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肆意生长18 夏 将热望谱唱成歌【壹】
剧本ID:
757697
角色: 0男0女 字数: 3818
作者:辛夷格格
关注
7
10
5
0
简介
这是一本深度探索个人成长、艺术探索和女性身份认知的作品。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读物本现代感悟生活人文散文阅读
正文

人物散文 之 肆意生长18

夏 将热望谱唱成歌

01

壹 向着明亮那方 童谣诗人金子美铃

第一次读到金子美铃的诗歌、知道这位诗人,是源于几位爱诗好友的推荐。当我问起大家喜欢哪位日本女诗人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首先都想到了她。

那种明亮感,就是一种破土而出、在人世间向阳而生的姿态。她留下了一行给人以坚韧和希望的诗句:“向着明亮那方。”

然而她的生活处处是泥沼。

这位生于昭和年代、但对人生的感知力已经远远超前于她所出生年代的童诗女作家,曾经有着不幸的童年,后来又遭遇了荒诞的婚姻。婚后,写作这件事从未获得丈夫认可,并因其寻花问柳,自己也不幸染病。离婚后,她对女儿的抚养权被剥夺。

当人生走到二十七岁这个节点,她安顿好一切后事,选择平静而绝望地赴死,坦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可以想象,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甚至没有在外工作的权利,一位步入家庭生活的女性,想要写诗,想要自由,想要才华被认可,是多么“不切实际”。可以想象,如此向阳而生的她,最后是多么绝望。

但即使这样,诗歌像是种在她体内的种子,就是忍不住冒出小芽,开花,结出一颗颗小小的果子。她写了一行又一行的诗。

金子美铃终其一生,留下了512首不朽的经典作品。直到1984年,诗歌才得以全集出版,让整个日本文学界眼前一亮,并为之震撼。之后也渐渐被翻译成不同国家的语言,走进了千千万万读诗人的内心。

03

读她的传记,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画面。她把诗稿寄给当时出版社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已经颇有名气,当他读到金子美铃的诗歌,十分惊讶。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粗糙的纸张上,满满都是一行一行的手写诗句。而那些诗句是那么晶莹动人。

这位诗人约她见面。她十分惊喜。

那天,她把年幼的女儿裹在襁褓里背在肩上,乘电车,然后走很远的路,前去赴约。在车站,当一位头发凌乱、手提着行李、肩上背着婴儿的妇女出现在面前,诗人万万想不出,这位就是金子美铃。

那个写出那些纸上诗行的人,现实中是如此捉襟见肘。甚至连这次见面,都是偷偷瞒着家人,才能够外出。

04

在逼仄的现实生活里,诗歌之神默默眷顾着她。

《婆婆的话》是她留下的众多作品中的一小篇。(编者:这首程璧没有唱而是念白,点击下方BGM可以欣赏)

婆婆的话

婆婆从那之后再也没有说起,

那些她讲过的故事,

其实我是那么喜欢。

“我已经听过啦”,

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

她脸上露出了寂寞的神情。

曾经,

在婆婆的眼睛里,

映出草山上,

野蔷薇花的模样。

我很想念那些故事,

如果她可以再给我讲一次,

讲五次,讲十次,

我都会不出声的,

认真听下去。

读到这首的共鸣,是每一个小时候和祖母或者外婆长大的人都会有的,也包括我。跟着隔代长辈成长,小孩的心思似乎会变得更加细腻。其中也包括,因为年龄的差距,过早体验到了亲密之人的离世之痛。

05

她写:“曾经,外婆的眼睛里,映出来草山上野蔷薇花的模样。”我也记得,在很小时候,祖母常常会哼她的故乡的歌《松花江上》。那时候我不懂歌词的含义,只是感受到语调里的落寞,深深地嵌入了暮色。那时候的场景,就像是一幅印象派的画,至今仍常常出现在记忆中。

所以当读到“如果她可以再给我讲一次,讲五次,讲十次,我都会不出声的,认真听下去”的时候,就好像是读到了自己的心事一般。毫无修饰的朴素语言,但自然而然,就触动了我。

因此我选择把这首,以念白的形式,一起放进了我在2016年所做的一张专辑《早生的铃虫》,副标题是“金子美铃童诗集”。是的,我做了一整张音乐专辑,都是关于她的诗歌。一共十一首诗歌,有的选择谱曲,有的选择直接念白。

