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
张三: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
李四:大家好,我是李四。
张三: 哎,前几天,说过明朝的——魏忠贤。
李四: 那这次呢?
张三: 这次啊!咱继续回到明朝。
李四: 哦?这次咱要说点啥啊?
张三: 这次啊!咱们咱们说一说,很有名气的一个事件。
李四: 什么事件啊?
张三: 靖难之役!
李四: 哦?这可是个大事件,你快说说吧!
张三:咱啊!先得从这事儿的源头说起,话说朱元璋老爷子打下大明江山后,那可是雄心勃勃,一心想着老朱家的江山能千秋万代。于是啊,他就把儿子们都封了王,让他们镇守四方。这其中,燕王朱棣那可是个厉害角色。
李四:这朱棣怎么个厉害法啊?
张三:这朱棣从小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军事才能那也是相当出众。而且他为人精明,野心勃勃,心里头啊,早就藏着一股劲儿。
李四: 嗯!然后呢?
张三:朱元璋驾崩之后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这建文帝一上台,就感觉那些藩王叔叔们是个威胁。
李四:这也正常,藩王手握重兵,换谁当皇帝都得忌惮三分。
张三:没错!建文帝身边的大臣黄子澄、齐泰也一个劲儿地撺掇他削藩。建文帝耳根子软,就听了他们的话,开始动手削藩。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喽!
李四:怎么呢?那些藩王肯定不愿意吧?
张三:那当然啦!藩王们本来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突然要被削藩,这不是断他们的财路、夺他们的权势嘛。其中,朱棣就更是不满了。你想啊,朱棣本来就野心勃勃,这下更是觉得建文帝这是要对他赶尽杀绝。
李四:那朱棣就直接起兵反抗了?
张三:哪能这么冲动呀!朱棣那可是老谋深算。他知道自己这会儿实力还不够,于是就开始装疯卖傻。
李四:装疯卖傻?这怎么装啊?
张三:这朱棣啊,大夏天的穿着棉袄,在大街上跑来跑去,还抢老百姓的吃食,嘴里胡言乱语,一会儿说自己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一会儿又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回到王府,还在地上打滚,抱着火炉喊冷。
李四:这装得倒挺离谱的,那建文帝就信了?
张三:建文帝一开始还真有点半信半疑,就派了人去燕王府打探虚实。
李四:那朱棣咋应对的呢?
张三:朱棣早就料到建文帝会派人来,他呀,就在王府里继续演。大热天的,他躺在地上,身上盖着好几层被子,嘴里还嘟囔着:“好冷啊,好冷啊!”来人一看,哎哟,这朱棣是真疯了吧。
李四:感情这朱棣是个戏精啊!那这些人回去就跟建文帝说朱棣疯了?
张三:没错!这些人回去就跟建文帝说:“陛下,燕王真疯了,您就别担心他了。”建文帝一听,心里这才稍微放松了点警惕。可他不知道,这朱棣啊,背地里正偷偷地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呢!
李四:原来如此,这朱棣可真是深藏不露啊!那后来怎么又打起来了呢?
张三:这建文帝虽然暂时相信了朱棣疯了,可削藩的事儿还在继续。他接连削了好几个藩王的爵位,把他们贬为庶人。这朱棣一看,觉得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于是,他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抗,这靖难之役就这么打响了。
李四:“清君侧”?这是什么意思啊?
张三:“清君侧”,就是说皇帝身边有奸臣,朱棣要帮皇帝清除这些奸臣,实际上啊,就是他起兵造反的借口。他把黄子澄、齐泰说成是奸臣,说要打进南京,除掉他们,实际上是想自己当皇帝。
李四:这借口找得还挺冠冕堂皇的。那这仗一开始打得怎么样呢?
张三:这仗一开始,建文帝这边那可是兵多将广啊!毕竟他是正统皇帝,调动全国的兵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朱棣呢,虽然军队精锐,但人数上远远比不上建文帝。
李四:这么看来,朱棣的胜算不大呀。
张三:没错!建文帝派了老将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去攻打朱棣。朱棣这边呢,只有几万兵马。这耿炳文也是个厉害角色,他把军队布置得井井有条,准备和朱棣打一场持久战。
李四: 那朱棣怎么办呢?他能打得过吗?
张三:朱棣一看这架势,知道硬拼不行,就想出了个奇招。他趁着耿炳文军队刚到,还没站稳脚跟,半夜里带着精锐骑兵,突然袭击了耿炳文的营地。这一下,耿炳文的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李四:哎呀,这朱棣可真够狡猾的!那耿炳文吃了这亏,后来呢?
张三:建文帝听说耿炳文吃了败仗,心里着急啊,就听信了黄子澄的建议,把耿炳文撤了下来,换上了李景隆。这李景隆,那可是个草包。
李四:怎么就说他是草包呢?
张三:这李景隆虽然出身名门,但是没啥真本事。他率领五十万大军去攻打朱棣,结果呢,被朱棣打得节节败退。朱棣一看李景隆这么好对付,那是越战越勇。
李四:看来这建文帝用人不当啊!那后来李景隆怎么样了?
张三:这李景隆啊,被朱棣打得屁滚尿流,一路败退。朱棣乘胜追击,这仗是越打越顺。可就在这时候,建文帝又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李四:什么错误啊?
张三:建文帝居然下了一道旨意,说在战场上不能伤害朱棣,他不忍心伤害自己的叔叔。这可把前线的将士们给难住了,打仗的时候都不敢对朱棣下狠手。
李四:这建文帝可真是糊涂啊!这不是给朱棣开了个“免死金牌”嘛!
张三:没错!朱棣知道了这道旨意后,那是胆子更大了,在战场上那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他带着军队一路南下,势不可挡。
李四:那建文帝就没办法了吗?
张三:建文帝这时候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又派人去和朱棣谈判,想和朱棣划江而治,北方归朱棣,南方归他。
李四:朱棣能答应吗?
张三:朱棣怎么可能答应啊!他一心想着当皇帝,这时候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拒绝了建文帝的求和,继续挥师南下。
李四:看来这建文帝是大势已去了。那后来呢?
张三:后来啊,朱棣的军队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这南京城里的建文帝,那是慌得不行啊。这时候,李景隆又干了一件“好事”。
李四:他又干啥了?
张三:这李景隆居然打开城门,投降了朱棣!这一下,南京城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被朱棣攻破了。
李四:这李景隆真是个叛徒!那建文帝呢?他最后怎么样了?
张三:这建文帝啊,在城破的时候,放了一把火,皇宫里是浓烟滚滚。等朱棣进城的时候,只找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也不知道哪个是建文帝。有人说建文帝烧死了,也有人说他乔装打扮,逃出了皇宫,出家当了和尚,这事儿啊,到现在还是个谜。
李四:这靖难之役的结局还真是充满了悬念。那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呢?
张三:朱棣当了皇帝,也就是明成祖。他登基之后,那可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把明朝治理得是井井有条,开创了“永乐盛世”。
李四:这朱棣虽然皇位来得不太正,但是当皇帝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张三:没错!这靖难之役虽然是一场皇位争夺战,但也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走向。通过这场战争,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复杂,也能看到历史的无常。
李四:今儿个,张三给大伙讲了这靖难之役,希望大伙能从这段历史中有所收获。
张三:好啦,今儿个的相声留到这里了,祝大家心情愉快!
张三: 谢谢大家!!!
李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