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绍:
乔仪:十八九岁,金陵女子大学学生,聪慧敏感,内心充满对现实的不满与困惑。
李则闻: 约二十八岁,《金陵新声报》编辑,实为地下工作者,冷静沉稳,目光深邃。
0:40战争背景音+跑步声+枪响+中弹倒下
桨声灯影两相和
此地最易是离合
笑眼婆娑泪眼婆娑
1:22 开门声
张伯:李先生,天冷,门边有热茶,您自便。(1:24)
李则闻:(微笑颔首)多谢顾老。 1:32 翻书声《新青年》合订本?如今可不多见了。
乔仪:(闻声抬头)先生也读这些?
李则闻:(轻笑)偶尔翻阅。里面的文章,如同暗夜里的火星,纵使微弱,总归能映亮方寸之地。只是这火星,如今愈发难寻了。
乔仪:先生觉得,这些火星…可有燎原之日?报上总说,外有强敌环伺(sì),内有……(谨慎收住话头)。
李则闻:病树前头万木春。这金陵城,看似花团锦簇,根基却已蛀蚀(zhù shí)。你看那秦淮河上的画舫笙歌,可盖得住城墙外四起的悲声?青年若只耽于书本的方寸之间,或沉醉于眼前的浮光掠影,这沉疴(kē),谁来医治?
乔仪:依先生之见,青年当如何?
李则闻:睁开眼。看这土地为何贫瘠,看这民众为何困苦,看这国运为何飘摇。知识不仅是象牙塔中的装饰,更应是刺破黑暗的锋芒,是唤醒民众的号角。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的学问,在人间烟火里,在同胞的血泪与呼喊中。(合上书,抬眼)学生?
乔仪:(点头) 金陵女大,乔仪。先生您是…?
李则闻: 李则闻,给《金陵新声报》做点文字活的。
乔仪:(鞠躬)李先生。
李则闻:乔同学觉得这世道,是冷是暖?
乔仪:说不清。学堂里先生讲礼义廉耻,国富民强。可走出校门…(压低声) 城北棚户区,那些孩子冻得瑟瑟发抖,小脸脏得像抹了炭…报上说东三省…
李则闻:书本里的礼义,暖不了冻僵的身子;报纸上的“新声”,有时不过是粉饰太平的锣鼓。你看张伯这摊子上的书,为何大多破旧蒙尘?新书呢?
乔仪:是好些书,像这本《新青年》,以前在学校图书馆见过,后来…就没了踪影。张伯这里,也只有些零散旧册。
张伯:新书?新书烫手啊,姑娘。我这把老骨头,还想多看几天太阳。(4:20)
李则闻:连读书,都成了要担风险的事。这暖,是糊在冰窟窿上的纸片。暖从何来?乔同学,暖,要靠人自己去争。
4:45杂乱的脚步声+口哨声
巡警甲:老头!又在这儿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头的禁令当耳旁风呢?(4:50)
巡警乙:又是这些!带走!都带走!(4:56)
张伯:老总……老总行行好,都是些旧书…混口饭吃…(4:59)
乔仪:你们凭什么乱收东西!这些书怎么了?
巡警乙:小丫头片子,懂什么?这些东西,蛊惑人心,扰乱治安!再啰嗦,连你一块儿带走!(5:13)
李则闻:误会,误会了老总!张伯就是个卖旧书的,糊口不易。这学生娃年轻气盛不懂事。(往巡警手中塞钱)天寒地冻,几位辛苦,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巡警甲:哼!算你识相!行了行了,这些破烂也值不了几个钱!赶紧收拾了,别在这儿碍眼!(5:40)
5:47脚步声渐远
乔仪:(气愤)先生!您…您为什么拦着我?还给他们钱?他们这是明抢!