06

除了这首《婆婆的话》,我还选了一首《不可思议的事》放入专辑,也是保留了念白的形式,甚至没有配乐。一个原因是为了整张专辑的错落节奏感,另一个原因就是语言本身所拥有的强烈力量。(编者:这首程璧没有唱而是念白,点击下方BGM可以欣赏)

不可思议的事

不可思议的事

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

是从黑色云彩里下的雨,

却闪着银色的光。

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

是吃着绿色桑叶的蚕,

身体却是白色的。

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

是谁也没碰过的牵牛花,

自己却悄悄开放了。

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

是问谁谁都说,

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读下来,有谁会不喜欢这首一气呵成,俏皮可爱的诗呢?仔细想想她写的那些话,真的是那个道理。在小孩子的眼睛里,乌黑乌黑的阴云,应该也是下乌黑乌黑的雨吧,为什么却银光闪闪?吃着绿色桑叶的蚕,身体也应该是绿色的呀,为什么是白色的?

07

还有,昨天还紧紧闭着的牵牛花,怎么谁也没去打开,自己就张开喇叭了呀。这些事情都如此不可思议,我觉得实在太神奇了!可是,当我去问谁,谁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真是不可思议。

几句话,就把孩子的童真灿烂与大人的司空见惯,写得惟妙惟肖。再有意思的事物,每天看每天看,人就会变得麻木。而如果能够一直像孩子一样,用像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眼睛去看身边的事物,才有可能发现生命原本的精彩与不可思议。

08

我读到这首诗歌的时候,觉得特别被打动。也是从这首诗开始,我萌生了为她的诗做一张音乐专辑的想法。

其实,全部围绕着一位诗人做一张音乐专辑,是让我感到特别有意思的、一直很想去做的一个主题。我喜欢这种深度的探索。打开一本书,选择一位诗人的若干诗歌,而非只是一首代表作,这会让整张专辑的音乐感知更加立体、丰富。

很早之前,听到民谣组合“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编者: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组合)所做的一张音乐专辑《C大调的城》,就是这样,把诗人顾城的若干作品谱曲而成的一张专辑。我一直很喜欢。不仅里面诗歌作品选得好,旋律也动人心弦。推荐一听。

09

我给金子美铃的这张音乐专辑起名《早生的铃虫》。铃虫,是我对金子美铃的象征性隐喻,是她的一种化身。不仅仅是因为二者名字里,有一个相同的“铃”字。这种本应该出生在秋天的虫子,有些会提早出生,人们称之为“早生”。而出生越早,也意味着越早死亡。这与诗人的命运不谋而合。

那年秋天,我和音乐朋友喜多直人去日本东京附近的千叶县房总半岛短旅。喜多拿着一把吉他。走进草丛,听到了铃虫的声音,他认真给我解释这种虫子的来历。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金子美铃。

10

她是完完全全的“早生”,是远远超前于自己时代的女性。想象,如果她出生在现代,还可以把诗歌发在网上,可能很容易就被大家所熟悉。也许靠诗歌她就实现了某种独立。就像诗人余秀华,谁也想象不出,如此环境和身体,能够砸出那么美丽的诗歌浪花。她曾被命运碾压,如今再翻身碾压命运。

金子美铃确实是过早地离去,才活了二十七岁。选择结束一切的时候,也许她的心终究是晦暗下去了,然而她留下的《向着明亮那方》,却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编者:点击下方BGM欣赏这首歌)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11

读到最后一句,尤为触动。哪一个居住在都市的孩子,不会为钢筋混凝土所构成的拥挤世界而感到疲惫呢。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是一样啊。小草,飞虫,孩子。都是小小的。金子美铃写这些小小的力量,鼓励孩子们向阳而生。

我也给了这首诗明亮的旋律。我邀请音乐制作人李星宇来共同完成金子美铃这张专辑。他自己的乐队叫作鲸鱼马戏团,擅长把自然的声音带入音乐,比如大海浪声、风声、雨声,虫声。非常灵动。

