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
作为领导来讲,针对不同的下属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如果用一个办法来管理所有下属效果肯定是不好的,也就是说,一种方法用在A身上奏效,用在B身上不一定奏效。
在团队管理方面,唐僧是比较有心得的。比如对孙悟空,孙悟空的性格比较急,唐僧对他有时候要捧他,有时候还要激他。唐僧除了给孙悟空戴了紧箍咒外,还在不同时期对孙悟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8-2
孙悟空长得比较难看,当然,另外几个徒弟也不好看。唐僧最初带一个妖精取经,后来带四个妖精: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在夜间投宿的时候,来到某个庄园前,唐僧去敲门,有老者一开门说:啊,妖精!然后唐僧说,小点儿声,千万不要喊他妖精,那猴子听了会不高兴的。很多老者都有个疑虑,就问长老你长得如此俊俏,干吗带这三个丑八怪?
18-3
唐僧已经知道徒弟的本领了,于是解释说,不要看我的徒弟丑,但是甚有用处。唐僧后来就吹嘘,说自己的徒弟本领都如何了得,降妖伏魔是家常便饭。某国皇帝就会求助说,我的娘娘被谁抓走了,我的公主怎么怎么样了,希望圣僧帮忙营救。三个徒弟还没有说话呢,唐僧就开始说了,陛下莫心忧,我那三个徒弟个个有万般的本领,让我的徒弟把你的娘娘和公主救回来。
唐僧知道自己的徒弟本领高强,虽然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自己的徒弟会,为师脸上有光,这是他从心里到语言上的变化。有时候唐僧被妖精抓住后,他就跟妖精说,我的大徒弟是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你要放了我,吧啦吧啦讲一通,也是颇有底气的,小小骄傲一把。
18-4
但是最初的时候,唐僧也是逐渐摸透徒弟的脾气的,因此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几个徒弟。《西游记》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行者没及奈何,只得回见三藏道:“师父,这个怪被老孙骂将出来,他与我赌斗多时,怯战而走,只躲在水中间,再不出来了。”三藏道:“不知端的可是他吃了我马?”行者道:“你看你说的话!不是他吃了,他还肯出来招声,与老孙犯对?”三藏道:“你前日打虎时,曾说有降龙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原来那猴子吃不得人急他。见三藏抢白了他这一句,他就发起神威道:“不要说!不要说!等我与他再见个上下!”
18-5
这猴王拽开步,跳到涧边,使出那翻江搅海的神通,把一条鹰愁陡涧彻底澄清的水,搅得似那九曲黄河泛涨的波。
《西游记》第十四回说的是“心猿”,第十五回说的是“意马”。孙悟空和小白龙打,小白龙打不过,就躲在水中间,这时候三藏道:不知端的可知他吃了我的马?行者道:废话,不是他吃,他能出来吗?这你都不知道。孙悟空对师父说话的语气很不恭敬。唐僧对他更生气,你前几天不是吹嘘能降龙伏虎吗?打虎你打了,降龙你降一个呀?猴子更生气了,“原来那猴子吃不得人急他。见三藏抢白了他这一句,他就发起神威道:‘不要说,不要说!等我与他见个上下!’这猴王拽开步,跳到涧边,使出那翻江搅海的神通,把一条鹰愁陡涧彻底澄清的水,搅得似那九曲黄河泛涨的波”。
18-6
唐僧觉得猴子对我不恭敬,我更要激你,就是这样的。
孙悟空是可以激的,但是唐僧知道猪八戒没有什么大本领,从来不激他,而且还护短。在《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中,孙悟空让猪八戒跟他去巡山。猪八戒说,我不去,我没能耐。孙悟空说,放屁还添点儿风呢,大小能起点作用,赶紧和我去。猪八戒说,我不去,我在家照顾师父。孙悟空说,巡山就是让你去看看有没有妖怪,回来告诉一声就行。你要是在家,师父饿了你要给师父弄吃的,师父要上厕所你得陪着去,师父累了,你得给师父按摩。猪八戒一听,算了,这活太多,还是去巡山吧。行者在旁偷着乐。
18-7
如:
行者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长老骂道:“你这个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什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行者道:“不是笑他。我这笑中有味。你看猪八戒这一去,决不巡山,也不敢见妖怪,不知往那里去躲闪半会,捏一个谎来,哄我们也。”长老道:“你怎么就晓得他?”行者道:“我估出他是这等。不信,等我跟他去看看,听他一听:一则帮副他手段降妖,二来看他可有个诚心拜佛。”长老道:“好!好!好!你却莫去捉弄他。”
18-8
唐僧此时护短,骂悟空,说你嫉妒你兄弟。大家想,孙悟空嫉妒猪八戒什么,是长得帅,还是本领高?哪一点是?唐僧毫无道理地批评孙悟空。孙悟空说我只是让他去走一遭,他肯定不会巡山,一会儿就跑到哪儿去睡大觉,然后还得撒个谎回来骗我们,说见到妖精了。长老不信,说你怎么就晓得猪八戒跑一边睡觉去了,还撒谎呢?行者说,我猜的,不信我跟着他听一听去。长老道,好,好,好,你快去,别让你二师弟在那受苦,别让他被妖精抓到,然后又告诉他,你却莫去捉弄他。
孙悟空不捉弄他才怪呢。
然后,孙悟空果然看到猪八戒在睡觉呢。
18-9
那唐僧为什么不激八戒、沙僧呢?因为师父知道,他们本领不行,激也激不出什么能耐来,还容易被妖怪拿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唐僧对孙悟空和其他几个徒弟,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
