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文本共20段
[鱼阅精选]:江夜雨林慕白80篇暖心文章,千万读者追捧的爆文。有读过的武侠、追过的偶像、爱过的人;也有职场规则与暗流、感情中的围城与逃脱。有流动的音乐性,有跳跃的故事性,有鲜明的个人化。
01.
在百度搜索刘镇伟,显示出来的联想搜索是“刘镇伟 烂片”。
倒推十几二十年,这不可想象。那时候他的名字和什么挂在一起呢?被大众奉为后现代经典,成了不朽IP的《大话西游》;不可复制的超大牌阵容,恶搞巅峰之作《东成西就》;商业片成功之作《天下无双》;和周星驰再度合作的《功夫》……
但这几年,刘镇伟的片子,真的看不下去了。《越光宝盒》《东成西就2011》《大话西游3》……一次次地炒冷饭,一次次地抄旧梗。就像影评人所说:刘镇伟够狠心,亲手毁掉自己创造的经典。
经典IP变成捞快钱的工具,但我还愿意相信,这是那位“菩提老祖”对于旧时代不肯放手的固执。
然而这个理由,到了最近上映的《仙球大战》,恐怕谁也说服不了。看看这穿越到宋朝的绿巨人、雷神、金刚狼、蜘蛛侠……
毁自己的还不够,还得毁到国外去。
02.
豆瓣评分2.5,短评风格是这样的:
①刘镇伟再次用他烂俗的审美辣了观众的眼睛,用天雷滚滚的意淫故事挑战了观者的生理极限,完全山寨级别的制作,从画面构图到演员的表演无不如是,后期包装和场面制造完全是糊弄苟且的水准,尴尬的抠图和初级的动画临摹,就连网剧的制作格局都比这个好。
②有的片子差,有的片子傻,有的片子雷,有的片子烂……而这个片子又差又傻又雷又烂……
③刘镇伟这几年到底是有多缺钱啊,拍的什么鬼啊。
刘镇伟说,《大话西游》是他的紧箍咒。
电影给他带来了无数赞誉,也将他推上了不可复制的巅峰。他一脸无奈地说:“一个人不是天才,但是每天都要扮天才是很痛苦的。”可是这片子,不是天才的问题,而是连电影基本的及格线都没有达到。
刘镇伟也曾说过,电影不是他的挚爱。
03.
在某种意义上,他真的很像他饰演的“菩提老祖”,有点聪明,有点世俗,有点超然。可能,他的确不想也不必拼尽全力。拍拍熟悉的无厘头电影,挣点快钱,人生何必过得那么艰难。
但不论是电影还是人生的绝大多数事情,如果你只想安稳地待在舒适区,那么下坠总比你想象的快和容易。
之前几部片子口碑不佳,好歹票房还糊弄得过去。到了《仙球大战》,网友骂“烂到了新高度”,上映8天就崩盘。日票房最低只有2万,累计票房不足千万,连宣发费用估计都不够。
想躺着挣钱的人,大多只能躺着死。
客观说,刘镇伟的失败,的确有香港电影不复辉煌的时代背景。
04.
但是和他同一批,甚至更年轻的导演,在北上的路上,却完全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擅长捕捉小情感的陈可辛,拍出了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感的《中国合伙人》和《亲爱的》。武侠鬼才徐克,居然去拍红色题材《智取威虎山》。习惯香港警匪片节奏的林超贤,拍出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
就连个人风格鲜明的王家卫,去看他同样武侠题材的《东邪西毒》和《一代宗师》,就会知道在墨镜背后,王家卫一直在改变。
唯一不变的,大概是“令人发指”的认真。
他曾把梁朝伟骗到阿根廷,曾删掉关淑怡所有戏份,还把一众大牌演员拖在《2046》足足6年。他认真到什么程度呢?为了《一代宗师》,找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上海、浙江、香港、澳门超过100位武术家,一一访问。素材足够写一本近代武学史。虽然最后浓缩为电影,不过110分钟。而且绝大部分的观众,并不会去深究内里。
05.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家卫自己说:所谓绝招,就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部电影,我们尽了力,但是不是极致,我不敢说。然而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开一个门,或者是起一个头—以后有人能继续走下去,因为这条路太迷人了。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去苛责刘镇伟。
只是最近一直有种强烈的感触:我们这个巨变的时代,不会对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群体格外优待。即便有《大话西游》《东成西就》在手,离烂片之王也就一步之遥。
香港电影如此,任何行业都如此。荣光无限的铁西区仍能听到低声叹息,顶着无冕之王的报纸编辑成了BAT的打工仔,地铁口禁而不绝的“三蹦子”被摩拜单车等革了命,楼下生意兴隆的小卖部拼不过1小时送达的生鲜外卖。
在某种意义上,舒适区,就是危险的同义词。
昨日辉煌今日死的例子俯拾皆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又怎么敢让自己舒服地停下呢?