李则闻:抢?他们手里有棍子,有枪。硬碰硬,张伯的书摊今晚就没了,你也可能被他们找个由头关进去。 愤怒是火苗,但光有火苗,烧不穿铁屋子。得知道风往哪儿吹,火往哪儿点,才烧得旺,烧得久。
乔仪:(哽咽)那…那怎么办?就看着他们这样?连书都不能读自己想读的了?这金陵城…这国家…到底怎么了?
李则闻:病了。病得很重。乔同学,你看到的冷,不是天寒,是人心凉了。暖,不是靠谁施舍,是要把千千万万颗凉了的心捂热,聚成燎原的火。路很长,也很难。你,敢不敢看看这病根在哪里?
人间乐
悲与喜音落指尖
唤天下寻常人家团圆 不再是痴愿
人间乐
聚和散无休上演
此生一曲终了随西风 送我归家园
7:44翻书声
黄文斌:乔仪,这…这地方安全吗?万一让训导处的人知道我们私下聚在一起读这些……怕是要出大乱子!(7:46)
乔仪:文斌,我们只是在读书,讨论学问。难道连想想‘为什么’都不行了吗?李先生,您说,为什么我们国家有那么多工厂、矿山、良田,可做工的人吃不饱饭,种田的人穿不暖衣?报上总说洋货倾销,可我们自己造的,为何就争不过?
李则闻:问得好。工厂矿山良田,是谁的?是那些坐在温暖洋房里,动动嘴皮子就能让机器转、让粮食堆成山的人。而流汗流血的人呢?
8:42 粉笔摩擦声
李则闻:看,这就是病根!工厂主赚十个大洋,能分给工人几个铜板?地主的粮仓满了,佃(diàn)户锅里还剩几粒米?洋货能进来,是因为有人开了门,有人乐得从中渔利!这血汗,养肥了谁?
宋学生:对!我老家来信,今年租子又加了!(哽咽)我爹娘…都快活不下去了!(9:05)
乔仪:所以,张伯的书摊被砸,不是因为他卖书,是因为那书里的话,像锥子,戳破了这层窗户纸,让大家看到了里面的脓疮!巡警不是怕书,是怕大家看清了这剥削的把戏!
黄文斌:(犹疑)可…李先生,看清了又能怎样?他们有权有势,有枪有炮。我们学生,手无寸铁…(9:32)
李则闻: (冷笑)手无寸铁? 9:47点燃桌上的蜡烛看,一支烛火,微弱,轻易就能被吹灭。可如果十支、百支、千千万万支呢?千千万万看清了这剥削真相的人,千千万万不愿再被敲骨吸髓的人,聚在一起,就是燎原的火!这火,能烧毁一切不公!工人罢工,农民抗租,学生罢课…这,就是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乔仪:李先生,我们能做什么?就在这里点蜡烛吗?
李则闻:烛光,要照出去!让更多的人看见! 10:33拿起桌上的笔笔,也是武器!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不公,写下来!工人十二小时的工钱买不起一斤米,写!农民辛苦一年却要卖儿卖女交租子,写!警察如何为(wèi)虎作伥(chāng),欺压百姓,更要写!写成传单,写成文章!用真相做火种,点燃更多人心里的那盏灯!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出自己的声音!
宋学生:对!我舅舅在印刷厂做工,也许…也许能帮上忙!(11:05)
乔仪:我来写!我亲眼见过棚户区的惨状!我还可以把传单悄悄塞进同学的书桌里!
李则闻:记住,这火种珍贵,也危险。行动要像这烛光一样,看似微弱分散,实则彼此呼应。小心再小心。同学们,你们怕吗?
乔仪:怕。但想到那些冻饿的孩子,想到张伯被掀翻的书摊…这点怕,就不算什么了。这火,必须点下去!
