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绝对很有趣》作者:李飞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
1.
—— 蒙哥的战略大迂回 ——
南宋在同蒙古军作战中,逐渐形成守长江上游以固下游,守汉淮以蔽长江的防御方针,加强了四川、荆湖、两淮三个战区的设防。四川战区,余玠采取守点控面的防御措施,建立以重庆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梯次防御体系。荆湖战区,宋安抚制置使孟珙招兵置军,大兴屯田;为阻止蒙古军过夔门沿江东进,实施了梯次防御。江淮战区,在军事重镇和要点加筑城寨,增兵守备,并于城寨百里以内,三里一沟,五里一渠,遏制蒙古骑兵长驱奔袭。同时还造轻捷战船,以水、步混编组成游击军,屯戍长江,拟随时应援。
2.
蒙哥继汗位后,针对南宋防御部署,命四川、河南、山东诸军开辟屯田,与宋军争夺城镇与堡寨。蒙哥鉴于水军稀少,难以越过长江天险,遂采取战略大迂回,从翼侧及侧后攻宋。
蒙哥汗六年春,兀良合台征降云南各部后,偕大理国王段兴智向蒙哥汗献图。六月,蒙哥鉴于对宋的侧后包围已完成,遂以宋囚蒙古使臣为名,决定攻宋。诏命兀良合台打通由云南至四川道路;命帖哥火鲁赤、带答儿率军南进,与兀良合台会师。北路,帖哥火鲁赤与汪德臣以原隆庆府(今四川广元)降将南永忠、高贵为向导,率军自利州(今广元)出苦竹隘,经阆州(今阆中),进抵顺庆府(今南充),沿嘉陵江南下;带答儿率军自兴元(今陕西汉中)经米仓山入蜀,越巴州(今巴中),沿渠江南下,至渠州(今渠县)。十一月,抵重庆附近地区。
3.
南路,兀良合台自云南率军北进,攻占滇蜀要冲乌蒙(今云南昭通)等地。鉴于泸江(今金沙江)河道险阻,水势汹涌,兀良合台从陆路向石门关(今四川高县西北)进军,破秃剌蛮三寨,又破石门关,趋叙州(今宜宾东北),欲北进至嘉定(今乐山)。在马湖江(今四川境内金沙江别名)遭宋都统制张实、知叙州史俊所率三万兵截击。蒙古军力战获胜,夺船两百艘后,改道东进。循大江南岸,水陆并进,趋重庆,后沿嘉陵江北进,于十二月到达合州附近,与帖哥火鲁赤、汪德臣及带答儿部军会师。次年正月,蒙古三路大军先后原路返回。
4.
南宋宝祐六年,蒙哥汗八年(1258年)二月,蒙哥决定发动全面侵宋战争,彻底征服南宋。西路由蒙哥亲征攻四川,宗王塔察儿率东路军攻荆山(今安徽怀远西南),以分宋兵力。由于塔察儿攻宋不利,蒙哥又改命其弟、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统领东路军。蒙哥意图在踏平川蜀后,与忽必烈的东路军攻下鄂州会师,直趋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蒙哥统兵四万,号十万,自六盘山(今宁夏境)分兵三路进攻四川。十二月,攻占川西、川北大部州县,进抵武胜山(今武胜县城附近),准备进攻合州,宋将余玠已将合州治所移于钓鱼城。
5.
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五公里的钓鱼山顶,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三百米。处嘉陵江、渠江、涪江汇合处,南、北、西三面环水,壁垒悬江,城周十二三里,均筑高数丈的石墙,南北各建一条延至江中的一字城墙;城内有大小池塘13个,井92眼,可谓兵精粮足,水源充足;江边筑设水师码头,布有战船,上可控三江,下可屏蔽重庆(今重庆市),是支撑四川战局的防御要塞,地势十分险要。蒙哥派降将晋国宝入钓鱼城招降,被王坚所杀。蒙哥恃其兵强马壮,不纳术速忽里避开坚城,迂回夔、万东下的建策,无视天候、地理的不利条件,决心攻下钓鱼城。
6.
