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会吃,我只会比较。
01
又到拍烧菜照片的时间,这星期要煮些什么?多数到菜市场走一圈,就有灵感。
想起在中山喝的一道汤,就先买了些蛤蜊(gé lí),广东人叫沙蚬(xiǎn)的。回家养它一天,放一把生了锈的刀,让它吐沙。如果你用的都是不锈钢,可把一块磨刀石置于水中代替。
将蛤蜊飞水,烫它一烫,令其中剩余的杂质冲净之后,便可以放进一个沙煲中滚汤。
现在是大头芥菜上市的季节,选两个肥大的,洗净。大芥菜的缝中最易藏沙泥,这一点切记。
另外两个大番薯,切大块。加一片姜。
三种食材可以同时滚之,二三十分钟之后,就是一煲最鲜美的汤了。
当然,番薯、大芥菜和蚬,都能将汤水煮得很甜,不过你如果没有信心的话,可加一点所谓的“师傅”。我说的并非味精。放味精任何食物都变成同一个味道。我说的“师傅”是少许的冰糖。冰糖你不反对吧?对身体也不会有害。这一点点的冰糖,保证这一道汤的成功,不是太过分。
02
当今又是鲥(shí)鱼最肥美的季节。鲥鱼有个“时”字边,叫人非合时不食。鲥鱼生长在富春江的最好吃,郁达夫的故乡,文章时有提起,咸淡水交界的最佳。
鲥鱼一般的吃法是清蒸,或用铁板烧之,因为它的鳞可吃,后者的做法较受欢迎。
我爱吃鲥鱼,但嫌它骨多。今天在菜市场看到一尾五斤重的,即刻买下,鱼腩部分,也有两大块。
先爆辣椒干、鲜辣椒和致命的指天椒,大量。三种不同颜色的辣椒,铺底。上面放块鲥鱼腩,也将鱼的鳞爆了爆,再猛火蒸它八分钟,即成。样子漂亮,味道好。吃时除了鱼腩中的大条骨,剩下的有如广东话中所说:啖啖肉。
03
“你喝些什么汤?”记者问。
最好喝的当然不是什么鱼翅、鲍鱼之类的汤,而是家常的美味。每天煲的汤,当然用最容易买到的当季食材。
今天喝些什么呢?想不出来,往九龙城菜市场走一趟,即刻能决定。
看到肥肥胖胖的莲藕,就想到章鱼莲藕猪骨汤了。回到家里,拿出从韩国买回来的巨大八爪鱼干来,洗个干净,用剪刀分为几块,放进陶瓷煲内。排骨选尾龙骨那一大块,肉虽少,但骨头最出味,极甜。另外把莲藕切成大块放入煲内,煲两三个钟头。煲出来的汤是粉红色的,就是上海人倪匡兄最初见到、形容不出,把它叫为“暧昧”的颜色。他试过一口即爱上,佩服广东人怎么想得出来。
04
当今天气炎热,蔬菜不甜又老,最好还是吃瓜。而瓜类之中,我最爱的还是苦瓜。将小排骨,即肉排最下面那几条,斩成小块,加大量黄豆。苦瓜切成大片,最后加进去煮才不会太烂。这口汤,也是甜得要命,带点苦味来变化,的确百喝不厌。
至于要煲多久,全凭经验,有心人失败过几次就能掌握窍门。一直喊不会煲汤的人,是懒人。
虽说天热蔬菜不佳,但也有例外,像空心菜,也叫蕹菜,就愈热愈美。买一大把回来,先把江鱼仔,就是鳀鱼干——到处能买到,但在马来西亚槟城买到的最鲜甜——中间的那条骨去掉,分为两半,滚它两滚,味出,即下空心菜和大量蒜头,煮出来的汤也异常美味。
老火汤太浓,不宜天天喝,要煮这种简单的清汤来中和一下。
05
清爽一点的还有鲩鱼片芫荽汤。鲩鱼每个街市都有卖,买肚腩那块,去掉大骨,切成薄片。先把大量芫荽放进去滚,汤一滚,投入鲩鱼片,即收火。这时的汤是碧绿色的,又漂亮又鲜甜。
我喜欢的汤,是好喝之余,汤渣还能吃个半天的。像红萝卜煲粟米汤,粟米要买最甜的那种,请小贩们介绍好了,自己分辨不出的。如果要有疗效的,那么放大量的粟米须好了,可清肺。放排骨煲个一小时,喝完汤捞出粟米,蘸点酱油来啃,可当点心。
说到萝卜,青红萝卜煲牛腱不错,最好是五花腱,再放几粒大蜜枣,一定好喝。从前,方太还教了我一招,那就是切几片四川榨菜进去,味道变复杂,口感爽脆。牛腱捞出切片,淋上些蚝油,又是一道好菜。
06
花生煲猪尾也好喝,大量大粒的生花生下锅,和猪尾煲一两个小时,汤又浓又甜。我发现正餐之前,肚子饿的话,最好别乱吃东西,否则影响胃口,这时吃几小碗花生好了。猪尾只吃一两小段。其实当今的猪,尾巴都短,要多吃也吃不到。
猪尾、猪手,毛一定要刮干净,除了用火枪烧之,就是用剃刀仔细刮个清清楚楚,不然吃到皮上的硬毛,心中也会发毛。有时怎么清理都会剩下一些硬毛,是最讨厌的事。我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问那些猪脚专门店的人如何去毛,他们也说除了上述做法,没有其他办法。