06.
朋友圈被《越过山丘》刷屏。
高晓松作词,杨宗纬演唱。这首关于时光和人生的歌曲,致敬李宗盛的《山丘》。很有意思,这三个人,李宗盛是1958年出生,高晓松是1969年,杨宗纬是1978年。他们分别正要迈进60岁、50岁、40岁的门槛。
我们总是习惯给年龄的每个整数赋予意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然而先哲的智慧,也许只适用那个小而缓慢的世界。
我们的时代像是一匹光速奔腾的骏马,极少数的人试图驾驭,更多的人在有力却残酷的马蹄下挣扎。三十立不住,四十岁也充满困惑,至于到了五十,你还是得“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07.
任何年龄,任何人,都要面对内心的恐惧与迷失。即便以歌渡人的李宗盛,又何尝没有难以自渡的时刻?
《山丘》这曲子写在2003年,填词用了10年。
10年是什么概念呢?2003年,手机还是无坚不摧的诺基亚,北京的房价还只有几千。2003年,还没有校内网、新浪微博,没有支付宝、微信、共享单车。
那一年,李宗盛和林忆莲一起在上海,这位华语乐坛音乐教父式的人物,这样描述他过的生活—“所有的线索显示上海时期的我是个拥有大量时间却无所事事的人。我跟那些蹲在桂平路上吃西瓜解渴等待工作机会的民工并无二致。我也的确曾经活得像一碗隔夜面条那样缺乏光泽松垮肿胀。”
08.
写了一辈子情歌,依旧弄不懂爱情。2004年,李宗盛与林忆莲和平分手。
大概谁的人生都经不起细看,无论皇帝或乞丐,大师或屌丝。那些绵密的苦与痛,并无几分可对人说。
很久之后,李宗盛这样写:“如今我喜欢将上海的生活解释成一种试探,当我事过境迁往回看,它揭发了我不愿承认的懦弱或提醒了我从不自知的坚强。”这句话,最像我心中的李宗盛。
执迷而通透的,懦弱而坚强的,凡人的李宗盛。
再倒退10年,1993年,林忆莲发行专辑《不必在乎我是谁》,同名主打歌正是出自李宗盛。
09.
那时的歌啊,对爱何其真挚、大胆乃至狂妄—“不管春风怎样吹,让我先好好爱一回”。一年后的1994年,李宗盛举办暂别歌坛演唱会,那时他的妻子朱卫茵坐在台下,看着李宗盛与林忆莲合唱。
朱卫茵在自传里写这一段:“看着一个最亲密的人在台上表演,而实际上你却知道这个人跟你越来越远……一旦这个演唱会结束,他就要真正离你而去,去追求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后来李宗盛兜兜转转,又变成了独自一人。似乎在情感上走了很多弯路,可想想,人生又哪里有什么弯路呢?
爱过的每个人都融进血肉,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从《山丘》到《越过山丘》,对比着高晓松,反而更能看清一点李宗盛。
10.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形容高晓松这种人:“有些人只要站在那里,你就知道他们有着完整的、不被生活摧残过的灵魂。那颗种子要回溯到他们的童年,在原生家庭里,他们不仅得到了体面尊严的生活,更拥有了无论何时仍保有自信和希望的能力。”
在《奇葩说》里,你能看到一个孩童与侠客综合体的高晓松,他对生活有无尽的热情和勇气,有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活得洒脱率性,肆意昂扬。同样啊,他也希望你活出自我,不念过往,不惧未来。所以在他的《越过山丘》,有感慨,更有期待与希望:
他说你不必挽留,爱是一个人的等候
等到房顶开出了花,这里就是天下
总有人幸福白头,总有人哭着分手
无论相遇还是不相遇,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
11.
