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黎明来临时·预告篇
剧本ID:
446772
角色: 0男2女 字数: 2623
作者:い绾绾づ
关注
3
2
2
0
简介
黎薇薇与林溪在时代浪潮中觉醒,挣脱封建枷锁,怀揣理想奔赴上海,共同书写女性觉醒与抗争的传奇。(预告童年回忆篇)
普本近代燃本爱国民国历史
角色
黎薇薇
出生于相对富裕的家庭,虽接受了一定教育,但仍面临被包办婚姻的困境。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梦想成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林溪
家境普通,擅长缝纫,常为他人制作衣物。通过与黎薇薇的相处,接触到进步思想,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正文

《待到黎明来临时》

——(预告童年回忆篇)

最可爱的作者:筱黎

参与人员:叶林

作者不会加音乐,希望大家理解,

自己放歌,谢谢(*≧∪≦)


主要人物介绍

1. 黎薇薇

- 年龄:1915年时13岁,出生于1902年3月15日。聪慧果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反抗精神。

- 性格:性格直爽,敢作敢为,像“爆竹”般一点就燃 。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毫不退缩,具有超前的女性觉醒意识,渴望打破世俗对女性的束缚。

- 背景:出生于相对富裕的家庭,虽接受了一定教育,但仍面临被包办婚姻的困境。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追求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梦想成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 标志性特征:总爱捧着进步书刊,袖口常沾有墨渍,说话时眼神坚定,充满力量。

2. 林溪

- 年龄:1915年时12岁,出生于1903年5月3日。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善于观察。

- 性格:性格温婉中带着坚韧,如同春日溪流,看似柔和却能冲破阻碍。虽然出身平凡,但对知识和新思想充满向往,在黎薇薇的影响下逐渐觉醒。

- 背景:家境普通,擅长缝纫,常为他人制作衣物。通过与黎薇薇的相处,接触到进步思想,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 标志性特征:指尖布满缝纫留下的茧子,随身携带针线筐,眼镜片后藏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 。


背景‌:1911年 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现在时间:1915年。黎薇薇13岁,林溪12岁。

1915年立秋

黎薇薇:(指尖划过《新青年》卷页,煤油灯芯爆出轻响) 溪溪,你看这段——“女子必当有独立之精神,若依附男子为天,则与笼中雀无异。”昨儿去教会女校旁听,美国来的女先生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正闹着选课自由呢。(忽然把杂志往木桌上一扣,袖口蹭到砚台,墨点溅在月白竹布衫上)

林溪:(从缝纫机前抬头,脚底下的踏板还在惯性转动) 薇薇姐,你这墨点子得赶紧用茶水浸。(起身从藤编针线筐里翻出软布)前儿张记绸缎庄的三少奶奶来做旗袍,张口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我看她腕上金镯子晃得人眼晕,倒不如你这满手墨香实在。(布巾蘸了凉茶,轻轻按在她袖口)

黎薇薇:(忽然抓住她手腕) 溪溪,你还记得去年冬天吗?王保长家的闺女才十五岁,就被塞进花轿换了两石谷子。她娘在轿帘外哭,她隔着红盖头喊“我要读书”——(喉结动了动,抓起搪瓷缸子喝冷茶)可现在不一样了,上海的工厂里有女工学技术,广州的报纸在登女学生演讲的照片。

林溪:(重新坐回缝纫机前,脚踩踏板的节奏变快) 我昨儿给李科长家做西装,听见他太太跟佣人说,“女子抛头露面成何体统”。(针尖穿过咔叽布料,发出细密的“嗒嗒”声)可我给她量腰身时,瞧见她枕头底下藏着本《莎乐美》,烫金封皮都磨毛了。(忽然停住踏板,扭头看窗外)薇薇姐,巷口的法国梧桐又落叶子了,跟去年你教我认字时一个样。

黎薇薇:(把《新青年》卷成筒,敲了敲缝纫机台面) 认字?你现在能读《申报》社论了!上回你念那篇《废娼运动宣言》,念到“女子非玩物”时,声音都在抖。(走到窗边推开木格窗,晚风卷着黄包车铃铛声涌进来)明早我要去码头送陈先生,他说上海正办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招女职员,月俸能拿二十块。

林溪:(手指在缝纫机针上缠了圈棉线) 二十块?够买一院子的洋布了。(忽然笑起来,露出虎牙)薇薇姐,你还记得第一次教我写自己名字吗?我把“溪”字的三点水写成了歪歪扭扭的蚯蚓,你拿竹枝在泥地上画了十遍,说“溪水要往宽处流”。(从抽屉里摸出个油纸包,展开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稿纸)你看,我把咱俩说的话都记下来了,想投给《妇女时报》。