遂遣诸王末哥攻礼义山城(今渠江东北,俗称三教寺寨),曳剌秃鲁雄攻平梁山城(今四川巴中西),命宋降将杨大渊率军突袭合州旧城,切断外围诸城与钓鱼城的联系。同时,令四川都元帅纽璘自成都趋涪州蔺市(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造浮桥,断绝宋援。又在铜罗峡据险为垒,阻遏重庆宋军北进。蒙哥率军渡过鸡爪滩(今钓鱼城东北鸡心石),驻于城东石子山,亲督诸军攻钓鱼城。
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连续进攻城东之东新门、奇胜门、镇西门、小堡等处,但在宋守城军民顽强抗击下,均遭失败。随后,连降大雨二十天,天初晴,蒙古军偷袭城南护国门未逞。
7.
次日深夜,攻破城北出奇门至嘉陵江一侧的一字城,但被王坚率勇士力战夺回。宋理宗闻讯,下诏嘉奖,鼓励合州军民。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蒙哥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高昂。
8.
一日,南宋守军将重十五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十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
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王坚乘机多次夜袭蒙古军营地,使其人人惊恐,夜不得安。
蒙古军前锋元帅汪德臣率军乘夜突破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五个月而不能下,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劝降,被城上飞石击中,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大怒,命军在东新门外筑台建楼,窥探城内虚实以便决战。蒙哥亲临现场指挥,中飞石受伤,卒于军中(一说染病而死)。
9.
忽必烈军至汝南(今属河南),得知蒙哥死于钓鱼城(参见钓鱼城之战),误为谣言,遂采取招降与进攻两手,继续前进。忽必烈率主力渡过淮河,破大胜关(今河南罗山南),宋戍兵皆遁。万户张柔率军攻最险要的虎头关(今湖北麻城东北),先与宋军战于沙窝(今河南商城西南),其子张弘彦将宋军击败,继而破守关宋兵。忽必烈兵至黄陂(今湖北黄陂北),率军抵长江北岸,时任南宋沿江制置副使的袁玠是权臣丁大全的党羽,为政横征暴敛,当地百姓无不痛恨。及蒙古军至,渔人尽献渔舟济师,并充作向导。这时,从攻四川的宗王末哥遣使告蒙哥死讯,请其北归争汗位。忽必烈为立战功,仍率师渡江。
10.
忽必烈登上江北的香炉山(今阳逻堡北),俯瞰大江,见江北有武湖,湖东江岸筑阳逻堡,南岸即浒黄川,宋军以大舟扼江渡,拥兵十万,战船两千,列阵于江中,水陆阵容严整。蒙古军当即遣军夺大舟两艘,连夜准备舟楫,欲夺据点阳逻堡,强渡大江。
那天早晨,风雨昏暗,诸将以为不可渡江。忽必烈不从,令扬旗擂鼓,分兵三道并进。勇将董文炳率敢死士数十百人冲其前,乘朦胧击鼓急进,直达南岸,诸军亦竞相争渡,宋军迎战,三战皆败。习水战的部将张荣实率军乘轻舟鏖战于北岸,获宋大船二十艘,俘两百人,斩宋将吕文信。水军万户解诚部将朱国宝,率精兵与宋军战于中流,十七战,夺宋船千余艘,杀溺宋兵甚众。
11.
宋军三道皆败,阳逻堡防线也累遭失败,蒙古军遂迅速渡江。董文炳派董文用以轻舟渡江,向忽必烈报捷。忽必烈闻报大喜,传令全军进围鄂州城,同时分一部兵由郑鼎率领袭江西;另遣兵于湖南接应绕道大理而攻击宋朝腹地的兀良合台军。
忽必烈渡江后,驻营于浒黄州,下令“军士有擅入民家者,以军法从事,凡所俘获,悉纵之”。初六,派人前往招降鄂城。使者行至东门,宋军箭如雨下。忽必烈知道宋军有所准备,于是率军将鄂州团团围住。因为蒙哥进攻四川的缘故,枢密使贾似道、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等人率领的大军都在支援长江上游,鄂州只有都统权州事张胜主事,兵力十分空虚,守备顿时危急起来。
12.
忽必烈登上城东北压云亭,立高楼观察城中军情,见城中出兵,即遣兵迎战,俘宋军两人。后遣将携宋降人至城下劝降,张胜杀死降人并遣兵出击,又被击败。张胜遂以缓兵之计,佯称归附,诱劝蒙古军东撤。蒙古军中计后撤,张胜趁机将城周围民居焚毁,使鄂州城防成为一体。这时宋将高达、邛应从江陵率军入援。蒙古军百户长巩彦晖迎战,高达埋下伏兵后假意撤退,一举擒杀巩彦晖。鄂州之战处于相持状态。
宋理宗闻报鄂州被围,非常惊慌,一度想迁都至宁海军(今浙江宁海)。太后和大臣们纷纷反对,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更是言辞激烈,上疏要求将提出迁都的董宋臣斩首示众。宋理宗这才安下心来,一面组织义勇,一面命各制司进兵赴援,诏贾似道节制江西、两广人马,立即援助中流,以增强抵抗蒙军进攻的能力。
13.