李宗盛则是另一面。
我常常想,李宗盛真的是一个慈悲的词人。他的歌是献给你我这样的凡人。他懂你的“无知地索求”,也经历你的“羞耻于求救”,他理解你“时不我与的哀愁”。
他不逼你奋起,他替你说出感受。
也许这些苦痛终究会被接受和吸收。接受全心相爱是一场错误,奋力挣扎却终难到达;接受一切反抗都是徒劳,一切奔腾终归河流。接受,越过山丘却无人等候。但还好,“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而那些不能言说的苦写成了歌:
“让人轻轻地唱着,淡淡地记着,就算终于忘了,也值了。”
《越过山丘》,是对话19岁和60岁的自己,而在《山丘》里,你遇到的就是此刻的你和每一刻的你。对岁月流逝,坦然处之太难。可想想,失去定义了拥有,分离定义了相聚,放弃定义了坚持,短暂定义了永久。
“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
可人生的不幸与大幸,就是没有岁月可回头。
12.
几天前,当Bob Dylan因为“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时,本书的两位作者在闲聊中谈起:华语作词人中,有谁离诺奖更近?林夕?黄伟文?李宗盛?
不,是黄霑。
Ⅰ
听过黄霑那么多如雷贯耳的歌,却未必留心读过他的词,未必细心品味过那些旋律背后,藏在字里行间的意蕴和风骨。
黄霑写江湖豪情。他写的豪情万丈的词曲,最著名的一首要数《沧海一声笑》。当古筝合着笛子的前奏响起,那旋律太过熟悉,让人不禁要跟着唱: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这样“带感”的词曲,黄霑笔下俯拾皆是。
13.
提到《上海滩》,自然会冒出来“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说到《黄飞鸿》,耳边也会响起“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怎能不让人顿生豪情?
黄霑也写痴情儿女。
写《倩女幽魂》,他笔下的宁采臣是“人间路,快乐少年郎,在那崎岖,崎岖中看阳光”。写《射雕英雄传》,他笔下的情爱千回百转,“含泪诉不清,问天未有声”。
他既豪放,又婉约。
豪放时,是山高水长、地远天遥,是“江山笑,烟雨遥,谁负谁胜天知晓”,是“迎入日月万里风,笑揖清风洗我狂”。那胸襟,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仿佛从不曾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14.
可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儿女私情,如何躲得过?于是,他又婉约。婉约时,是清丽含蓄、千折百回,是“无言到面前,与君分杯水”,是“人闯开心扉,在漆黑中抱着你,莫让朝霞漏进来”。
他像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又像晏几道,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Ⅱ
15.
怪才黄霑,是个矛盾体。
为什么一个人,既可以心事浩茫连广宇,又可以一寸相思一寸灰?可能写来写去,都是在写自己。能把情词恋曲写得如此丝丝入扣,自己岂能少得了一本情账?
1976年,有妇之夫黄霑与千金才女林燕妮因合作电影生情,两人在媒体面前的高调做派,使得发妻华娃提出离婚。离婚之后,黄霑与林燕妮名正言顺走在一起。两人合开广告公司,影视金曲卖到火热。第一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评选,他独占三首,在随后几届更是连年入围。
钞票在手,佳人在怀,怎一个志得意满。可在香港媒体口中,他依旧是“贱男”。黄霑似乎并不在乎,就像他在青蛇主题曲《流光飞舞》里写的: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16.
可惜,缘尽了,劫自然来。
在一起14年后,黄霑与林燕妮分开。同时,他投资电影公司失败,债台高筑,四面楚歌。
失意之时,有人劝他要有风度。“风度?”黄霑说,“什么叫风度?如果爱那个女人,她要走,赶快扯住她的衣角哭吧,恳求她留下,在爱情面前人还有什么自尊可言!”两人分开得并不好看。林燕妮说,分手后黄霑酒后曾经多次上门纠缠,甚至拿锤子威胁她的儿子;而在黄霑的嘴里,林燕妮始终是他最爱的女人—“我一生人不可以再爱一个女人像爱你那么深”。
而直到他病重离世,他最爱的女人都没有再和他说过话。
17.
