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叶落时》
第一幕:图书馆的指尖相撞
场景:大学图书馆三楼社科区
[旁白:有些心动,藏在书页翻动的声响里,像秋夜的露水滴落青石板,轻得听不见,却在心底洇(yin第一声)开一片潮湿]
林微:(踮脚够书架上层)还差一点…
江澈:需要帮忙吗
林微:(惊得回头)啊!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挡路的…
江澈:没关系,是要这本《社会心理学》吗?
林微:对,对!谢谢你,我够了好久都没有够到
江澈:给你,书架层高设计的不太合理
林微:(指尖触到书时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啊,抱歉
江澈:没事,你也是来准备期末论文的?
林微:嗯,中文系的,要写相关的文献综述
江澈:中文系?挺巧,我建筑系的,刚好也需要参考这本书
林微:(低头翻书)建筑系…那你看这个会不会觉得枯燥?
江澈:不会,空间与人的行为心理和设计相关,你有推荐的章节吗?
林微:(眼睛亮了亮)第三章讲群体认知的部分,案例很具体,我觉得挺有启发
江澈:好,我一会儿看看,你坐哪里?有不懂的或许可以互相交流
林微:(指了指靠窗的位置)就在那边,我…我也有很多地方没看懂
江澈:那正好,我看完找你
林微:好,好呀!
江澈:(笑了笑)那我先去拿笔记本
林微:(小声默念)江澈…建筑系…
[旁白:一个名字,像一粒种子,落在心田最软的地方,没等察觉,就已经开始悄悄发芽]
江澈:(拿着笔记本走过来)可以坐这里吗?
林微:当然!请坐
江澈:你看到哪一页了?
林微:第47页,这里讲的认知偏差,我有点绕不过来
江澈:我看看…其实可以结合实际场景理解,比如设计公共空间时,就要考虑人们的认知惯性
林微:原来是这样!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江澈:你中文系的,对文字敏感,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解读
林微:我?我可能不行吧,我对建筑一窍不通
江澈:没关系,交流而已,你觉得这里的案例换成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会不会有同样的逻辑?
林微:(认真思考)会!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因为认知偏差,总觉得贾宝玉对别人更亲近
江澈:(点头)很贴切,看来跨学科的思路确实有用
林微:(脸颊发烫)只是随口说说,可能不太专业
江澈:已经很有启发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林微:林微,森林的林,微笑的微
江澈:林微,很好听的名字,我叫江澈
林微:(心跳加速)我知道,刚才听你和管理员说过
江澈:(挑眉)哦?这么巧
林微:(连忙解释)不是…我刚好听到…不是故意偷听的
江澈:(笑)我没说你偷听,不用紧张
林微:(低头抿了抿嘴)嗯
江澈:继续看?有问题随时问我
林微:好
此章完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