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新大保镖》端午节专版
剧本ID:
671902
角色: 2男0女 字数: 5146
作者:🌟Mario🌟
关注
8
7
15
2
简介
豆豆以豆豆,感谢大家的关注以及收藏,祝大家走本愉快
普本现代双普欢脱节日相声方言
角色
逗哏
捧哏
正文

主持人报幕:下面请您欣赏相声《新大保镖》,表演者(甲的名字)(乙的名字),大家掌声欢迎!

掌声响起,甲乙上台。。。

甲: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到戏鲸APP的房间,收听咱们端午节的相声专场

乙:哎,感谢

甲:刚才主持人可说了,咱们这个节目叫《新大宝宝》

乙:您等会吧,谁呀?

甲:怎么了?

乙:您刚刚都提到主持人说了,《新大保镖》呀

甲:可能是见到观众们,特别激动,紧张,我再说一遍啊

乙:哎,您重说

甲:《新大表表》

乙:好吗,还挺萌是吗?

甲:《新大粑粑》

乙:嘿呀,粑粑像话吗

甲:哎呀,你说到底叫什么?

乙:《新大保镖》,这么一会给这节目起仨名字,各位瞧见了吗?

甲:新大堡礁

乙:您去航海了是吗,怎么还大堡礁啊,澳大利亚的那个

甲:哪个?

乙:大堡礁啊,害我怎么也被带进去了(甲:我说是吧)不是咱们这节目叫大保镖

甲:大保雕(乙:您要飞?)我飞得动吗我,害,反正爱是什么是什么吧

乙:哎,这位倒随和

甲: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乙:没错,五月端午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

甲:不。。。不。。。。不。。。不不不不是,吃粽子那是你们,我今年不吃粽子

乙:好家伙,那吃什么?

甲:牛肉

乙:为什么吃牛肉呢?

甲:这就得追溯到我的工作了

乙:听您这意思,您不是干我们这行的?

甲:不。。。不。。。。不。。。不不不不是(乙:好嘛,下回上台前啊您少吃点黄豆)这叫什么话!

乙:额,那您给说说,您是干什么的呀

甲:你看我往这儿一站,像干什么的?

乙:我看不出来。

甲:(拿把式)我是个练武的。

乙:哦?练舞蹈的?四小天鹅?

甲:好嘛,那玩意你看我跳的了吗?

乙:那是跳什么舞的呀?民族?爵士?广场?

甲:为什么我就得是跳舞的呢?我呀是练武术哒

乙:练武术哒?练武术的有你这么肥头大耳的吗?

甲:这么一说你就外行啦!练武的就必须是瘦子吗?我是一个武术家(说完拍下胸脯,咳嗽)咳咳

乙:您各位瞧见了没,这武术家都快瘘啦,那你跟大伙说说你都练过什么?

甲:我练过兵刃和拳脚。

乙:您这兵刃是?

甲: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子,流星,什么叫带钩的,带刃的,带尖的,带刺的,带峨嵋针的,带绸子穗的,哪个是甩的出去的,拉的回来的,总之这十八般兵刃我是样样……

甲乙: 稀松!

乙:稀松啊?(甲:我就知道你得这么说!稀松像话吗?)那还练个什么劲啊

甲:废话,稀松是他们,我那叫精通。你要不相信啊,可以把这十八般兵刃都摆在我的面前,我一样一样都能把它……

乙:练喽?

甲:卖喽。

乙:卖废铁啊?这我也成知道吗?

甲:卖弄卖弄,练练,我那叫拿得起来放得下。

乙:行啦别臭美了,再说说拳脚你都练过什么?

甲:拳脚分内家拳,外家拳。

乙:内家拳有什么?

甲:无极,有极,太极,两仪,四象,形意,八卦。

乙:外家拳呢?

甲:少林寺弹腿的花拳,大红拳,小红拳,八仙拳,地躺拳,通背拳,罗汉拳。远了长拳,近了短打,挨帮挤靠,小架子猴拳。

乙:呵,全练过。。。嘿!

甲:哎,提起我来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因为练武的讲究投名师访高友,要提起我的师父(向师傅作揖),他老人家的名讳那是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就连他那个家乡往处净都是练武的!

乙:仙乡何处啊?

甲:说出来你就得背过气去

乙:好嘛,我这气性太大了,不能够!我告诉你说。

甲:北京宣平坡的下坎儿,那个地方叫虎岭。他老人家就是那个地方的人士。

乙:哪儿?