管理手下的时候,还要“恩威并施”。我们有时候不能一味地怀柔,不能一味地纵容,也不能一味地打压,要恩威并施。有恩,还要有威,对于立功的人应该奖赏,对于犯错的人要坚决地严惩,惩罚分明才能服众。
18-10
王熙凤在大观园中持家有方,一方面得益于一把手的坚决支持,另一方面她也能做到恩威并施。她对一些下人该惩罚的时候绝不留情,对大观园中的女孩该照顾的也是照顾有加。比如,她们起诗社的时候,也让王熙凤凑份子钱。王熙凤说,你们就是看我有俩小钱儿嘛,知道我一首诗都不会做,让我参加就是想让我拿钱,没关系,我愿意拿。但是她对手下人呢,比如对焦大,就是那个喝多酒就骂人的焦大,还说太老爷在世的时候都不敢把我怎么样,再怎么样,咱们就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我跟你拼命。《红楼梦》在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写道:
凤姐道:“我何曾不知这焦大。倒是你们没主意,何不打发他远远的庄子上去就完了。”
…………
18-11
那焦大那里把贾蓉放在眼里,反大叫起来,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凤姐在车上说与贾蓉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是”。
18-12
这时候凤姐和宝玉出来刚要坐车,就和贾蓉说,还不早些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家里岂不是祸害?亲友知道岂不是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焦大又骂,说什么养小叔的养小叔,爬灰的爬灰。“爬灰”就是老公公和儿媳妇发生奸情,这里影射的就是秦可卿和他的公公贾珍的奸情,养小叔说的是谁没有明确说。宝玉听了之后问王熙凤什么是“爬灰”?王熙凤说你闭嘴,再说我告诉你父亲,胡说八道,这事不是小孩说的。
18-13
为什么老公公和儿媳妇之间有奸情叫“爬灰”呢?民间传说是以前祭祀的时候把锡纸叠成金元宝,在祭祀的时候会烧很大一堆,因为锡纸不容易燃烧,有时候顶上一层烧完了,底下有没燃烧的。所以卖丧葬用品的小商小贩就偷偷地把底下没燃烧的弄出来再卖。他们先把灰弄掉,把底下的锡纸偷出来。“偷锡”和“偷媳”是谐音,说你偷锡纸就等于偷儿媳妇。但是“偷锡”和“偷媳”太接近了,一下就能听出来。那么偷锡纸之前先把上面的灰给扒掉,才能偷锡。所以用“爬灰”代表偷锡,用偷锡影射偷媳,就这样转了一圈。
听到焦大这样骂之后,宁国府人把焦大按到马厩里,用马粪塞了焦大一嘴。
18-14
接下来,在王熙凤管家的时候,《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这样写的:
来旺媳妇献茶漱口毕,凤姐方起身,别过族中诸人,自入抱厦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张惶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在前探头。
18-15
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先问:“王兴媳妇作什么?”王兴媳妇巴不得先问他完了事,连忙进去说:“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说着,将个帖儿递上去。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掷下。王兴家的去了。
凤姐方欲说话时,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要支取东西领牌来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
18-16
凤姐因见张材家的在旁,因问:“你有什么事?”张材家的忙取帖儿回说:“就是方才车轿围作成,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凤姐听了,便收了帖子,命彩明登记。待王兴家的交过牌,得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方与张材家的去领。一面又命念那一个,是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买纸料糊裱。凤姐听了,即命收帖儿登记,待张材家的缴清,又发与这人去了。
18-17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窗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彼时宁府荣府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18-18
贾府家大人多,诸事繁杂。凤姐处理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手下人难免有偷懒、犯错的,想蒙混过关的,凤姐均能明察秋毫。在管家的时候,对下属,比如哪个迟到的话,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王熙凤是坚决地批评,谁迟到了一律训诫。而且对于犯错的,下重手处罚,打板子毫不留情,杀一儆百,让下人们知道了自己的厉害,才不敢再偷懒耍滑。凤姐年轻,如果不树立自己的威严,自然难以服众。如果一味地严厉,又会缺少支持。
所以王熙凤对手下绝对是毫不留情的,但同时又是恩威并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