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征伐不断,七雄并立,纷纷争霸。
远在西北荒蛮之地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势。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效仿东方六国,正式称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的君主。
芈八子嫁给秦惠文王嬴驷为妾时,他还没登上王位。这不是过一桩政治联姻。
她出生于楚国王室,只知祖上姓芈,“八子”并非名字,而是她嫁给秦惠文王后获赐的封号。
当时,秦国后宫的嫔妃等级依次为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由此可见,芈八子初到秦国时,在后宫的地位并不高。
02
秦惠文王的王后名叫魏纾,生于魏国王室,和芈八子一样,为了政治利益而被远嫁到秦国,但她是以正妻的身份嫁给秦惠文王的。
芈八子时刻想着寻求改变,提高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她给秦惠文王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四公子嬴稷、七公子嬴悝、八公子嬴芾(fú),幻想着母以子贵。
魏王后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芈八子正面交锋,而是瞅准时机给秦惠文王吹枕边风。正因如此,纵使岁月流逝,芈八子依然还是芈八子。
起初,心有不甘的芈八子将嫉恨集中在魏王后身上,秦惠文王的嫡子嬴荡被立为太子后,她又将恨意转移到嬴荡身上。
同时她意识到,与其费尽心思争夺王后之位,不如笼络近臣、培植亲信,慢慢积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夺取嬴荡的储君之位。
03
魏王后在得知芈八子的计谋后,来了一招釜底抽薪,说服秦惠文王,将四公子嬴稷派去燕国做人质。这让芈八子心怀痛恨,却也无可奈何。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嬴驷去世,太子嬴荡继位,为秦武王。
从此,芈八子在后宫变得小心翼翼,同时嘱咐嬴悝、嬴芾两个儿子小心处事,以免让魏纾抓住把柄。
她觉得自己与魏王后的博弈输了,已经没了回旋的余地。两个尚且年幼的儿子,成为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并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小儿子嬴芾(fú)身上。
对于这番曲折,书上写道:“世间有些事颇值得玩味,看似已经山穷水尽,不料却又峰回路转。”
04
当芈八子完全放弃自己与魏王后的权力之争时,她的命运迎来意料之外的转机——
年仅23岁、力大过人、武艺高强的秦武王嬴荡,在一场武艺比试中举鼎而亡,没有留下子嗣。
秦武王的暴毙,对魏王后而言犹如晴天霹雳,在芈八子眼里却成了天大的好事,她原本输掉的棋,因此获得重新入局的机会。
秦武王去世后,芈八子争夺权位的野心重新燃起。
她和弟弟芈戎、魏冉密谋商量了一番,决定将七公子嬴悝扶持成新君。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在燕国做人质的四公子嬴稷。
另一边,魏纾为了阻扰芈八子的夺位行动,搬出秦惠文王的长子嬴壮。嬴壮、魏纾、秦武王王后,这三股势力相加起来,绝对强过芈八子、芈戎和魏冉的势力。
05
当芈八子准备放弃时,命运再次眷顾于她——嬴稷回来了。
明面上,燕国使者送嬴稷回来,是让他继承秦国王位,实际上,燕国国君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不管如何,嬴稷的归来让芈八子重新振作起来,也让秦国君王之争的局势发生改变。
因为获得右丞相樗里疾的支持,嬴稷继位,为秦昭襄王。
为了不让魏纾有翻身的机会,芈八子以叛乱为由,处死魏纾、嬴壮等人。铲除多年的对手后,她体会到权力带来的乐趣,决定执掌政权。
根据《史记》记载,在芈八子之前,没有“太后”一说,从她之后,君王的母亲才被尊称为太后。她之所以要此尊称,是为了从幕后转到幕前。
06
为了控制秦昭襄王嬴稷,芈八子让他娶楚国公主为王后,名为联姻,实则是想在他身边安插一个奸细。楚国公主成为嬴稷的王后之后,时刻将他的动向汇报给芈八子。
嬴稷空有君王身份,却无君王实权,他觉得自己很窝囊,但又无可奈何。
而芈八子并不觉得自己抢走了儿子的政权,她认为,嬴稷能坐上君王位,全是自己不顾生死,与魏王后殊死一搏得来的结果。
再说,如果将政权交给嬴稷,保不定他会被燕国利用。与其被其他国家利用,倒不如做她芈八子的傀儡。
芈八子执掌政权后,一边培植势力,一边为在争夺王位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两位弟弟封侯。
07
芈八子还重用娘家人,让母亲的族人担任宰相,在重要位置上安插自己的人后,她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强。
自此,秦国的政权彻底掌握在了以芈八子为首的外戚手里。
在外戚当中,魏冉、芈戎、嬴悝和嬴芾四个人的权力最大,历史上将他们称为秦国“四贵”,权力一时大到只知“四贵”而不知秦王的地步。
秦昭襄王做过人质,忍功一流,虽然自己声名不如“四贵”,权力被母亲牢牢掌握,但他不动声色,静等时机到来。
秦昭襄王的忍辱负重,换来了母亲芈八子诱杀义渠王,为秦国除去西部最大隐患。
义渠王是义渠人的首领,义渠人是生活在西部边陲的游牧民族犬戎的一支。
08
秦国一直想称霸西北,只因为义渠国的存在,未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把挡在秦国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搬开,成为秦国历代国君想尽办法要做的事。
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嬴驷趁义渠国内乱,派兵攻打义渠国大胜,从此义渠国称臣,但背地里依然对秦国骚扰不断。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嬴稷在位,芈八子掌权,面对义渠国这个大麻烦,她一改之前秦国君王对义渠王国的强硬态度,决定发挥自己的女性优势,以柔克刚。
芈八子邀请义渠王到秦国都城咸阳做客,她想用怀柔政策拉拢他,然后通过联姻改变两国之间的关系。
这让义渠王既惊又喜,于是欣然前往。那时候,芈八子只有30多岁,风情万种,义渠王很快被她深深吸引。
09
从义渠王的眼神当中,芈八子看出他对自己的痴迷,由此心生一计,将他挽留在咸阳。从此,义渠王成为她的情人。
面对儿子秦昭襄王,芈八子说出自己内心的算盘:
刺杀义渠王,并不难,可如果那么做,只会让义渠人更加仇恨秦国。
不如将义渠王留在咸阳,好生招待,消磨他的意志,让义渠人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熟,彻底消灭义渠国。
秦昭襄王心想:能够兵不血刃地除掉义渠王,消灭义渠国,献出自己的母亲,有何不可?说不定母亲陷入和义渠王的情爱,会削弱她对朝政的兴趣。
从此,芈八子和义渠王的情人关系维持了31年。在此期间,义渠国没再偷袭过秦国。
直到公元前272年,芈八子将义渠王引诱到甘泉宫,将他杀害。
10
史书上写道:“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除掉义渠王后,秦国发兵攻打毫无防备的义渠国,义渠国亡。
先秦史专家马非百这样称赞芈八子:“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让义渠王做情人,是她人生中的污点。可当她诱杀义渠王成功,这一污点又称为她对秦国的贡献。
芈八子去世前一年,秦昭襄王才敢从母亲手里夺取政权。他和朝臣之所以容忍芈八子专政,也是因为她颇懂治国之道,将秦国治理得很好。
她对秦国的贡献,改变了秦国,也改变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