甲:虎岭。

乙:京西虎岭?我记得那地方净是卖粽子的呀,端午节吃的粽子。

甲:啥,我们那儿净是卖粽子的?

乙:唉。

甲:拉倒吧,你可别蒙我啦!天津那儿净是说相声的?

乙:净是说相声的谁听啊!

甲:我们那儿净是卖粽子的,谁吃啊?

乙:他这儿等着我呢!

甲:就提我师父那名姓也不像个卖粽子的。

乙:那您师父叫什么呀?

甲:我的老恩师他姓姜(江),名米字表小枣儿。

乙:江米小枣儿,您瞧还是粽子。

甲:他爱吃江米小枣儿,那是给他起的外号。

乙:那名字呢?

甲:叫姜天龙。师父教了我们哥儿俩:我跟我哥哥。

乙:你们哥俩叫什么?

甲:呵,这名字可好听了,我哥哥叫白糖,我叫馅。

乙:好嘛,俩小粽子!

甲:我哥俩跟师父学了各种的武艺,什么叫猫窜、狗闪、兔滚、鹰翻,哪个叫骆驼纵、蛤蟆蹦全学废了(乙:啊,什么?),啊,不是,全学会啦,

乙:嗨,吓我一跳。。。

甲:学会文武艺,活埋帝王家,(乙:货卖,活埋像话吗?)货卖帝王家!(乙:没错,老话!)有一天啊我跟我哥哥在家正捋叶子呢(乙:捋铁叶子),捋苇叶子(乙:别问,这是准备包粽子了),包粽子像话吗,我们捋的那个铁叶子,它那个形状像苇叶子,我们练的可都是铁砂掌啊,这时候就听我师父闷坐前庭,叫我们哥俩:“我呀呀我滴大徒弟,再呀呀我滴二徒弟……”

乙:徒弟干吗还压压?

甲:压压它瓷实啊。

乙:还是粽子。

甲:我师父说:“你们哥儿俩的功夫如何?”

乙:你呢?

甲:我说:“师父,我们行啦。”

乙:行了?

甲:我师父一听:“怎么着?你们行了?小小年纪,乳臭未干,就敢说行啦,就连师父我江米小枣都没说行!”

乙:好嘛,仨粽子吵起来啦!

甲:“你不是行了吗,我他奶奶的不教啦!”(乙:这师傅怎么还骂街啊)我一听我师父不教了,我也说,你不愿意教我他爷爷的还不学了呢(乙:这就论了两口子啦?)我师父一扭头要走,临走的时候,告诉我们哥儿俩三件大事。

乙:哪三件事?

甲:第一不准拦路抢劫。

乙:第二呢?

甲:不准越屋偷窃。

乙:第三?

甲:不准给心术不正的人保镖护院。

乙:什么叫保镖?

甲:当初交通不便,有钱的人出门,带的金银财宝怕被人抢走,就得花钱请会武艺的壮士给护送,这就叫保镖。

乙:噢。

甲:我师父嘱咐完了我们,他是一溜火光,直奔东南……

乙:狐仙啊?

甲:这不是形容我师父有功夫嘛!

乙:有功夫,人走也不能带火光啊!

甲:啊,我师父是钻洞一溜烟,就不见啦!

乙:这是黄皮子!

甲:还不对?

乙:干脆,你呀,也别形容啦!

甲:我师父走了,我们的功夫可不能搁下,天天照样儿练。有一天我们哥俩正练着呢,有人叩打柴扉(乙:就是敲门),打开大门一看,这个人手拿拜匣跟我打听(印度口音):“请问这儿有江米小枣的高徒,白糖,馅的吗?”我说:“我是馅,白糖里边有,我给你拿去?”

乙:买粽子的?

甲:不是。我接过拜匣一看,里边有一请帖,印度领事馆的领事呀呼奔先生路过我们这,要请我们哥俩给他们保趟镖,你说去不去?

乙:前几天飞机被打下来的那个?去呀!

甲:我师父临走时说得明白:不准给心术不正的人保镖。

乙:那就别去。

甲:可是拜匣里边可都是给我们的礼物。

乙:什么?