学生:点下去!(11:44)
军官:奉上峰命令!尔等立即解散!不得聚众滋事!再有冲击警戒线者,严惩不贷!速速退去!(11:46)
乔仪:我们不是滋事!我们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我们要求保障民生,严惩贪腐!我们要求读书救国的自由!这些,何罪之有?!(她扬起手中的传单) 这上面写的,哪一句不是血淋淋的事实?你们也是爹娘生养,难道就看不见同胞的苦吗?
学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压迫!还我自由!(12:21)
军官:冥顽不灵,给我…(12:28)
12:30开门声
张伯:(打断)老总…长官…乔姑娘。(12:32)
乔仪:张伯?您快回去!这里危险!
张伯:(拿出一个相框)这是我闺女…小翠。 死在城西的缫丝厂里…机器卷走的。厂里说…是她自己不小心。赔了…十个大洋。 十个大洋…买我闺女的命。长官,您说…这公道吗?(12:42)
军官:这…工厂事故…自有厂方处理。(13:14)
张伯:处理?他们和你们穿一条裤子!和那些洋老爷也是一条裤子!压榨我们工人的血汗!我闺女一天干十二个时辰!十个大洋…十个大洋啊!她就是为了多挣几个铜板,想给我这没用的爹买口肉吃!她才十七!十七啊!(13:19)
乔仪:大家听见了吗?这就是血!这就是泪!张伯的女儿,千千万万工人农民的孩子!他们流的血汗,养活了谁?养肥了谁?这金陵城的高楼广厦,哪一块砖瓦下面,没有我们同胞的冤魂?!我们不能再沉默!不能再任人宰割!
黄文斌:对!反对剥削!反对压迫!我们要活命!我们要公道!(14:19)
军官:反了!反了!开枪!准备开枪!(14:26)
李则闻:(大喊)同胞们!看这里!
李则闻:愤怒的拳头,打不碎铁链!冲动的热血,浇不灭压迫的冰山!记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在千千万万觉醒的心!在永不熄灭的真理之火!记住这血!记住这泪!把真相带回去!告诉你们的工友!告诉你们的乡亲!告诉每一个被压迫、被欺骗的人!团结!只有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用我们的头脑和双手,才能彻底砸碎这吃人的旧世界!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天新地!现在,有序后退!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同胞!火种不灭!斗争不息!
学生: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火种不灭!斗争不息!团结起来!组织起来!(15:23)
因为享受着它的灿烂
因为忍受着它的腐烂
你说别爱啊 又依依不舍
所以生命啊 它苦涩如歌
16:03 机械运作声
乔仪:第一百三十份!李先生,这机器今天真争气!明天一早,这些‘火种’就能撒遍下关码头、浦口车站、城南工厂区!
李则闻:嗯。码头的老赵、车站的老周、城南的王大姐…都等着呢。(顿)嘘—!
16:35 警笛声
乔仪:(松了口气)过去了…这半个月,警笛声就没断过。听说抓了不少人。
李则闻:黑暗最怕光。他们越是这样疯狂地搜捕、镇压,越是证明他们怕了。怕我们揭露的真相,怕觉醒的人越来越多。怕这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乔仪:我不怕。张伯…还有那些被抓的同学…他们让我明白,有些事,怕也要做!只是…李先生,我们写的这些,印的这些,真能…真能改变什么吗?这金陵城,这国家…积弊太深了。
17:31 脚步声
李则闻:看到这些标记了吗?每一个点,都代表着一群正在觉醒、正在行动的人。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就像这油印机,摇一次,只能印出一张。但只要不停地摇,一张接一张,千千万万张传单就能飞出去,飞进工棚,飞进田埂,飞进学堂…钻进那些被蒙蔽、被压抑的心里。当千千万万颗心都被真相照亮,都明白了‘团结起来,自己救自己’的道理时…那就是改天换地的力量!这力量,能推倒一切大山!能创造一个新世界!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能自由呼吸、挺直腰杆做人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
乔仪:我懂了。一张传单,就是一颗火种。摇动摇柄,就是在播火。路再难,只要方向对,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能走到天亮!