蒙古军包围鄂州后,在城外造起了一座五丈高的瞭望台。忽必烈每日在上面指挥攻城。由于久攻鄂州不克,又听说宋援军到来,忽必烈下令抓紧攻城。蒙古军遂组织敢死队,由勇将张禧、张弘纲父子率领,自城东南角登城,高达率诸将力战,张禧身负重伤而退。忽必烈见状,对张柔说:“吾犹猎者,不能擒圈中豕,野猎以供汝食,汝可破圈而取之。”张柔乃命部将何伯祥造鹅车,掘洞入城,又选勇士登城,经激烈战斗后破城东南隅。高达率军奋力抗击,并组织人力修城墙,随破随修,使蒙古军不得入。为防止蒙古军再穴城而入,贾似道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仅一夜时间,环城木栅全部竣工。
14.
虽然鄂州暂时可保,但是宋朝的军事形势仍不容乐观。绕道云南的蒙古军兀良合台尝试攻击柳州(今广西柳州)与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失败,星夜从小路北上,杀到了宋荆湖南路首府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江西一带也受到蒙古骑兵的骚扰。南方腹地四面开花,这一情况引起了宋廷的极大震惊。监察御史饶应子认为“今精兵健将咸在阍外,湖南、江西地阔兵稀,虽老臣宿将可以镇压,然无兵何以连捍敌之来?当自内托出,不当自外赶入。”于是宋理宗下诏,命贾似道突围移司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在那组织起一道新的防线,以便更好地指挥宋军全局战斗。
15.
然而从鄂州突困到黄州,是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吕文德遣部将孙虎臣将精兵七百护送,途中遭遇蒙古军,幸亏都是老弱残兵及所掠金帛子女,孙虎臣率军将其打败后,贾似道才得以顺利地入黄州。贾似道移司成功,鼓舞了两淮、江西一带的士气,“下流之兵始振”。
时间进入冬季。蒙古军屡屡向鄂州发起强攻,但是疫病、缺粮使围城部队减员十之四五;宋军死伤已经达到一万三千余人,鄂州之战初期的守将张胜也英勇地牺牲在了城头上。令忽必烈更加担心的是,妻子察罕寄来书信说,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正在谋划继承蒙古大汗之位。
16.
自蒙哥死后,开平的汗位一直空虚。几个儿子刚刚成年,不具备争夺汗位的实力;三儿子旭烈兀正匆匆忙忙地从西亚赶回蒙古,也难以问鼎宝座,所以汗位的争夺就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兄弟手中展开。谋臣郝经认为灭宋是持久战,劝忽必烈先回国夺取汗位。 这时贾似道向蒙古派出了使者,指出宋蒙双方均已精疲力竭,不如讲和停战。提出:“北兵若旋师,愿割江为界,且岁奉银、绢匹各二十万。”赵璧答称:“大军至淮州时,诚有是请,犹或见从。今已渡江,是言何益!贾制置今焉在耶?”拒绝了贾似道乞和之请。后忽必烈迫于形势,答应了贾似道的卖国请求。自己率军北返,开始了争夺蒙古汗位的斗争。
17.
—— 攀附裙带,小混混一步登天 ——
贾似道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后流落街头的他结交了许多酒肉朋友,整日价斗鸡撩狗、嫖赌逍遥,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市井无赖之徒。《宋史·贾似道传》记载:“少落魄,为游博,不事操”,寥寥数字,一个活脱脱的传统无赖泼皮嘴脸惟妙惟肖地跃然纸上。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许久,一天,一个一起混的泼皮哥们找到他,说当朝皇帝理宗新娶了一位姓贾的贵妃,这贾妃十分得宠,如今正打发人四处寻找失散已久的亲弟弟,你也姓贾,莫非贾妃找的人就是你。贾似道心想,自己是有个姐姐,早已不知沦落何方,天下姓贾的人多了去了,哪有这么巧的事,天上掉馅饼刚好砸着自己的头,权当此事是个传说。
18.
