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人】少年相思在长安15 元稹与白居易【完结篇】
剧本ID:
605944
角色: 0男0女 字数: 3636
作者:辛夷格格
关注
6
12
10
0
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唐朝诗人的历史故事书,从现代人的视角生动地介绍了诗人们的生平。在书中我们与他们并肩而行,倾听他们的故事,或暖心,或悲伤,或励志,或荒唐,终不被世人遗忘。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读物本古代阅读散文历史人文社会
正文

文学名人系列 之 少年相思在长安15 完结篇

兄弟

01

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初见元微之,惊鸿一瞥,乱了心曲。

他逆光而来,恍若天开,张扬恣意地骑着马,在朱雀大街上招摇过市,好似铺天盖地的阳光都融进了他的笑眼里。

白居易得知,那男子叫元稹,字微之,即将与自己成为同事,一起在秘书省任校书郎。

他们一个清风明月,一个傲雪凌霜,性格本天差地别,可不想,二人交谈之下,却成了彼此的灵魂伴侣,懂得对方未曾说出口的下半句。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节选)

02

他们都是敏感的人,轻而易举地发现了对方眼底的忧伤,一样的眸子里捆绑着旁人无法触碰的过往。

他们同样的所爱隔山海,同样的山海不可平。

如果说,后来的白居易失去了爱情,也在仕途上失了意,那么他唯一的灵魂寄托,便是挚友元稹。

也正如《唐才子传》里描述的他们:“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

03

他们当了两年校书郎后,都嫌位卑职微,不能一展胸中抱负,于是约定再去考制举。

他们与世隔绝,携手入住华阳观,在那里一起复习、互相监督、共同备考。

制举考的是策论,也就是对时政的看法。二人凭借在秘书省阅遍群书的经验,一同探讨国家大事,并把他们二人的政治主张撰写成册,名曰《策林》。

在闲暇的时候,他们又一同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晚上就同床共枕,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困了就闭上眼睛听彼此的呼吸声,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

04

白居易写诗:“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

翻译过来,就是:微之,每当我和你在一起,时间就过得好快呀。

元稹写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他们两个人双双过了制举考试,白居易还是万年老四,而元稹则一举夺魁,成了全长安城最靓的仔。

考试结束后的两个人,难得放飞自我,登塔郊游、寻花问柳。

在秦楼楚馆的嬉闹中,白居易向元稹劝酒,元稹挤眉弄眼地说:“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05

元稹是第一名,从一开始就在中央担任左拾遗,而白居易则被外放为盩厔(zhōu zhì)县尉,几年后才调到中央,得以和元稹同列为官。

在第一天上朝的时候,元稹看向白居易,说:

切愧寻常质,亲瞻咫尺姿。

日轮光照耀,龙服瑞葳蕤(wēi ruí)。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节选)

能撸铁能扛刀的白居易突然害羞地笑了,写诗说:

每列鹓(yuān)鸾序,偏瞻獬豸(xiè zhì)姿。

简威霜凛冽,衣彩绣葳蕤。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节选)

06

在元和初年,他们二人联手发起了文学史上浩浩荡荡的新乐府运动,在朝堂之上针砭时弊、仗义执言,成了一对同进同退的谏官双子星。

而他们二人最神奇也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元和四年(809)的那场千里神交。

那年元稹任监察御史,出使东川,走了一段日子后,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朋友李建一起去曲江游玩,三人一起饮酒赋诗,正喝得兴起,白居易一拍脑门,说:“算算日子,元微之现在应该快到梁州了吧。”

借着醉意,他写了一首《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07

而神奇的是,就在同一天,元稹竟真到了梁州,而且在驿站小憩的时候,还梦见了自己与白居易、李建等人同游曲江的画面。

忽而被外面吵醒,他心头惆怅不已。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时间、地点、人物,竟分毫不差,全然契合。这件事让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惊奇不已,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白行简把这个故事写入了唐传奇,现如今,更是成了元白二人千里神交的佳话。

不久之后,元稹在敷水驿与宦官发生冲突,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这件事上达天听,皇帝与宰相袒护宦官,反而把元稹贬到了江陵。

08

白居易闻知此事,怒不可遏,再三上书施救,他用事实告诉他,生死之交,不只是说说而已。

元稹离开的时候,白居易没有去送他,他告诉元稹,就算天各一方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互相寄诗联系。

他说:“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他给元稹寄诗,说:

渺渺江陵道,相思远不知。

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白居易《忆元九》

元稹也回了一首诗,说: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元稹《酬乐天》(节选)

09

江陵偏远之地,不比京师,元稹到了那里不久便病倒了,再加上之前元稹得罪了藩镇势力,如今更是被地方的节度使恶意对待。

白居易得到消息,他怕地方的医疗条件跟不上,特意在京城买了药,给元稹寄去,还说:“怜君独卧无言语,唯我知君此夜心。

元稹收到了药,为了不让好友担心,专门回诗说:“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你的药很灵,我的身体也好了,你放心吧。

白居易又回诗说:

