时间”,像淘宝一样匹配志愿者的需求和供给。这个网站成立一年后,超过4000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其中有564名志愿者参与了61个机构组织的227场志愿者活动,捐献了自己宝贵的3071小时,使得21822人受到了帮助。

这意味着,每3小时,就有志愿者通过“捐献时间”捐出自己的1个小时。每24分钟,就有1个人获得帮助。

互联网的力量第一次在公益领域产生了如此大的作用,无数媒体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专门派了一位叫梁铮铮的记者飞到上海,与我们谈合作。2007年,“捐献时间”开始与央视合作,启动“慈善1+1”计划。

因为和央视合作,我认识了一位央视的导演。有一天,这位导演说介绍一个人来采访,她的名字叫江欣荣,是首届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的冠军。

 

5.

聊完之后,双方都觉得不错。她想到香港也有家企业想做公益,正在考虑采用什么形式来运作,觉得我可以和那位企业家聊聊,帮忙指点一下,于是就把我转介绍给了另一个人。

去见这个人之前,我并不清楚对方是谁,江欣荣以为只要说出了他的名字,我就知道,也没做详细介绍。一起吃完饭之后,我回去一查,才知道他是当时香港恒基兆业集团的执行董事及副主席李家杰(“亚洲股神”李兆基的长子)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2008年,李家杰牵头,成立了一个公益机构,叫作百仁基金。百仁基金的创始人有43个,我是其中之一,另外42个都是香港的富二代。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能给社会做一些贡献。而百仁基金所做的事情,其实就相当于把“捐献时间”在香港又做了一遍。

 

6.

多年之后,我离开微软,创立润米咨询,恒基兆业集团又成了我的客户,而我也成了李家杰的私人商业顾问。李家杰是我的第一位咨询客户,从此,我正式开始了商业顾问的生涯。

巨大的事物,总有细小的开头。这其中的每一环,一直能够追溯到最初的一个微小的善念,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因果链。

我做的这些事情,除了运气之外,事先都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我从来没有抱着某种目的,去主动认识他人,而是踏踏实实做事,为别人分享价值、创造价值。让别人记住你,才会有认识、合作的机会。不然,即使要到了名片,加了微信,合了影,别人也不一定会成为你的人脉。

真正的人脉,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7.

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很多人来找我,问我是否认识某个人,然后请求我牵线搭桥。如果我对请求牵线搭桥的这个人有一些了解,觉得他比较靠谱,我就会让他写一段东西,帮他转给他想认识的人。

如果他说不能写,但又说介绍了必有重谢,那我基本就不会搭理他了。因为所有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对双方都有价值的基础上的。一个人想认识另一个人,是因为他认为对方对自己有价值。但是,如果我要介绍这两个人认识,必然是基于一个判断,那就是他对对方也有价值。但他对对方有没有价值,我无法判断,只能交给他自己来进行判断。

所以,让他写一段东西我帮忙转交,已经是最大的面子了。如果因为重谢而介绍了一个不靠谱的人给我的朋友,这就相当于我用“重谢”的价格,出卖了我的信用。

 

8.

多重的“重谢”,才能买得起我的信用呢?

对双方有价值的事情,介绍双方认识是成人之美,分文不取;对单方有价值的事情,那是出卖自己的信用,重金不卖。

你要认识一个人的关键,是他想不想认识你。这个决定权在他,不在我。

如果想要积累人脉,你能做的,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

当你能够帮到越来越多厉害的人时,你的人脉才会越来越广,人脉的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那些能帮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脉;只有那些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9.

真正的人脉,就是10-30-60

 

关于人脉,冯仑先生有一个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一生交往的关系是10-30-60。

当你遇到危难时,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每天你都可以想一遍,谁能够借钱给你?就算是把亲戚、父母、朋友都加上,你能张口借钱的对象也不会超过10人。

再往外一层关系就是熟人朋友、经常打交道的人等,这些人加起来大概不超过30人,其中还包括我前面说的那10人。所以,虽然你电话本里的人有很多,但其实你多数都记不住,有时候干脆忘了。

最外一圈关系是所谓的熟人,也就是打电话的时候记得住这个人,而且也大概了解他的背景,但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见的那种朋友,这些人最多也就是60个,这60个人还包括了前面说的30人。

所以,人这一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关系就能应付得了。

需要花精力去了解的人,其实很少,不会超过60个。只要把与这60个人的关系维系好,就够你用一生了。

 

10.杀青段

小提示

 

想要积累人脉,你能做的,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去帮助别人。

如果你不断发光发热,都帮不到一些厉害的人,那只能说明你暂时对他们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暂时还不是你的人脉。等到有一天,当你有能力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你的人脉。

记住,健康的人脉,是双方的共赢,而不是单方的消耗。

 

 

 

 

底层逻辑系列

01 一个人心中 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162839

02 人性、道德和法律  400685

03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842371

04 公理体系与逻辑推演  170501

05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382003

06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  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516527

07 如何快速洞察本质  852837

08 流程 制度与系统  566134

09 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  685057

10 复利思维  211142

11 概率思维  111651

12 数学思维  703462

13 系统思维  572769

14 人生商业模式  582485

15 把工作当成玩  805757

16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347443

17 把事做对 创造10倍价值  450765

此本为粉丝福利剧本,关注作者查看全文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