俗话说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偏偏这贾妃就是贾似道失散已久的姐姐,自选入宫中后得宠于宋理宗,想找个娘家体己人帮衬自己,同享富贵。也是该当他发迹,姐弟二人阴差阳错相认后,贾似道因贾妃的裙带关系得以飞黄腾达,连获升迁。
贾贵妃怂恿宋理宗从宫内挑选十几位绮年玉貌的宫女赐予贾似道,还划拨许多良田美宅与他,小混混贾似道可谓一步登天,春风得意。看到昨日还破衣烂衫的小贾今日忽然衣履光鲜,人模狗样,真乃“朝为‘混世郎’,暮登天子堂,”如此坐火箭般的飞升速度,让他的街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眼珠子碎了一地。
19.
—— 敲骨吸髓,怎一个贪字了得 ——
贾似道得势后,身心膨胀,颇有点“得意秋,江山判断在俺笔尖头”的虚妄之气。多年沾染上的市井无赖游堕习气转为贪财好利的盘剥欲望,想尽一切办法贪赃纳贿,而卖官鬻爵,是来钱最快的捷径,也是贾似道敛财的主要手段。宋史记载,贾似道公开卖官,市侩之徒、投机奸猾之辈“争纳贿求美职”。头脑活泛,很有生意人眼光的贾似道趁机将各类职务明码标价、市易交换,贿赂多者得高官肥缺,官场顿成一个乱哄哄的交易场所。一时间,君子远避,小人纷至沓来,他昔日在街头结交的“问题青年”们纷纷投效于他,他倒也不嫌弃,不分香臭一并接纳。一些屑小之辈如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贾似道,争相谄媚于他:“其求为帅、监司、郡守者,贡献不可胜记。”
20.
贾似道酷爱美玉,一个姓黄的钻营之徒投其所好,不惜重金购买“争献宝玉”,因而得做高官。消息传出后,人们争相仿效,贾似道府里名贵玉石堆积如山,数不胜数。《癸亥杂识》记载道,他听说词人周密家有一条祖传玉带,主动上门索取,当知道这条玉带已为先人殉葬,竟然命人掘墓取玉。为得到一条玉带,不惜挖人家的祖坟,这事也只有贾似道才干得出来。《齐东野语》载:“人有物,求不予,辄得罪。”如此一来,不光贾似道大发横财,他的门人、朋友以引荐为名层层渔利聚敛,许多人都跟着发了大财,“一时贪风大肆”。
21.
贵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兼都督的贾似道本无安邦定国的才能,但在搜刮聚敛、中饱私囊方面却花样百出,很有创意。在想方设法掠夺民财上,更谙权术,各种鬼魅伎俩玩得圆熟老到、游刃有余。最典型的是史上著名的“买公田”一事,所谓“买公田”,简而言之就是朝廷以低价强购中小地主超额土地,然后由国家出租给农民耕种。失地的中小地主被迫将损失转入地租,转嫁给佃农,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贾似道此举不光得罪了中上层社会,广大农民也没捞着好处,可谓不得人心之举。
22.
贾似道还利用官船走私,大发不义之财。当时食盐属国家专卖,漕运也是政府专营,贾似道全然不放在眼里,公然“令人贩盐百艘至临安卖之”,大获其利。他公然用漕运官船挟带私货,有理宗贾妃罩着,人们敢怒不敢言。民国学者丁传靖撰写的《宋人轶事汇编》里写道,当时有人作诗暗讽这位贪得无厌的饕餮之徒:“昨夜江头长碧波,满船都载相公鹾。”为获取更多财富,贾似道敲骨吸髓,损招迭出,无所不用其极,哪里还顾忌天下苍生悠悠之口?
23.
—— 好色如命,视人命如草芥 ——
贪官的普遍特点是贪财成癖,好色成性,嗜权如命。表面上光鲜亮丽、冠冕堂皇,一副溜光水滑的正人君子模样,其实骨子里却是鸡鸣狗盗之徒,贾似道更是个中极品。宋史记载,贾似道大权在握,骄奢淫逸,妻妾成群,光有名分的大小老婆就有六十多个,他仍嫌不足,四处偷香窃玉,占人妻女的事没少干。临安富户叶氏女生得楚楚动人,被他强占为妾。钱塘民女张氏,虽是小家碧玉,但花容月貌难自弃,宋理宗时被选入宫,贾似道偶然遇见即惊为天人,将她藏匿家中,强占为妾。
24.