春来无伴闲游少,行乐三分减二分。

何况今朝杏园里,闲人逢尽不逢君。

——白居易《曲江忆元九》

10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皇帝贬谪江州。

彼时元稹在通州害了疟疾,奄奄一息,在得知了好友的遭遇后,竟回光返照,从生死线上挣扎了起来。

残灯无焰影幢幢(chuáng chuáng),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他知道白居易被贬的前因后果,王涯卖友求荣、背后捅刀,元稹带着病容,护短地告诉世人,哪怕这世上所有人都弃他于不顾,还有个我会站在他身后,为他撑起一片明亮的天空,这点从我成为他朋友的那一刻,就注定这场友谊不死不休。

11

白居易在被贬途中,思虑再三,终于也给元稹写了一封《与元微之书》,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节选)

而元稹这边,明明自己已经病骨支离,可在获知了白居易被贬的讯息后,他心慌意乱,想的念的全是白居易的安危。

如今终于收到了乐天的信,那一刻,他的泪水夺眶而出,竟哭了起来。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得乐天书》

12

这一时期,他们也曾互诉衷肠,有很多有趣的日常。

比如白居易梦到了元稹,就给他写诗一首。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pén)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白居易《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而元稹得到书信后,也调侃白居易,回上一首诗。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13

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去忠州任职,而元稹也转任虢(guó)州长史,他们一个溯江而上,一个顺江而下,竟在夷陵不期而遇。

同是身在逆境,又是久别重逢,他们在客栈抵足而眠,留宿了三天三夜,这才依依不舍地惜别。

阁中同直前春事,船里相逢昨日情。

分袂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

——白居易《答微之咏怀见寄》(节选)

白居易说:“我想念我们一起在长安,当校书郎的时候了。”

元稹说:“我也很怀念那段时光啊,无忧无虑的,多好。”

14

那时候的他们,抚琴赋诗、理佛问道,对未来都有着无限的憧憬,可后来,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砸烂了他们的铮铮傲骨,于是元稹妥协了生活,白居易埋葬了梦想。

他们也曾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可最后,白居易颓废,元稹则开始黑化,变成了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狠人。

曾经与宦官势不两立的元稹,开始依附宦官,还加入党争,投靠了李党,终于一跃而起,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宰相。

他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也渐渐地开始破裂。

15

时局波云诡谲,牛李党争愈演愈烈,元稹与裴度发生了矛盾,小人李逢吉则推波助澜,造谣说元稹私下派人刺杀裴度。

这件事被捅了出来,白居易又惊又怒,他不避私交,秉公直言,将抨击矛头指向了元稹,这是两个人的关系唯一一次降到了冰点。

最后的结果,是元稹与裴度两败俱伤,元稹失了相位,被贬为同州刺史。

在同州,元稹向白居易写诗剖明心迹,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刺杀过裴度:

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

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

——元稹《寄乐天二首》(节选)

16

而白居易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元稹,于是自请离开京城,外放到杭州担任刺史,除了他本人心喜江南外,还有个缘故,就是元稹也在那里。

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节选)

他们二人见识过了人间的风雨,奋斗过、失意过、迷茫过,如今转了一圈,也终究是回到了原点。

在余生的晚景里,白居易和元稹都是掰着指头过日子的,如元稹给白居易写的那样:“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

元稹给白居易写诗,他说: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元稹《寄乐天》(节选)

17

大和五年(831),元稹毫无征兆地暴病而亡,时年五十三岁。

噩耗传回,白居易怔愣了半天,颓然跌坐在地上,他没想到,元稹比自己小,却走在了自己的前头。

他忽而想起了,元稹被贬武昌,自己前去送别的场景。

原来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杨柳依依,更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清晨,有的人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不久,元稹的灵柩被运回咸阳安葬,白居易亲自为之撰写墓志铭,字字泣血:

嗟哉惜哉!道广而俗隘,时矣夫!心长而运短,命矣夫!呜呼微之,已矣夫!

18

多少年后,白居易在洛阳闲居,自号香山居士,在他的《修香山寺记》中,有这样的句子:

予早与故元相国微之,定交于生死之间,冥心于因果之际。

他想起了当初他们在华阳观的时光,少年鲜衣,意气疏狂,万丈尘寰,那时他们是那长安城里最耀眼的一对少年。而今又一轮回,却无人提剑策马,再也寻不到像他们一样的少年。

在元稹去世九年后,有一个晚上,白居易梦到了元稹还活着,与自己携手同游大雁塔,元稹的笑容温暖如阳光,一如当年的模样。等到梦醒时分,一刹那的巨大落差向胸口沉重压来,已经年近古稀的白居易,此刻哭得就像个孩子。

19 杀青段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梦微之》

往后余生,这空荡荡的人间,就真的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啊。

只可惜,当年在华阳观,你我之间的那盘围棋,到最后还是没有下完。

对弈的人早已走远,又有谁会去推敲这红尘之外的一盘残棋?

(编者:所以白、元才是真爱,什么崔莺莺、湘灵都是幌子啊)

全书完结


相关链接:

01 第一章 韦应物 436468

02 第二章 刘禹锡 330538

03 第三章 柳宗元 347916

04 第四章 韩 愈 945612

05 第五章 李 贺 471697

06 第六章 白居易 上 419009

07 第六章 白居易 下 528216

08 第七章 元 稹 469643

09 第八章 李商隐 416955

10 第九章 杜 牧 130252

11 第十章 温庭筠 894701

12 第十一章 鱼玄机 904417

13 第十二章 黄 巢 945335

14 第十三章 白居易(番外篇)830243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