黎薇薇:(接过稿纸,指尖触到纸页上的铅笔痕) “论女子职业之必要——林溪”。(抬头看她,煤油灯的光在她眼镜片上晃了晃)溪溪,你知道吗?陈先生说,广州的陈璧君女士跟着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剪了辫子穿西装。(稿纸在手里簌簌响)可咱们这儿呢?前儿张妈还说我“读了洋书就忘了祖宗”。

林溪:(起身把窗户关上半扇,挡住穿堂风) 张妈昨儿还偷偷问我,“女学生是不是都不裹脚”。(从针线筐里摸出枚铜顶针,在掌心磨了磨)薇薇姐,你还记得你爹把你关在阁楼里的事吗?你用帐钩子撬开窗,顺着紫藤爬下来,裙子勾破了半条,却举着本《天演论》喊“物竞天择”。(忽然把顶针套在无名指上,对着灯光看)我要是有你那胆子,早把缝纫机搬到街面上开店了。

黎薇薇:(把稿纸按在胸口,油墨味混着她身上的雪花膏香) 开店?溪溪,你知道上海有个叫董竹君的女人吗?她从青楼里逃出来,自己开了家川菜馆,连外国人都去吃。(走到缝纫机旁,手指划过她刚做好的西装马甲衬里)你这针脚比瑞蚨祥的老师傅还密,凭什么只能躲在后院给人做衣裳?

林溪:(忽然抓住她的手,顶针冰凉) 薇薇姐,你要去上海是不是?(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前儿我听见你爹跟媒婆说话,说要把你许给绸缎庄的少爷,彩礼是二十匹杭缎。(喉结动了动,像要咽下什么东西)你走的时候,能不能带我一起?

黎薇薇:(愣住,镜片上的灯花晃了晃) 带你?(忽然笑起来,抓起她的手按在《新青年》的标题上)溪溪,你忘了咱们在文庙许愿吗?要做“新女子”,像天上的星子,不做井里的月影。(从木箱里翻出个蓝布包袱,里面是几件换洗衣裳和半本《欧也妮·葛朗台》)明早五点,码头仓库见,陈先生说能给你在纱厂找个记账的活儿。

林溪:(眼睛忽然亮起来,像落了星星) 记账?我会打算盘!(转身打开床头的旧木箱,翻出件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褂子,又摸出个用油纸包了三层的铜板包)我攒了三个月,够买张四等舱的船票。(忽然把铜板包塞进黎薇薇手里)薇薇姐,你先拿着,我怕路上丢了。

黎薇薇:(捏着沉甸甸的铜板包,听见巷口传来狗吠) 溪溪,你看这夜色。(推开窗户,月光把梧桐树影投在青石板路上)像不像咱们在女校偷着看的《夜未央》剧本?黑暗总会过去的,陈先生说,上海的工厂正在闹罢工,女学生们在街头演讲,讲“男女平等”,讲“婚姻自由”。

林溪:(把缝纫机上的西装马甲叠好,放进黎薇薇的包袱) 薇薇姐,你还记得你教我唱的《木兰辞》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忽然从发髻上取下银簪子,递给她)这个你戴着,路上防身。我娘留给我的,说遇到难处就把簪头的珍珠抠下来换钱。

黎薇薇:(接过银簪,簪头的珍珠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溪溪,等咱们到了上海,就去拍张合影。要穿洋装,戴呢子帽,像画报上的新女性那样。(把银簪别在发髻里,包袱甩上肩头)走了,再不走更夫该看见咱们了。(走到门口又回头,煤油灯的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

林溪:(吹灭煤油灯,黑暗里只有两人的脚步声) 薇薇姐,你说上海的天亮得是不是比这儿早?(手在黑暗中摸索,忽然抓住她的手腕)我昨儿梦见咱们站在黄浦江边,轮船鸣笛的时候,太阳正好从江面上升起来,红得像火烧云。

黎薇薇:(握紧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茧子) 会的,溪溪。(推开后门,青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等黎明来临时,咱们就不用再躲在阁楼里看书,不用再偷偷把报纸藏在缝纫机抽屉里。(巷口的黄包车铃铛又响了,像某种遥远的召唤)咱们要在阳光下走路,大声说话,让所有人都听见,女子也能顶起半边天。

林溪:(跟着她走进巷子,木屐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声) 薇薇姐,你说报纸上登的那些女大学生,她们会打毛衣吗?(忽然笑起来,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传开)我要是学会了英文,就能给你翻译《简·爱》了,你说简·爱要是生在咱们这儿,会不会也拿帐钩子撬窗户?

黎薇薇:(笑声混着更夫的梆子声,飘向巷子深处) 傻丫头,简·爱会自己挣钥匙。(远处传来轮船的汽笛声,低沉而悠长,像从海的那边传来的呼唤)你听,那是“民主”号,陈先生说它能载着咱们去看新的世界。(月光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两株并肩生长的小树,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朝着微光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得坚定)


敬请期待《待到黎明来临时》后续篇章

感谢你们的支持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