不论是谁家女儿,只要被贾似道看中,都难逃被他猥亵蹂躏的厄运。不论宫女、娼妓、还是遁入空门的比丘尼,只要长得漂亮,贾似道都敢掳回家肆意玩弄奸占。
贾似道拿美人当玩物,视性命如草芥。明代作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记载了贾似道的一桩恶行:某日,贾似道偕众姬妾乘画舫在西湖上游玩,恰巧看见两位长相俊朗的书生乘舟登岸,一位年少的美妾见了,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句:“美哉,二少年。”这也是一句无心快语,意思和今天追星少女见到偶像时惊叹“哇,帅哥”类同。
26.
贾似道听见后,腹内醋海生波,表面却不动声色地对那美姬说:“你愿意跟他,我可以让他下聘礼来娶你。”美人以为贾似道与她说笑,当时面色羞红,低头笑而不语。次日,贾似道遣人送来一个锦盒给众姬妾看,说是昨日那两位游湖书生下的聘礼。众人打开一看,唬得魂飞天外,盒子里头盛的原来是昨日那位赞美帅哥的小妾的人头,贾似道竟然将她杀了以儆效尤。众人做梦也想不到,那少不更事的美妾一句玩笑话引来杀身之祸,众姬妾吓得上下牙捉对儿打颤,魂不附体,从此战战兢兢,人人自危。贾似道在众姬妾面前杀人立威,只为吓阻侍妾们红杏出墙的念头,手段阴狠,亘古少有。
27.
—— 弄权误国,朝堂上下万马齐喑 ——
蒙古、南宋联合灭掉金朝以后,南宋乘机出兵,想收复开封、河南一带土地。窝阔台借口南宋破坏协议,进攻南宋。打这以后,蒙宋双方不断发生战争。到窝阔台的侄儿蒙哥即位后,派他弟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控制了西南地区。公元1258年,蒙哥分兵三路,进攻南宋。他自己亲率主力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另一路由兀良合台率领,从云南向北攻打潭州(今湖南长沙),准备三路会师后,直取临安。蒙哥的军队进攻合州的时候,合州宋将王坚和全城军民奋起抵抗,坚守合州东面的钓鱼城。
28.
蒙古军把钓鱼城围了五个月还没有攻下来,蒙哥却在攻城的时候被炮石打中,受了重伤,回到大营不久就死了。忽必烈正向鄂州进兵,还没过江,得到蒙哥的死讯,有人劝他赶快回到北方去争夺汗位。忽必烈说:“我奉命来攻打宋朝,哪能空手回去?”忽必烈观察了沿江的形势,就派几百人的敢死队当先锋,强渡长江,宋兵没有防备,果然溃败。蒙古兵就大举渡江,把鄂州围住。警报一个接一个送到临安,南宋王朝震动了。宋理宗命令各路宋军援救鄂州;又任命贾似道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到汉阳督战。
29.
贾似道哪有带兵打仗之能,但宋理宗要他上汉阳前线督战,他只好硬着头皮去了。有一次,他听说前面有一队蒙古兵,吓得直打哆嗦,嘴里连声叫着:“怎么办?怎么办?”后来,蒙古兵抢了一些财物走了,贾似道才拍拍胸口,喘了口气。忽必烈攻城越来越猛。贾似道眼看形势紧张,就瞒着朝廷,偷偷地派个亲信到蒙古营去求和,表示只要蒙古退兵,宋朝就愿意称臣,进贡银绢。忽必烈攻得正起劲儿,不肯就此罢休。正在这时候,忽必烈接到他妻子从北方捎来的密信,说蒙古一些贵族正在准备立他弟弟阿里不哥做大汗。忽必烈急着想回去争夺汗位,就答应了贾似道的请求,订下了秘密协定。
30.