情深易,专情难。往事成风,当年的恩怨纠缠变成形同陌路。从在人言可畏中我行我素,到在采访中说:“你说恋爱,不记得了,我老了。”留下的只是怪才的生性洒脱,就像他在《鹿鼎记》主题曲中写道:
是对是错是傻暂且不理
用笑用歌声传我传奇
是非是实何必问
快抛开恩怨去嬉戏
是人是我不管咁多,开心去演出戏—到底是写韦小宝,还是在写自己?
Ⅲ
18.
真正的男人,骨子里总有点孩子气。
怪才黄霑,颇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
他凡见面必亲张国荣,和李小龙打架,和成龙也打架,他喜欢到电影里客串各种怪角色,《唐伯虎点秋香》里演华太师,《少年黄飞鸿》里演坏县令,《逃学威龙》里演黄牧师。
他和倪匡、蔡澜、金庸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他陪着倪匡追夜店姑娘,和金庸为特首人选打笔战,后来还和蔡、倪二人做了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大聊荤段子。
他出的谐趣小书,叫《不文集》,他也被戏称“不文教父”。
可是,千万别被他那种周伯通式的顽皮、黄药师般的邪气骗过去,实际上,黄霑是香港乐坛甚至是整个香港极少数极具战略家眼光的人。
19.
他不仅懂风花雪月、刀光剑影、诗词歌赋、儿女情长,更懂得什么叫大势已去,什么叫时移世易。他看得懂岛的精致与狭隘,也看得懂陆的粗糙与广阔。就像他写笑傲江湖,也写上海滩;也写倩女幽魂,也写港岛狮子山下。
他懂真正的江湖—政治。
黄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1949—1997)》,据说当年香港大学无人敢审。在这一本粤语流行曲“史书”的最后,黄霑写道:
香港流行音乐,到了《滔滔两岸潮》的十多年,由极盛一下子滑落至极差,令人惋惜。其中成因复杂,有些是大势使然。像香港因为历史上遗留下的现实,使这南方小岛,变成中国海峡两岸自由表达的领导者。一旦两岸相继开放,各方有自己的表述,香港这方面的优势就消失。
……
20.杀青段
放眼当今香港电影、音乐和娱乐版图的全线萎缩,回头看去,不免赞叹霑叔是巨眼英豪。
2004年,黄霑因肺癌在香港辞世,从此,再无沧海一声笑。回望黄霑一生,似乎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歌词更贴切地表达一生浮沉:
清风笑,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本号:114651 《敬你一杯烈酒》1 能让你远离苟且的从来不是远方
本号:910302 《敬你一杯烈酒》2 假如生活给了你假奖杯
本号:124367 《敬你一杯烈酒》3 所有的相爱都是动机不明
本号:772697 《敬你一杯烈酒》4 人生不幸与大幸是没有岁月可回头
本号:236378 《敬你一杯烈酒》5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本号:916937 《敬你一杯烈酒》6 早点遇到你 结局会不同
本号:937396 《敬你一杯烈酒》7 有些爱 无法宣之于口
本号:332788 《敬你一杯烈酒》8 金庸爱情的标配 来不是大英雄和小女人
本号:846594 《敬你一杯烈酒》9 在深不见底的日子里 总有人和你一样
本号:124840 《敬你一杯烈酒》10 金庸小说里第一可怜之人是谁
本号:140441 《敬你一杯烈酒》11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
本号:991584 《敬你一杯烈酒》12人生也许会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过天晴的
本号:450407 《敬你一杯烈酒》13容易受伤的 是逆流而上的人
本号:439664 《敬你一杯烈酒》14《无问西东》你想好怎么度过这一生了吗
本号:610248 《敬你一杯烈酒》15戏里有人生 结局在书外
本号:639111 《敬你一杯烈酒》16没有在会议室感到绝望的人 不足以谈人生
本号:696584 《敬你一杯烈酒》17喝古龙的酒,还是下金庸的棋
本号:456684 《敬你一杯烈酒》18梦里金戈铁马,醒来烟酒糖茶
本号:133921 《敬你一杯烈酒》19多少离别怨憎会,才换明月照大江
本号:772537 《敬你一杯烈酒》20真相很少纯粹,也绝不简单
本号:205014 《敬你一杯烈酒》21让青年远离股市 就像让少年远离爱情
本号:490690 《敬你一杯烈酒》22那些婚后遇到真爱的人 后来怎么样了
本号:338511 《敬你一杯烈酒》23大佬猝亡 险恶的是流言还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