甲:金银珠宝。当时我说:“你先行一步,我们哥俩随后就去。”我们哥俩商量好了,转天收拾行囊包裹,带着随身家伙,直奔领事馆,来到门口一看,男女老少都出来迎接我们哥儿俩,这都是三山五岳的难民,四面八方的逃兵,那真叫穿红的红似血,穿白的白似雪,穿黄的黄似蟹,穿黑的黑似铁,咳嗽都带二踢脚的--忒儿,踏!

乙:或!

甲:当中闪出一位老达官,是个80多岁的老头,看见我们哥儿俩来了,赶步上前抱拳拱手:“不知二位壮士驾到,未曾远迎,当面恕罪!”

乙:你怎么说的?

甲:我说:(学京剧花脸道白)“岂敢岂敢,咱家来得鲁莽,也没给您带个粽子伍的,大人您就恕个罪儿吧!”

乙:这是要唱戏啊!

甲:打完招呼,我们穿过二道门儿,迎面五间待客厅,八十三个汉白玉的台阶,老达官可没走楼梯,冲我们哥俩一抱拳:“二位壮士,请楼上饮酒。”说完此话,再看这位老达官,一撩这衣裳襟儿,使个“燕子钻云”--噌!上去啦!

乙:嘿!

甲:这叫抻练我们,我们这时候要是再走楼梯上去,那就栽面啦!

乙:是啊。

甲:我哥哥站那儿没动,冲我一使眼色,那意思是叫我准备,他来个“旱地拔葱”,噌!也上去啦!

乙:就看你的啦!

甲:登高就矮,我可没拿这个搁在心上,当时我往后倒了三步,叭,叭,叭!打仨旋风脚,嗖,蹭!劲使大了,上房啦!

乙:人上房啦?

甲:鞋上房啦,我那鞋没系鞋带儿。

乙:好嘛,他倒聪明!

甲:我说:“来人哪!搬梯子够鞋!”

乙:搬梯子?

甲:怎么没人理我!为了缓解尴尬,我自己搬个梯子上去啦!(乙:这没羞没躁的劲儿)进屋这么一看,他们给我们哥俩摆了一整桌的。。。

乙:满汉全席?

甲: 咖喱炒饭!

乙: 咖喱炒饭啊?可不,印度领事嘛!

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达官抱拳拱手:“二位壮士,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说:“有话您讲。”老达官说:“这次把你们哥儿俩请来,不为别事只因现有那东路镖,南路镖,北路镖都有人敢保,唯独这西路镖,贼人太多,匪徒太广,不知二位壮士可敢保否?”我说:“你且住口,什么叫敢否?休长贼人威风,灭我们弟兄锐气,不就西边有贼吗?”

乙:啊!

甲:咱从东边走!

乙:绕道啊!

甲:啊,从东往西走。

乙:就得从西边走!

甲:说完此话,临下楼的时候,这老达官还抻练我们,他使个燕子三抄水--刷,刷,刷就跟四两棉花似的下去啦。我哥哥也不含乎,站在楼窗上,脸朝里,背朝水,头朝下,脚朝上,使个“燕子投井”,离地三尺,来个“云里翻”的跟头,脚踏实地,上身不摇,下身不晃。

乙:这是功夫。

甲:我打上边一抱脑袋:叽哩咕噜叭嚓!

乙:怎么啦?

甲:从楼梯上摔下来啦!

乙:摔下来啦?

甲:我这叫功夫。

乙:就这还叫功夫?

甲:下了楼,老达官说:请二位过过汗儿吧!

乙:什么叫过过汗儿?

甲:也叫亮亮镖,就是看看我们武艺高低,当时我哥哥一看院子当中摆着十八般兵刃,抄起一杆大枪,老话说的好七尺为枪,齐眉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小一寸巧,大枪为百兵刃之祖,大刀为百兵刃之母,花枪为百兵刃之贼,单刀为百兵刃之胆,宝剑为百兵刃之帅,拢共占这么四个字:挎、架、遮、拦。我要哥哥练一趟六合枪。

乙:什么叫六合枪?

甲:分内三合外三合。

乙:内三合?

甲:心,气,胆。

乙:外三合?