贾似道答应把江北土地割给蒙古,并且每年向蒙古进贡银、绢各二十万。忽必烈得了贾似道的许愿,就急忙撤兵回北方去了。贾似道回到临安,把私自订立和约的事瞒得严严实实,却抓了一些蒙古兵俘虏,吹嘘各路宋军取得大胜,不但赶跑了鄂州的蒙古兵,还把长江一带敌人势力全部肃清了。宋理宗听信了贾似道的弥天大谎,认为贾似道立了大功,专门下一道诏书,赞赏他奋不顾身,指挥有方,立刻给他加官晋爵。 贾似道这朵官场奇葩,却偏偏盛放在南宋权力的巅峰之上,岂不怪哉?他敷衍塞责、瞒上欺下、荒谬绝伦、罪莫大焉,早已惹上众怒,无奈有皇上庇护,众人也奈何他不得。
31.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贾似道对抗蒙有功的将士不仅不褒奖,反而陆续给予打击、构陷。文天祥、李芾、陈文龙等一些积极抗蒙、有正义感的朝臣,一有触犯他的地方,他立马加以贬斥驱逐。身居太师、平章等要职的他却根本不理朝政,整日忙着搜刮宝物,和女人厮混,斗蟋蟀取乐。在贾似道一手遮天,专横跋扈的情形下,官吏们争相逢迎求官,群丑毕至,贾似道家里门客如云,文有廖莹中、翁应龙、赵分如等,武有夏贵、孙虎臣,其中夏贵、孙虎臣畏敌如虎,是著名的“逃跑将军”,后来都投降了蒙古。正义之士屡遭打击,心灰意冷。朝堂上下,万马齐喑,噤若寒蝉,贪风炽烈。
32.
忽必烈回到北方,得到大多数蒙古贵族的支持,即了大汗位。他想起了在鄂州跟贾似道订下的和议,就派使者郝经到南宋去,要求履行和约议定的条件。郝经到了真州(今江苏仪征),先派副使带信给贾似道。贾似道一听郝经要到临安来,怕他的骗局露馅,赶快派人到真州把郝经扣押起来。忽必烈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要命。那时候,蒙古内部发生了内讧,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跟忽必烈争夺权力,发生了战争。忽必烈正全力对付阿里不哥,只好暂时把南宋一头搁起来。贾似道靠欺骗过日子,居然做了十几年的宰相。宋理宗死后,太子赵禥即位,就是宋度宗。
33.
宋度宗封贾似道为太师,拜魏国公,地位高得没人能跟他比。贾似道一面故意要求告老回家,一面又派亲信散播谣言,说蒙古军又要打过来了。刚即位的宋度宗就苦苦留他,这样一来,他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度宗专门给他在西湖葛岭造了一座豪华的别墅。贾似道每天在葛岭过着享乐的生活,朝政大事,都得由官员到别墅去找他决定。
忽必烈稳定了内部,打败了阿里不哥以后,在公元1271年称帝,改国号叫元。这就是元世祖。元世祖借口南宋不履行和约,派大将刘整、阿术出兵进攻襄阳,宋军连战连败,襄阳城被围了五年。
34.
贾似道把前线的消息封锁起来,不让宋度宗知道。有个官员上奏章向宋度宗告急,奏章落在贾似道手里,那个官员马上被革职了。有一天,贾似道上朝的时候,宋度宗问他:“听说襄阳城已经被蒙古兵围了几年,怎么办?”贾似道故意装出惊讶的样子说:“蒙古兵早就被我们打退,陛下从哪儿听来这种消息?”度宗说:“刚才听到一个宫女说起。”散朝以后,贾似道查明了那个透露消息的宫女,找个借口把她杀死。打那以后,宋度宗再也听不到蒙军进攻的消息了。
襄阳在元兵围攻下,越来越危急。贾似道却每天躲在他葛岭别墅里。有一次,有个亲信官员去找他,他正趴在地上跟他的几个侍女斗蟋蟀。那个官员拍拍贾似道的肩膀说:“这难道也是国家大事吗?”贾似道玩得正起劲儿,也没当一回事。
35.
襄阳终于被元兵攻破了。南宋王朝大为震惊。这个时候,贾似道要再瞒也瞒不住,就把责任推给襄阳守将,把守将革职了事。元世祖看到南宋这样腐败,决定一鼓作气消灭南宋。他派左丞相伯颜率领元兵二十万,分两路进军,一路从西面攻鄂州,另一路从东面攻扬州。这时候,宋度宗病死了,贾似道拥立了一个四岁的幼儿赵做皇帝。伯颜攻下鄂州,沿江东下,直取临安。贾似道一面带领七万宋军驻守芜湖,一面派使臣到元营求和。伯颜拒绝议和,命令元军在长江两岸发起进攻,宋军全线崩溃,贾似道逃回扬州。到了这个时候,南宋灭亡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