李则闻:(轻笑)对。天,一定会亮。记住,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在北方,在南方,在无数像这样昏暗的地下室里,在工厂的角落,在农民的炕头…都有我们的同志!都在摇动着同样的机器,播撒着同样的火种!这千千万万的火种汇聚在一起……就是冲破这沉沉黑夜的曙光!
19:15闪回
CV:“国难当头,岂容再退?——抗议《塘沽协定》丧权辱国!”(19:17)
乔仪:李先生…北边来的消息…越来越糟了。老赵那边…失联三天了。城东联络点昨天被端了,小孙他……
李则闻:嗯。风紧了。敌人像疯狗一样,想把所有火苗都摁灭在黑暗里。怕吗,乔仪?
乔仪:(坚定)怕!怕同志们牺牲,怕火种被扑灭! 但更怕…怕我们退缩了,怕这黑暗永远没有尽头!怕对不起张伯,对不起那些被抓、甚至…牺牲的同志!李先生,您说过,活着就是反抗!只要还有一口气,这机器就不能停!
李则闻:好!好孩子! 这台老伙计,跟了我七年,印过多少‘禁品’,播撒过多少火种。它见证过太多…牺牲。现在,它该交给你了。
乔仪:交给我?李先生,您…您要去哪里?您不能走!这里需要您!
李则闻: 火种不能只埋在一个地方。北方的形势…刻不容缓。组织需要有人去更危险的地方,点燃新的火堆,串联起更大的力量。乔仪,你听着,真正的火种,从来不是这台机器,也不是一张张纸!
乔仪:那是什么?
李则闻:是人!是像你一样,看清了黑暗,认准了道路,就百折不挠、永不熄灭的心! 这台机器会旧,会坏。传单会被查抄、焚毁。但一颗觉醒的心,就是一颗火种!一颗心点燃另一颗心,千千万万颗心连在一起,就是烧塌这旧世界的燎原烈火!保护好你的心火!用它去照亮更多的人!只要火种在,希望就在!
乔仪:我…我明白了!李先生!我一定…一定保护好它!用它去点燃更多的心!
李则闻:快!从后面走!记住我的话!活着!就是火种!
而我将 爱你所爱的人间
愿你所愿的笑颜
你的手我蹒跚在牵
请带我去明天
如果说 你曾苦过我的甜
我愿活成你的愿
愿不枉啊 愿勇往啊
这盛世每一天
22:26 闪回
旁白:1937年12月初,日本军队逼近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12月7日,日军开始向南京外围阵地发起进攻。 12月9日,日军占领南京城外主要据点。12月12日,日军第6师团一部突破中华门附近城墙,进入城内。 同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下达撤退命令。 部分守军撤离,部分守军未能接到命令或选择继续抵抗。 12月13日,日军第6师团、第16师团等部队从多个方向进入南京城内。 同日,日本海军抵达下关江面。 南京宣告沦陷。 (22:28)
23:16闪回 CV开小混(KTV)
乔仪:1937年,冬。 金陵日历,在这一页被血浸透、被火焚毁、被践踏进最深的泥泞里,城门…破了。 不是钥匙打开的,是炮火炸开的豁口,像野兽撕开了文明的胸膛。
23:40 爆炸声+哭喊声(爆炸声完入)
乔仪: 时间…被冻住了。 江水流不动了,钟楼哑了嗓子,连风…都带着铁锈和灰烬的味道,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脊梁上。 那些精巧的齿轮,我们曾以为能修复这古老座钟的精密关节,在刺刀的寒光和坦克履带的碾压下,脆响着…崩断、碎裂。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画卷被粗暴地撕碎。 取而代之的,是浓得化不开的黑烟,是断壁残垣沉默的控诉,是填满了每一条街巷、每一寸河道的…绝望。
最后有彩蛋
CV们可以把BGM听完再结本哟!
一键三连别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