甲:手,脚,眼。

乙:嗯。

甲:这叫眼与心合、气与力合、步与招合,有赞为证:一扎菊花二扎腚,三扎菊花四扎腚,五扎菊花六扎腚,七扎菊花八扎腚(乙:别扎了,再扎就扎烂了,干嘛老扎腚啊?),你不知道,我哥哥这两天改练菊花枪了(乙:明白了,你师哥原来是肛肠科的大夫,害,有这枪吗),有啊,扎者为枪,涮者为棒,前把为枪,后把为舵,大杆子占六个字:崩,拨,压,盖,挑,扎。我哥哥刚要扎这六合枪,我说哥哥哎,您这痔疮刚好,小心别再复发喽,我哥哥听完,意犹未尽的点了点头,师弟所言极是,把枪放回了原位。那叫一个气不粗出,面不更色。

乙:他也没练呀

甲:他没练不要紧,我说看我的,但是我哥哥练的是枪,到我这不能再练枪啦。

乙:怎么呢?

甲:我要再练枪,那叫“千人吃面。”

乙:啊?千人吃面,那得多大锅啊?那叫“千人一面”。

甲:对。我不练枪,从刀架子上,伸手拿起一口单刀,刀交左手,怀中抱月。这叫前看刀刃后看刀背,上看刀尖,下看稠穗,单刀看手,双刀看肘,大刀看滚手,我来个缠头裹脑,夜战八方藏刀式(动作)

乙:这是个贼呀,这是个!

甲:贼像话吗?我得练练

乙:怎么?

甲:我刚要练我这口刀啊,天可就阴下来了,轰隆一声!下起雨来啦!

乙:那就别练了,黄土地儿,一沾雨水特别滑,你要滑个跟头怎么办呢?

甲:滑个跟头就没功夫啦,我有功夫。再说,练刀讲究风雨不透,我这趟刀练得行上就下,行左就右,光见刀不见人。我练得就跟刀山似的,顺着刀哗哗往下流水,再看我衣裳,连个雨点儿都没有!

乙:你在院里练刀哪?

甲:我在屋里避雨呢!

乙:避雨呢?刀呢?

甲:刀我扔院里啦!

乙:怪不得光见刀不见人呢!

甲:这样,大伙儿直叫好:“好--”

乙:好刀法!

甲:“好避雨!”

乙:嘿!这是损你呢!

甲:我倒不在乎!

乙:脸皮够厚!

甲:练完刀,老达官说:“请二位验验镖吧!”

乙:验验镖是什么?

甲:就是看看我们保的是什么。把我们让到领事馆后跨院(乙:领事馆还有跨院?),学习吗,他们天天喊着要学习我国的先进技术吗,来到跨院,进到这跨院的北房,就看这北房檐底下,码着二十四垛黄澄澄这么大个儿的(手比划)

乙:金砖?

甲:老倭瓜。

乙:倭瓜呀!不用你们保,我挑着就走了。

甲:你看着是倭瓜,细瞧瞧这倭瓜是什么的?

乙:金的?

甲:面的。

乙:面的!那也不好吃啊。

甲:你看着是倭瓜,拿刀切开往里看--

乙:有金银珠宝?

甲:有倭瓜籽。

乙:还有瓤儿呢!

甲:你连籽带瓤儿都挖出去,再往里看--

乙:有金银珠宝啦!

甲:空倭瓜。

乙:废话!

甲:空倭瓜有用,拿珍珠,玛瑙,翡翠,钻石,最次的是金货,用红棉纸包好了,放在倭瓜里头,拿竹签对上,黄土泥在外边腻了缝儿,这就叫倭瓜镖,这是暗镖的一种,知道的,我们是保镖的,不知道的,我们是卖倭瓜的。

乙:是啊。

甲:押镖车出彰仪门,下吊桥,走养济院,三义庙,肥城,芦沟桥,长辛店,良乡,宣平坡,下坎儿到涿州,天可就黑了,依着我哥哥打尖住店;我说,不行,头一次保镖,咱要落个好名声。

乙:干吗?

甲:连夜而行。出去涿州四十多里地,就看前边一带黄沙岗,有一片密松林,就听:叭!一声响箭,吱喽!一声呼哨,呛啷啷一棒铜锣响,可了不得啦!

乙:怎么啦?

甲:有贼人劫道啦!

乙:那怎么办?

甲:落驮子打盘,趟子手看住镖车,我们哥俩越众当先,再看对面树林里,噌,噌,噌,窜出四十多名喽罗兵,个个花布手巾缠头,手拿短刀,当中为首的黑大个儿坐骑黑马,头如麦斗,膀大腰圆,手拿镔铁大棍,口念山歌词。

乙:怎么说的?

