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京(十四)
剧本ID:
900353
角色: 0男0女 字数: 1819
作者:[已注销]
关注
4
7
16
0
简介
本文截选自华艺出版社出版的《这里是北京》,仅供戏鲸平台的小伙伴们诵读练习所用,严禁转载。
读物本近代纪录片人文
正文

允祥

      爱新觉罗·允祥是清康熙帝的第十三子。生母是敬敏皇贵妃。允祥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允祥是由雍正的母亲抚养长大的。他因排行十三。人称“十三爷”。康熙帝有三十五个儿子,他们为了争夺皇位,拉帮结党,相互挞伐。雍正是康熙第四子,和十三弟允祥的关系一直很好。允祥对雍正的维护和支持。可算是单纯的手足之情、兄弟义气了。

无名囚禁 宗人府

      允祥曾经被关在宗人府长达十几年。关于康熙为何把他关进宗人府,有好几种说法,有的说是因为允祥自愿承担皇子们政治斗争的罪责,有的说是康熙为了让他免受皇子夺权斗争的伤害,有的说是康熙要杀杀他性情豪爽,做事鲁莽的脾气。不管原因如何,允祥二十二岁被关进宗人府、三十六岁才获释放却是事实。在被软禁的日子里,允祥渐渐变得成熟、谨慎,这为他后来做事有成奠定了基础。

授封分府  王府井

      允祥是康熙生前唯一一个没有封王的儿子。

      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继位,封允祥怡亲王,分府东安门外帅府园胡园。雍正八年(1730)允祥去世,雍正皇帝又破例封他为第九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并将亲王府改为贤良寺以作纪念。

      乾隆二十年(1755)贤良寺迁建于冰盏胡同路北(现已找不到遗址了)。很多人把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一〇三号的贤良祠和这里的贤良寺弄混了,事实上贤良寺是十三爷的故居,而贤良祠是供奉历代忠良的地方。十三爷的牌位曾经在里面供奉,说明他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雍正的肯定。

允祥得封以后,就大张旗鼓地整顿财政,革除朝廷陋习。有史书记载说,他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就把朝廷积压的数千桩旧案全部了断了。此外,他在兴修水利、防治水患、开辟耕田方面屡有建树,得到雍正“忠敬诚直,勤慎廉明”的褒奖。

     别墅变祠堂 京西白家疃(tuan3)小学

      京西的温泉镇白家疃建有允祥的别墅,至今还保留着一个戏台。现在这里是白家疃小学。

       雍正七年(1729)十一月,积劳成疾的允祥倒下了,在家休养,雍正帝常派御医过来治疗,并多次打算亲临王府看望,都为允祥恳辞谢绝。为此,允祥特地躲到京郊西山养病。自家建的这栋别墅可能就是他当初养病的地方。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允祥病危。雍正得知后匆忙从圆明园起驾前往探望,还未赶到,允祥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当时年仅四十四岁。这对感情至深、互为依赖的君臣兄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允祥死后,雍正皇帝悲痛万分,他一切感情都倾注在十三爷陵墓的修建上。尽管那时候雍正也身患重病,但依然费心操持陵墓的修建工作,于是诞生了史无前例的超豪华王爷坟——十三爷允祥坟。

       雍正名讳“胤”(yin4),因此,兄弟们的“胤”就都改为“允”。允祥死后,雍正皇帝破例把“允祥”改为“胤祥”。他还下令将允祥的所有府邸都改为祠堂,京西的那座别墅也不例外。

王府搬家

(一)朝阳门内

      雍正八年(1730),允祥第七子弘晓继承了亲王的爵位。此时怡亲王府已改为祠堂,雍正便为弘晓另分府邸,即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的怡亲王新府。弘晓之后载垣(yuan2)也就是允祥的孙子在道光临终时受封为顾命大臣,同时成了慈禧的眼中钉。

       一八六一年,发生辛酉政变,慈禧伙同奕訢,将载垣等人杀害,革除“铁帽子王”爵位。慈禧将王府分给了咸丰第九个弟弟奕譓。从此这里就成为孚王府,俗称九爷府。

(二)东单北极阁

      雍正八年(1730),雍正帝为表彰允祥,破例封其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这位宁郡王的府邸就在东单北极阁三条,现在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崩溃,大赦天下,恢复了怡亲王的铁帽子王爵位。但是,载垣的后代已经丧失了继承的权利,于是幸运光顾了当初被封为郡王的弘皎一支的后代身上,早已几乎没有爵位的弘皎后代载敦,被天上掉下来的这个大“铁帽子”砸着了,成为新一代怡亲王,他在东单的王府就成为新的怡亲王府。

墓葬 河北涞水

       雍正信佛,所以对死后墓地的风水非常重视,在千挑万选之后,允祥为四哥选择了一块风水上等的墓地。雍正看了这块“上吉之地”后非常满意,激动之余要将附近的一块“中吉之地”赏赐给允祥。允祥受宠若惊,不敢受用,自己在河北涞水选了一块平常的墓地。雍正拗不过他,只好批准。护卫从墓地取回一捧土,让允祥看看土质,他居然拿起一块泥土吃了下去。在场的人问及原因,他却笑而不答。

北京今昔便览

      宗人府明清两代的国家机关,大约在今国家博物馆所处位置。

      怡亲王府南起帅府园胡同,北至金鱼胡同。东起校尉胡同,西与王府井大街相隔很近,今天的东安市场是原王府的西北角。

      怡亲王新府有两处,一处在朝阳门内大街一百三十七号,是怡亲王弘晓府。现在是科学出版社:一处在东城区东单北极阁三条西口路北,是宁郡王弘皎府。现在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后来弘皎四世孙载敦袭怡亲王,此处又成怡亲王府。

       王府井曾叫“王府街”、又称“王府大街”。明永乐时在此建了十座王府,故名。据说此处有一口京城有名的水井。在王府井大街以西有大甜水井胡同。

北京民俗风物 门墩儿

        门墩儿即门枕,一般是石头的,门槛架设其上;门槛以里的部分矮。上有凹槽,承托大门下端的门轴。门槛以外的部分高,做成鼓形,称抱鼓石;也有做成方形的。石上雕有各种图案,如狮子绣球、双狮戏水、云头,回纹,竹梅双喜,竹报平安,八卦图,太极图、富贵牡丹,如意头等。

打开APP