说到猪脚,北方人多数不会介意前蹄或后脚,广东人叫前蹄为猪手,后蹄为猪脚,就容易分辨。总之,肉多的是脚,骨头和筋多的就是手了。
07
当今南洋肉骨茶也开始流行起来。到肉贩处买排骨时,吩咐要肉少的首条排骨(肉太多了,一吃就饱),再去超市买肉骨茶汤包,放进锅里煲它两个小时就能上桌。别忘记放蒜头,一整颗,可先用汽水瓶盖刮去尾部的细沙。喝汤时会发现蒜头比肉美味。如果要求高些,当然要买最正宗、最好喝的新加坡“黄亚细”汤包,虽然比一般的价位高,但是值得的。煲汤时除了排骨,可放粉肠及猪肝,猪腰则到最后上汤时灼一灼即可。
在家难于处理的是杏仁白肺汤,可给多点钱请肉贩为你洗个干净。加入猪骨和杏仁进去煲,煲至一半,另取一撮杏仁用打磨机磨碎再加入。这么一来,杏仁味才够浓。
要汤味浓,也只有用这种方法。像煲西洋菜陈皮汤,四五个人喝的分量,最少要用五斤的西洋菜,一半一早就煲,另一半打碎了再煲。肉最好是用带肥的五花腩,煲出来油都被西洋菜吸去,不会太腻。总之要“以本伤人”,煲出一大堆汤渣来也可当菜吃。
08
另一种一般家庭已经少煲的汤是生熟地汤。用大量猪肉、猪骨,煲出黑漆漆的汤来,北方人一见就怕,我们笑嘻嘻地喝个不停,对身体又好。
跳出框框来个汤最好。当今的冬瓜盅喝惯了,已不觉有何特别,最近在顺德喝的,不是把冬瓜直放,切开四分之一的口来做,而是把冬瓜摆横,开三分之一的口;瓜口不放夜香花,而以姜花来代替。里面的料是一样的,但拿出来时扮相吓人,当然觉得更好喝了。
不过我喝过的最佳冬瓜盅,是和家父合作的。他老人家在瓜上用毛笔题首禅诗,我用刻图章的刀雕出图案,如今已成美好的回忆。
09
煲了几天广东老火汤,有点生厌。路过九龙城侯王道“新三阳”时,抬头一看,挂着一笼笼的腌笃鲜,想起好像未尝过,我决定以此煮汤。
腌笃鲜就是笋尖干,亦叫扁尖,得和春笋一起煲。但春笋已过季,见店里卖着台湾来的鲜笋,此物最甜,用来代替春笋无妨。
有了两种笋,就要有两种肉,店里卖的咸肉色粉红,多一点肥肉的最佳,另外到菜市场买同样分量的五花腩。
把这四种食材过水,十分钟左右。咸肉和腌笃鲜都得过久一点,否则太咸,汤就没救了。
10
再移到沙煲煮,店里的上海人说煮个四十分钟就够了,我则煲了一小时。最近牙齿常痛,待肉煮得像苏东坡做的那么柔软,才好吃。
本来,还要放些百叶结,但处理起来麻烦,我干脆用豆卜代之,亦无不可,反正我不是真正的沪人,可以乱来。
煮出来的汤,鲜美到极点,就是嫌略咸了。有办法,弄一把粉丝,泡过水后扔进汤中滚,今晚不烧饭也可以吃饱了。
虽然是画蛇添足,我想,要是把江瑶柱也放进去煮又如何?第二天,即刻又试验我的腌笃鲜,发现味道又丰富了些。
11
第三天,又买了些活虾,等最后汤沸时放进去灼它一灼,也行。
跑去问店里的人,要是有了咸肉,再加金华火腿呢?他们摇头摆手,说万万不可。这次乖乖地听他们的话,不敢再放肆了。
看到超市中有迷你豆卜卖,方糖般大,一口可吃数个,就买来代替大豆卜,看起来有趣得多。
古诗云:“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说的就是腌笃鲜吧?各位要试煮,不必问和尚,照我的方法做做,看行不行。
12
走过南货店,见冬笋,非常新鲜肥美。
“怎么做?”向店里的人请教,是学习烹调的基本。
“切丝,和腊肉、百叶煮汤呀!要不然,做烤麸。上海人这个时候,最爱用它来做油焖。”他回答。
“做腌笃鲜不是要用干笋尖吗?”我问。
“笋尖是春天的,一长出来就割了,春笋又是另外一个味道,特点是又长又尖。”
“夏天呢?夏天笋又是怎么一个样子?”我好奇地追问。
“夏天飙出来的,都是一些大型的笋。有些很苦,会刺激喉咙,所以有的是晒成大笋干,像台湾人喜欢吃的那种;有些腌得酸溜溜的,加辣椒油。”他指着架上的玻璃瓶,“会吃上瘾的。”
13
“台湾有种鲜竹笋,甜得像水果,又爽又脆,煮熟后等凉了,蘸着沙律酱吃,但是我喜欢蘸豉油膏和大蒜蓉,百吃不厌。”
“这种卖价贵得要命,我们也进过货,很少会有客人出那么高的价钱去买。其实福建也有这一种笋种,就没那么贵。台湾人吃的东西,很多是福建传过去的。”
“秋天呢?有没有秋笋的?”