甲:呔!

乙:嗨!

甲:呔!

乙:嗨!

甲:儿贼

乙:哎!你等会儿,你怎么还占我便宜啊?

甲:我这还吃着亏呢

乙:什么意思?

甲:那贼啊,是爷俩一块出来的,(乙:您瞧我打这茬干嘛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牙崩半个说不字,一棍一个抡死不给埋!”

乙:或,真厉害!

甲:他厉害?再看我哥哥,当时气的就是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飞,就听一使劲扑嚓一声!

乙:出马啦!

甲:拉屎啦!(乙:拉了呀?)小小的鼠盗毛贼,净气得我哥哥拉屎

乙:这是吓的!

甲:气的!这么说好听知道吗。

乙:还是你哥哥气性大。

甲:我说:“杀鸡焉用宰牛刀?(乙:好嘛您去?)待我前去送死!”

乙:嘿!那叫“擒贼受死!”

甲:对,“拉过我的牛来……”

乙:唉,上阵骑马还嫌慢呢,你怎么骑牛哇?

甲:我骑牛比古,前七国孙庞斗智孙膑不就是骑牛吗?

乙:人家那是什么牛?

甲:什么牛?

乙:那是神牛。

甲:我这是宝牛。

乙:怎么个宝牛?

甲:我刚把它喂饱。

乙:好嘛,这么个宝牛啊?

甲:“抬过我的扁担!”

乙:抬扁担干吗?上阵使刀,使枪。

甲:我使扁担又比古,水浒里的拼命三郎石秀,上阵不是使扁担吗?

乙:人家那扁担里有枪。

甲:我这扁担里也有枪。

乙:人家那里是亮银枪。

甲:我这里是火药枪。

乙:火药枪啊!

甲:我这里是一杆花枪。

乙:噢。

甲:我是骑着扁担拿着牛。

乙:啊?那叫拿牛骑扁担……我也说错啦!那叫骑牛拿着扁担。

甲:对,我来到两军阵前,抖丹田一声喝喊:“好贼呀好贼,我放下武器,你饶我不死,哇呀呀呀,你看我不吓死他”

乙:您等会吧,好家伙,您都快吓死我了,您这。。。投降啦?

甲:谁投降啦?我这是给他个台阶,识相的话就放我们过去了

乙:没那事。

甲:这个狠心贼,不管那个,照头就给我一棍!

乙:你呢?

甲:当时我这扁担往上一架,来个“横上铁门栓”,就听喀嚓!

乙:你把棍磕出去啦!

甲:我扁担折了!

乙:坏了!

甲:好了,扁担折了,兵刃露出来了,花枪在手,跟贼人牛马一错镫……

乙:那叫二马一错镫!

甲:我不是骑着牛哪吗?

乙:啊,对!

甲:我们牛马一错镫,我就给他来个“回牛枪”。

乙:那叫回马枪……啊,你骑着牛哪!

甲:这个贼人久经大敌,是个惯手,他一回手让过枪头把我枪杆给攥住了,他往他那儿夺,我往我这儿抢,他说:“拿来!”我说:“给你!”

乙:怎么给他啦?

甲:我没他劲大!

乙:好嘛!

甲:我没兵器了,带着牛快跑吧!你说说这时候这牛也势利眼

乙:怎么了?

甲:要罩着别的,早吓跑了

乙:对!

甲:它不跑,非但不跑,它趴下来,往那贼跟前蛄蛹

乙:哎呀嘿!

甲:我一看坏啦,跑不了啦!贼人上来,搂头又是一棍,我当时心想:唉,我算是玩完喽!

乙:等死啦!

甲:一抱脑袋,我又乐了!

乙:怎么?

甲:我背后还背着护背双刀呢,我一边抱脑袋,一边摸我这刀,当时是双刀出鞘。也是赶巧了,贼没看见,我左手刀封住贼人棍,右手刀来个“海底捞月”,就听砰哧一声,红光四溅,鲜血迸流,斗大的脑袋在地下咕噜咕噜乱滚……

乙:你把贼杀啦?

甲:你糊涂呀!你不是问我端午节为啥非要吃牛肉吗?

乙:怎么了?

甲:我把牛宰啦!

乙:害,牛宰了啊!

二人鞠躬下台。。。

此本为粉丝福利剧本,关注作者查看全文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