我把所有歌曲的旋律demo发给他,他听完立马开始编曲。在这首里面他用了丰富的乐器组合,节奏让人听着翩翩起舞。结尾处小提琴拉出一段长长的尾奏,随着鼓点渐行渐远,伴奏悠扬动情,似乎在目送着孩子们走向光明之处。

12

但其实,除了这样易懂且温暖的作品之外,她的很多诗歌,表面上看似用语童稚,却有着孩童甚至普通成人所难以理解的纵深。是的,她一边用着温暖而明亮的词给人以向上的鼓励,就像是《向着明亮那方》;一边又用着冷静而理性的句子讲述了残酷世间,比如《积雪》,是非常深刻的怜悯和生命无奈感。

上层的雪

很冷吧。

冰冷的月光照着它。

下层的雪

很重吧。

上百的人压着它。

中间的雪

很孤单吧。

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

很难不去联想,这哪里写的是雪,这明明就是写的人间社会。上等人,下等人,夹在中间的人,各有各的苦楚。谁又比谁过得更好呢。人人都有别人看不到的另一面。没有人永远光鲜。关起门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生老病死永相随。

这种怜悯天地的大胸怀,是的,也是金子美铃。就这么冷冷地写着,道出了世间真相。

13

还很喜欢她的另一首,《当我寂寞的时候》。(编者:点击下方BGM欣赏这首歌)

当我寂寞的时候

当我寂寞的时候

其他人并不知道

当我寂寞的时候

朋友在一边笑

当我寂寞的时候

妈妈总很温柔

当我寂寞的时候

神灵也寂寞

这首诗节奏感很明了。我把这首谱曲成了歌。也是最后一句,尤为打动我。想想就连神灵都会感到寂寞,我的寂寞也不算什么了吧。前面那句,妈妈总很温柔,也是点睛之笔。

14

金子美铃的诗歌有种神奇的魔力。就是简简单单的句子,却直击心灵。我谱曲这首的时候,不知不觉旋律写得很温柔。就像回到妈妈的怀抱里一样,总是让人感到最大的温暖与安慰。

金子美铃的诗歌从不煽情,她的表达很克制。尽管如此,仍然能读到她心里那团火苗,靠近这火苗,就能感受到朦胧又实在的暖意。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首,我选择谱曲的诗,还有《木》。这首作为专辑里唯一由钢琴伴奏的歌,淡然地叙述着树木的一生,也隐喻着人的一生。还有《初秋》,保留了诗歌的日文原文,编曲大气、低沉而又缱绻。而《夜》,是专辑里面的最后一首,小号的点睛之笔,加上海浪声的翻滚,让人舒缓放松,进入自由想象世界。(编者:点击下方BGM可以欣赏这几首歌曲)

《木》
《初秋》
《夜》

15 杀青段

在《早生的铃虫》里面,我选择给予旋律的那些诗歌,大部分是这一类,淡淡的叙述,娓娓道来,给人留下一丝希望,多少让我们有所盼望。我不想用音乐去渲染和放大悲观无奈,不想去过多推敲她最终是如何绝望离开。生活不易,我们需要寻找一点光亮。

其实,她曾写下的诗歌,一直在延续着她的生命。人们常说,诗歌是生命燃烧后的灰烬。而她的诗歌,比起灰烬,更像是她生命的余光。

这束光,无限绵长,为后来的我们持续照亮着明天的路。


相关链接:01 秋 适合读诗的季节 壹 931443 02 秋 适合读诗的季节 贰 223513 03 秋 适合读诗的季节 叁 238087 04 秋 适合读诗的季节 肆 559823 05 秋 适合读诗的季节 伍 975165 06 秋 适合读诗的季节 陆 120941 07 秋 适合读诗的季节 柒 937051 08 冬 爱于冻土中萌芽 壹 483595 09 冬 爱于冻土中萌芽 贰 叁 315815 10 冬 爱于冻土中萌芽 肆 伍 949571 11 冬 爱于冻土中萌芽 陆至捌 839337 12 春 与友漫步樱花路 壹 贰 921923 13 春 与友漫步樱花路 叁 肆 562073 14 春 与友漫步樱花路 伍 137765 15 春 与友漫步樱花路 陆 137765 16 春 与友漫步樱花路 柒 968449 17 春 与友漫步樱花路 捌 577397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