“很奇怪,秋天不长。”
“但是一年四季都有卖的呀!”我说。
“那是南洋笋,像泰国的天气,一年从头到尾都能长出笋来。有些笋还用硫黄泡过。”
“硫黄?我倒是第一次听到。”我说。
“中国人什么方法都想尽了。外国人做梦也没想到。”
14
从公主道到尖沙咀,靠近隧道口时,听到一阵蝉鸣。
叫得那么厉害!成千上万的蝉一起叫,震人耳。每次,我都听成:“夏天了!夏天了!”蝉像能说人话。
馋嘴的我,第一个反应想到的是吃。年轻时在日本尝过蝉味。一个大汉拿了一根棒球棍,向小一点的树身大力一击,从树上掉下数十只蝉。拔了翼,就那么烤来吃,香得很。
泰国菜中也常以蝉入菜。把蝉放进石臼中,加了指天椒、小茄子和鱼露,大舀特舀,做出紫颜色的酱,拿来蘸青瓜、生豆角和柳叶吃,味道鲜美得不得了,连最单调的生蔬菜都变成上等佳肴,吃个不停。
15
广东人一向吃桂花蝉,用盐焗。所谓盐焗,大多数人是拿去炸,再撒点盐充数。原料的蝉很香,焗和炸都不要紧。
查良镛先生的太太很喜欢吃桂花蝉,每次见到,都兴奋地说:“当年吃龙虱,两毛钱一大堆;吃桂花蝉,一只就要五角钱。”
有一次,我们在镛记吃饭,提到桂花蝉,老板甘健成先生说:“刚有货到,来几只试试如何?”
众人大喜。
桂花蝉上桌,吃起来果然很香脆,好像回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日子,大家都变得年轻起来。
16
蝉的那股香味久久不散,甘先生又说:“有没有听过蝉香水?”
真稀奇。他拿出两小瓶来,一闻,极为特别,非常有个性的香味。要是被法国人发现了,一定大量生产,还是不告诉他们为佳。
世界上能制造香水的,除了花朵之外,只有抹香鲸、麝尾巴和一种水獭的睾丸,比起这些东西,蝉的香水,没那么恐怖。
保护动物、昆虫的朋友请别紧张,夏天那么多蝉,全球皆是,不会因这篇文章而绝种的。
17
烧卖从北方传下,虾饺可应该是南粤独有的了,何世晃在他的诗里形容:
“倒扇罗帷蝉透衣,嫣红浅笑半含痴。细尝顿感流香液,不枉岭南独一枝。”
如果查出处,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广州五凤村的村民首创。五凤村是河涌交错处,有很多鱼虾,当地人把最新鲜的虾剥壳后包上米粉皮,做出洁白清爽的虾饺来。
用的应当是河虾,最为鲜美,这点上海人早已知道。当今茶楼中以海虾代替,而且不懂得选小尾的,包出又肿又大的虾饺,一看就倒胃口。
大小像核桃,形状如弯梳,故有“倒扇”之称,至于饺子皮有多少折叠,那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皮薄。一厚,也令人反感;不透明、颜色混浊,更是致命伤,看见了不吃也罢。
18
皮的制作,说起来像一匹布那么长。先要把生粉过筛,加盐后放入不锈钢或铁盘之类易传热容器,加一百度的沸水,迅速用棍棒搅匀。粉团有专用名词,叫澄面。
澄面加猪油搓揉,这很重要,不管你怕不怕胆固醇,也得用。植物油的话,香味尽失,不如去吃叉烧包。
取一小团澄面,用中国厨刀的背一压一搓,薄皮即成。这种手法,练习多次后一定学会。
馅的做法是将河虾洗净,干布吸水,平刀压烂,加上在沸水里焯过的红萝卜丝和贡菜丝,一起打成胶,再放猪油搅拌,放入冰箱冷冻,待馅的油脂凝固,便可包虾饺了。
19 杀青段
秘诀在于做澄面时,滚水的分量一定要算准,否则面太稠时中途加水,就失败了。而容器用易传热的,可利用余温把澄面烫熟。
蒸多久?要看你的炉大小,一般,水滚后放入蒸笼中,三分钟即熟。练习数次,便能掌握。请记得,做虾饺等点心全靠心机,动手一做,便会发现简单得很。
相关链接:
01-03 第一章 壹 294593 贰 892289 叁 387172
04-05 第二章 壹 527581 贰 636788
06-07 第三章 壹 490494 贰 854175
08-10 第四章 壹 208649 贰 400719 叁 176420
11-14 第五章 壹 363632 贰 518615 叁 851094 肆 267972
15-16 第六章 壹 382037 贰 90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